夜读 | 香港动作片痛失一块金字招牌
文章作者|来源于网络
朗读|马琳
本期编排|郭骏焘
一周以内,华语影坛先后失去了两员大将。
先是8月18日,著名演员谢园突发心脏病离世,终年61岁;
接着8月23日,香港导演陈木胜因鼻咽癌逝世,终年58岁。
据报道,陈木胜的遗作《怒火》,早在去年年底便已杀青,目前还在排期当中。这部片由甄子丹、谢霆锋主演,是一部非常典型的犯罪片。
早在电影拍摄期间,陈木胜就已感身体不适,电影拍竣后他专门去医院做了检查,不幸检出鼻咽癌晚期。
和周星驰一样,陈木胜也是年纪轻轻,就有了一头白发。
他说,“这个和辛苦没关系,是遗传所致,一家六兄妹都是白头。”
光从外表来看,人们几乎很难将气质儒雅的他与动作片、警匪片联系起来。
可偏偏,他的电影,却总是离不开那些最火爆、最热血的燃情元素,始终秉承着“尽是过火,尽是癫狂”的创作心态。
1981年,中学毕业不久,他就进入丽的电视台(亚视前身),开始从助理导演做起。
紧接着第二年,他又转投TVB,担任杜琪峰的助理编导。
在此期间,他曾参与拍摄了《雪山飞狐》《倚天屠龙记》等经典电视剧。直到1990年,陈木胜才正式操刀,导演了自己的银幕处女作——《天若有情》。
与《古惑仔》那类黑帮片不同,《天若有情》虽然也出现了激动人心的打斗场面,但它却将影片重心聚焦在了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线上。
电影里,刘德华骑摩托车载着穿婚纱的吴倩莲,在高架桥上飞驰的一幕,早已成为香港爱情片最经典的桥段之一。
每逢周六,陈木胜便喜欢到西贡飙车。通过飙车比赛,陈木胜获得了不少灵感,他将这些想法说给杜琪峰听,进而才有了《天若有情》这部电影的创作蓝本。
影片上映后,不但获得了票房、口碑的双丰收,而且还让陈木胜得到了徐克的赏识。
只不过,类型飘忽的他,一直没能挖掘出自己最得心应手的创作风格。
直到1996年《冲锋队之怒火街头》问世,才让他真正确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
可惜的是,尽管陈木胜曾先后5次提名香港金像奖最佳导演奖,但他最终却颗粒无收,几次三番地与奖项擦肩而过。
陈木胜与成龙合作《新警察故事》是一部反常规的警匪片。
一上来就粉碎了男主的人物光环,让他大喇喇地给反派下跪。用这种“破旧立新”,去重新塑造角色。
不得不说,在塑造角色方面,陈木胜真的是一把好手。
和《冲锋队之怒火街头》一样,《双雄》(2003年)是陈木胜创作生涯的另一大转折点。
这部电影被视为“后无间道时代的警匪片”。
以这部电影为起点,陈木胜开始更多地去思考香港和内地电影文化之间的差别。
10年之后,随着《扫毒》(2013年)的诞生,陈木胜对国产合拍片做出的思考,终于到达了顶峰。
就在一年前,他师父杜琪峰导演的《毒战》,刚刚在内地遭遇到了十分惨烈的票房滑铁卢。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他就用《扫毒》为港产警匪片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该片以2.4亿的票房成绩,刷新了他导演作品的票房纪录。
无论动作还是情感,《扫毒》都点到为止,处理的干脆利落。
《扫毒》之后,陈木胜开始在银幕上走向黯淡。
尽管每部作品,在选材和切入角度上有所不同,但他总能找到方法,在动作与情感之间找到一个巧妙的平衡点,去双管齐下地调动观众情绪。
《天若有情》如此,《扫毒》亦如此。
他总是一如既往地,用镜头去构筑观众心中的“情义”世界。
《怒火》本应成为他重返观众视野的一记重锤。
可如今,该片却作为遗作,徒留一声叹息。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