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八佰》:他们就是在装瞎
虽然很久之前看过《八百壮士》,但却还一直想看电影《八佰》,可惜一直没有时间,一直都是在网络上看一些花絮片段和大家的点评。
直到前天,多巴胺终于在腾讯视频上看了整部电影。
看完电影后,有一个问题让多巴胺想不明白,甚至有些迷茫了:这么精彩的电影,你们干嘛要去批评它?
难道只是为了蹭热度,只是为了批评而批评?
又或者是,多巴胺个人的理解能力或者审美辨别能力真的出了问题?
总而言之,以多巴胺个人而言,《八佰》这部电影真的不错,甚至是这些年来,多巴胺见过的抗日题材影视剧中为数不多的杰作之一。
当然,好不好看,精彩不精彩,有没有什么现实意义,这些都是主观的东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但是,多巴胺真的搞不明白,有些人为什么要去攻击它?
多巴胺只是发表一下多巴胺自己的看法,你要是赞同,可以点个赞,转发一下,你要是不赞同,也可以留言交流。
大家要搞清楚一点,《八佰》是一部电影,不是一部纪录片,更不是现场直播。既然是准许被艺术创作的电影,就必然不可能百分之一百符合历史史实。
它是一部艺术作品,为了剧情上的紧凑,为了突出矛盾,为了刻画人物形象,它是可以做一些艺术上处理的,甚至虚构一些情节的。
你总不能认真要求每一部历史题材的影视剧都和历史上发生的一摸一样,一来根本没有人能够做得到,二来真实的历史演绎不一定精彩到能够吸引你的目光。
道理很简单,这就像电视剧《三国演义》和史书《三国志》的关系一样。
所以,如果你要看电影《八佰》的话,可以继续阅读下去。如果你要讨论的是关于淞沪会战和四行仓库的真实历史,那么还是干点别的事情去吧。
多巴胺注意到了网络上的一些争论,主要的一点是有人认为《八佰》这部电影过分赞美了国军,有些不符合事实。
不错,多巴胺承认,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国军是节节败退,在淞沪战场上也是如此。
但是,难道就因为国军在淞沪战场上的失败,我们就不能歌颂那些牺牲的将士了吗?那些年纪轻轻就为国捐躯的将士们便该死了吗?
要知道,当时在淞沪战场上牺牲掉的国军将士们,他们可不知道自己效忠的是一个腐败无能的反动派政府,他们知道的就是去守住上海,去保卫家国,去打日寇,去让中华不灭亡!
淞沪战场中的国军将士们,在炮火连天中成片倒下去的国军弟兄们,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在当时现实的国内国际环境下,便是真的英雄。
最起码他们让当时苏州河对岸的国人看见了一丝希望,最后起码他们鼓舞了让节节败退中的中国人。
虽然国民党政府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但最起码在淞沪战场上这些奋战在一线的将士们是拿着一颗赤子之情、必死之心去保家卫国的。
你不能因为有些国军将士可能前不久还在苏区攻击我们,就否认他们在淞沪战场上的历史贡献。
你不能因为他们是国民党政府领导下的部队,就要恶意抹黑否定他们的历史功绩。
任何脱离当时实际情况,不辩证看问题,甚至拿现在历史标准去批判过去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最起码,在那个日寇欲三个月便灭亡中国的大背景下,这些淞沪战场上的国军将士便是在为了全民族而战,他们是中国的国防力量,是真正的中国人。
从全民族抗战的角度出发,我们是不能否定他们的,我们是要继承这种精神的。
有人说,《八佰》美化了国民党军队,甚至为此而口出恶语。
多巴胺想说,就算是美化了又怎么样?
所有为了保家卫国的抗日力量,所有在抗日战场上流血牺牲的将士都应该被祭奠,都应该被美化。
一个民族如果连自己的先烈都不美化,还能有什么希望!
还有一点是被大家诟病的,那就是电影中有杀俘的一幕。
有人抓住这一点不放,大放厥词。
其中有一种观点颇有市场,也是最让多巴胺觉得无脑可笑的。
有人说,电影中杀俘这一情节设定,会给国外某些亡我之心不死的势力以口实。为了证明这一论点,这些人还千方百计搬来国外电影中的素材:“你看,好莱坞电影都是将杀俘留给日寇、留给德国法西斯,反正美军是不杀俘的。”
看见这种论调后,多巴胺差点没笑死!‘
持这种论调的公知竟然傻到这种地步,竟然将电影情节当作了历史事实,似乎电影《八佰》中拍摄的就完全是当时国军杀俘的纪录片一样。
他们自己智商不够,也让位国外某些势力也和他们一样,会将艺术作品中的情节当成历史事实。
退一万步讲,就算没有电影《八佰》,就算《八佰》中没有杀俘这一情节,那些亡我之心不死的国外势力就偃旗息鼓对我们打开友谊之门了?
不错,杀俘是不人道的,是违反国际法的,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都反对的。
当时,你真的会以为战场上就没有杀俘的事情了?
先就艺术作品电影《八佰》来说,当时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敌我双方鏖战多日,中国军队被逼退入四行仓库。在激战后,日军为了打击我军士气,公然在我军眼皮底下凌迟被俘国军。
换位思考一下,那些几百米外被日寇凌迟的可是你的袍泽,说不定还是你同乡亲戚,昨夜你们还在一起战斗,你还在喊着他瓜怂。
可是,现在呢?
他就在你面前被敌人一刀刀残忍杀害了,痛苦喊叫声就在你耳边回荡。
你怎么办?
你是想立刻抓几个日本人来报仇,还是想跑过去对日本人说杀俘是不人道的,是违反国际法的,求求你们,放了我的战友吧?
彼时彼刻,你想杀的可能不只是日本军人,可能只要是个日本人站在你面前,你都会毫不犹豫手刃仇人。
大家都是人,都是有血有肉的男人,不要用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来要求别人。
那个时候,大家都杀红了眼,谁还管你什么国际法。你连自己的生死都不顾了,还顾什么杀俘不杀俘?
过去不说,你看看现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的战事,就会明白了战争的残酷。
不要太书生意气了,否则的话活不过三分钟。
又有人说,你说的不错,但电影中不应该这样表现。
多巴胺不这样认为,多巴胺反而认为《八佰》这种表现手法非常好,将人的本性淋漓的毫无保留地展示了。
相反,如果在日军凌迟了国军士兵后,四行仓库里的国军将士如果没有对等的举动的话,多巴胺才觉得悲哀,为电影中的国军将士悲哀,为当下的电影从业者感到悲哀。
那些认为电影中国军杀俘不好的人们,你们怎么不认为电影中日军射杀平民的行为有违人道吗?
抛去艺术作品电影《八佰》不谈,以历史事实来论淞沪战场上的四行仓库。
你要知道,坚守四行仓库的是一支国军部队,而且还是补充了多次的临时拼凑的部队。
大家都知道,国军部队思想是涣散的,用现在的话说,他们不知道自己为谁而战,他们没有坚定的思想。
他们是不可能做到和我军一样纪律严明的,更加不可能做到去优待俘虏,收拢人心。
当时,他们也是有血肉有情感的年轻人。
让他们一边看着自己的战友被杀,一边又优待着对自己有生命威胁的敌人,你认为可能吗?
战场就是这样残酷的,我们不得不去接受。
总而言之,多巴胺个人认为电影《八佰》中的杀俘情节设定得很好,真实历史中就算有杀俘史实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我个人不会因为淞沪战场上有国军杀俘,就要去否定国军将士们的功劳,也不会因为导演在电影中设置了杀俘情节便认为这是故意授人之把柄。
可笑的是,有些人在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不仅脱离了电影艺术作品的范畴,也脱离了当时特定的历史环节。
他们对电影中日本人的残酷暴行视而不见,他们对历史史实中日军的野蛮行径充耳不闻,却因为一部抗日电影中有杀俘情节而喋喋不休了。
多巴胺想问问这些人,你们怎么不去批评日寇?你们怎么不去劝劝日本人不要杀害战俘?你们怎么不去拿自己宇宙公民的胸怀和博爱精神去要求日本人放下屠刀?
我差点忘记了,他们就是嘴炮罢了!
要是时光倒流回到淞沪战场上,他们要不是第一时间当汉奸,要么就是站在苏州河对岸伸长了脖子观战罢了。
幸运的是,他们生活在今天的美好日子里,还能够有机会将自己博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总而言之,一句话,他们就是崇洋媚外,他们就是跪着添洋人。
凡是洋人支持的,他们就支持。
凡是洋人反对的,他们就反对。
他们就是眼瞎了。
当日本人杀了他们父母兄弟,糟蹋了他们姐妹时,他们还在装瞎,他们的眼睛还在不好使!
放在抗日战争期间,他们在装瞎!
放在国富民强的今天,他们还在装瞎!
我呸,真是恶心。
电影《八佰》中,还有许多细节是让人感动的,也是给人以启示的。
很多人甚至没有几句台词,也没有什么铺垫,但却让人泪目,让人看见失望,看见绝望,看见希望。
比如那街头祈福的和尚、比如江湖中人小刀、比如那匹白马、比如长坂坡、比如照相、比如从旁观到鸣枪的教授、比如那散落一地的吗啡.......
这些细节,看似只有几秒钟,甚至只是一闪而过,但是他们却透露出了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比如,那匹起初惊慌失措到处乱跑,最后出现在“长坂坡”冲锋陷阵的白马,它所代表的寓意又真的只是一匹白马吗?
多巴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看电影《八佰》,大家不仅要去看激烈的战场场面,也不仅要关注浴血奋战的国军将士,还要关注那些被大多数热浓缩忽略掉的细节和支线,而这些都是要结合在一起思考的。
如果你忽视了电影《八佰》的艺术性,如果你站在了宇宙公民的视角,那么必然不能领悟它要表达的全部意图。
关于这些,多巴胺在有时间的时候,都会和大家啰嗦一下。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