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V音|不可复制的16秒经典
丨朗读:安然
丨编辑:王玥
丨图片:源自网络
说起孟卫东这个名字,知道的人恐怕不是很多,若要提起每晚七点准时响起的央视《新闻联播》片头曲,中国老百姓几乎耳熟能详。虽然只有短短的16秒,却成就了一个不可复制的经典,而它的创作者就是孟卫东。
1988年,时任《新闻联播》音乐编辑、现任央视新闻制作部主任的包布和找到孟卫东,让他给《新闻联播》写个片头曲,并告诉他,除了他,还找了一位前辈级的作曲家,但不是两个人合作,而是各写各的,至于最终选用谁的,要领导来拍板。
当时孟卫东刚从中央音乐学院的作曲系毕业,因经常给央视写一些曲子,一来二去就与包布和熟悉了,包布和这才让他试一试。至于对曲子的要求,包布和提了两点:第一,时间是16秒钟,绝对不能超时;第二,国家形象,大台风范。
孟卫东很痛快就接下了这个“活儿”。后来在回忆创作过程时,他说:“当时的活儿大,只能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憋灵感、除了床、桌子、钢琴,也就剩吃饭的地方了。那段日子,光我就写了十几段,另一位前辈估计也写了不少,合起来得有二三十段。我这十来段各不相同,有欢快的,有舒缓的,有具民族特色的。时间太久了,具体是什么,我也记不太清楚了。”
孟卫东将写好的所有曲谱交给包布和后,心里也没底。他想:反正交差了,能不能用就不是我的事了。孟卫东没想到,还真被选中了。
《新闻联播》开始曲作者
孟卫东
他想不到的还有,另外几首曲子,也被央视用于很多节目的片头曲。如《经济新闻》《卫生与健康》《体育新闻》《观察与思考》等。
曾有人问孟卫东,当时谱写《新闻联播》片头曲时依据了什么理论,他却回答不上来,只是说:“按写曲子的路数那样写成的。”
有一个上海作曲家,将16秒片头曲作为谱例给学生讲课。他这样分析:“别看麻雀小,但五脏俱全。虽然只有短短的16秒,却也分了ABC三段,有引子、主部、还有结尾。”
有时候,一个经典的诞生,看似充满了偶然性,但其中的艰辛,却是外人难以体会的。
短短16秒的旋律陪伴了人们三十多年,对很多人来说,这首曲子意味着一天忙碌工作的结束和温馨夜晚的开始。而对孟卫东来说,这16秒是自己多年艺术积淀的一次厚积薄发,是一个具有责任感的艺术家对祖国的回馈与报答。
感谢看到最后,点右下角“在看”“点赞”
监制:严武军
主编:郑 岩 许继霞
编辑:吴 茜
▼
最懂你的声咖
▼
邯郸V音 | 《道德经》第一章
邯郸V音 | 书生好梦终成空
邯郸V音 | 马连良巧解矛盾
邯郸V音 | 日常交往礼仪
邯郸V音 | 日军在成安制造的惨案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