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回去的屁去哪了?可能从嘴巴出来了
日常生活中,几乎大家都有憋屁的经历吧,而因为一个没憋住的屁造成的尴尬……(一言难尽、不堪回首啊)甚至有人为此走上了练就“憋屁神功”的路……
可是,被憋回去的屁去哪了?自己消失了吗?还是从嘴里面出来了?
是的,你想的没错!你忍住的屁,可能会以打嗝方式“喷出来”。
屁从菊花一路飙回肠道,一部分停留在肠道内,等待下次放屁的机会;一部分屁会被肠道吸收,继续上行,途径肝脏、肺部,然后经过一系列的骚操作,“嗝”——变成脱口而出的空气……(吓得我赶紧放了一个屁!本宝宝可不想“口吐芬芳”……)
臭屁不响,响屁不臭?
先来看,人为什么放屁,屁是怎么形成的?
放屁是因为体内有气体要排出,成年人肠道内每天有100~150毫升的气体,其中大部分以屁的形式排出体外。英国国家卫生局统计,普通人每天放 5-15 个屁。密歇根大学肠胃病学家迈克尔·赖斯(Michael Rice)称,普通人平均每天放屁约 14 次。
而,屁主要有两种形成方式:1. 消化食物的副产物;2. 无意识吞咽的空气。
至于“臭屁不响,响屁不臭”这句话其实还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屁的声音取决于气体从肛门通道排出时产生的振动,受屁速、括约肌开口形状/大小等影响。而通常响屁是因为无意识吞咽了空气或者进食了富含低聚糖或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豆类、薯类、萝卜等),它们被消化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无味),让肠道内气体增加、压强增加,屁释放时比较强烈,就会较响,所以通常是不臭的,但屁量可不小。
而一般有内味儿的屁,常常是肠道内未经消化的食物残渣较多、肠道菌群分解其中的蛋白质,产生有恶臭气味的气体。它们量很少,速度也较慢,因此声音不大,但臭味十足,“臭屁不响”是也。
而响也罢臭也罢,很多人为了体面常常选择憋回去……长期憋屁的危害了解一下~
经常憋屁会怎么样呢?
偶尔一两次憋气并不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影响,只不过你知道去哪儿之后,会觉得恶心罢了,但若是长期这样做,那么会抑制肠胃蠕动,从而引起便秘,使肠道功能发生紊乱,还会出现腹痛的现象,消化能力削弱。
所以为了身体健康,还是少憋屁为好,做一个敞开的人,有话就说、有屁就放,才能过得健康、坦荡。
放屁也是门社交技巧,有技术的!
没人的时候吧,当然就是“四字方针”:有屁快放!
至于一些不合时宜的场合,来屁了,建议菊花微微打开,通过调整肌肉、控制速度,一点一点,放出一个低沉甚至无声的屁。但是这种方法没法解决气味,所以还要从源头想办法。
有味道的屁,主要是消化的副产物;气味的来源有氨、硫化氢、粪臭素等。豆类、薯类、白萝卜、洋葱、卷心菜等食物更可能让你产气;乳糖不耐受的盆友在摄入含乳糖的制品后,也容易产气。因此,可以考虑在即将有“重要场合”时,暂时少吃这类食物。
当然咯,若非事态紧急,尽量不要憋屁哈!除了对健康不利,还有一句名言:放屁使人前进,打嗝使人后退!
以上!共勉!
相关推荐
最新热词新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