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有一种努力叫“寒门式努力”
放寒假了。2014年9月入学的新一届大学生,已经上课一学期。与笔者一样从村子里出来的同根生,是不是又要新学生再遇老问题——发现自己和城里同学的差距很大?
2015年1月26日,《中国青年报》发了两篇文章:一篇评论《名校,请包容“寒门式努力”》,一篇报道《寒门式努力:何处见彩虹》。《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也予以转载。不知是真的新生精神面貌有所改变呢,还是记者对材料的选取,这次报道里的寒门生,比起以前媒体类似报道,似乎正能量多了一点,那种“感情严重被伤害”的伪娘腔少了一点。他们还是相信,“大学第一年后,大家会变得越来越像,那些没有出过国的,可以慢慢获得机会,那些在超级中学没有社团和课余活动的,也可以弥补。”
这样就好。某些寒门生最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就是动不动“感情被伤害”。比如媒体多次报道并抨击过的让申请助学金的寒门生当众自述贫困。媒体算是好心或政治正确吧,但这点事怎么就受不了?生活是需要勇气的,你必须有勇气直面自己真实处境。笔者读大学时,有位同根生公然穿着缀了大补丁的衣服招摇过校园。待到毕业,负责分配的老师对他说:你去外事部门吧,国家发制装费的,和外国人打交道也需要你这份自信。
不过,报道里讲的进入大学后的“寒门式努力”,似乎是向富家子靠拢?“大学第一年后,大家会变得越来越像”;“进入清华后的(寒门生)李力为了弥补与(私企老板和中学英语教师的儿子)王达之间的差距,报名参加了好几个社团的招新面试,……想加入艺术团,却没有音乐或乐器特长;想加入学生会外联部,却在面试中因表达不好被刷掉;想加入文学社,却发现自己并未看过几本文学名著。”学习同学的长处,当然是应该的,但即使出身权门却也同样青嫩的同学,未必是值得学习的最好榜样。
最好的榜样是在书里面。“那些没有出过国的,可以慢慢获得机会”?其实不必急着出国。先把作家霍桑的名著《红字》(The Scarlet Letter)认真读几遍,对美国文化的新教底色有所了解。以后你在美国逛一天,见识可能胜过别人住十天。
古人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里的想象远超现实;小说里描写的“颜如玉”,大概比你身边任何一个女人都漂亮。看看书中角色怎么与“颜如玉”交往,以后见到美女,或许不至于张口结舌,不知所云。
很多人应该还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时,有位温总理为其担架让路的小女孩,当时三岁。她的父母将她护在身下,三人被倒塌的墙壁压住。小女孩从被发现到被救出,费了一天一夜还多。右腿受压过久,只能截去。你在生活里或许永远遇不上这般惨事,但书里有的是极端状况。如果你负责救援,敢不敢动用极端手段?——锯开父母尸体,把女孩尽快拉出来。或许这能保住她的腿。而在女孩救出之后,你会不会想到文化里有新教底色的美国人对尸体很尊重,或想起孟夫子讲的“惟送死可以当大事”,仍然缝合尸体,有尊严地埋葬?读书时多想想自己在极端状况下要怎么做,以后在工作中可能比从小就自信满满的权门子弟更勇于任事。为什么非要彼此“越来越像”?你就不能比其他同学更像书中的古人、能人和贤人?
那篇“寒门式努力”的报道也提到,“最无奈的是,最终他(寒门生李力)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时间参加社团活动——除了学习时间,他的课余时间几乎全花在勤工助学岗位上。‘不要说赶超别人,就连弥补都很难’。”所以他也没有多少时间阅读课外书。这也是实际困难。不过至少可以按本人一贯建议的,温习温习中学课本,真正达到中学程度。不赶超而打基础,将来走得更远。
报道里说,“张小林(名校生多半家境好)的帖子在网上被广泛转发和讨论。令她意外的是,有媒体‘断章取义’地理解为‘家里有钱就能上清华北大’,甚至冠以《只有富二代才能上清华?》的标题。”严格地讲,这不是“断章取义”,而是中学数学课早该解决的逻辑问题在许多人那里仍然是大问题。正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与逆命题和否命题则未必等价。豪门生也罢,寒门生也罢,要在一个充满非逻辑话语的舆论环境里学会简单的形式逻辑,都是大挑战。你有中学数学程度,见了这种“断章取义”的争论,安坐不理,感情不受伤害并省下时间和精力做符合中学常识的事。你不必动脚赶超,已经把多数同辈甩在后面。
baidu语你的家庭背景决定了你能接触到资源的多少,也决定了你的眼界和见识,个人努力和家庭环境是两个互补的因素,父母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越多,你需要付出的努力就会相应减少,随着学校层级的升高,“寒门贵子”比例越来越小,而最后的1%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还会有所削减!
相关推荐
最新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