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谁的青春不奋斗
1979年,在浙江南部的一个偏远山村,14岁的周成建如愿当上了乡村小裁缝。老板管吃住,工资是番薯干和稻米。
上世纪80年代,离周成建家不远的温州永嘉县桥头镇一夜之间成为全国闻名的纽扣集散地。一个月三四百元的获利,相当于当时一个工人的全年收入。16岁的周成建很快放下了裁缝的活计,和几个堂兄弟一起下山卖起了纽扣。
那段日子里,让周成建回忆最久的,是既疲惫又紧张、等待第二天清晨火车的一个个深夜。“我们都住在上海提篮桥的地下室,那是上下铺的大通铺,因为怕丢货,就用铁链锁把一袋子纽扣锁在自己身上,甚至把纽扣枕在脑袋下,度过一夜。”
卖了4年纽扣后,觉得卖衣服更挣钱的周成建“稀里糊涂”地跟一个商场老板签了一单服装合同。
这是年轻人初次尝到当“小老板”的滋味。他一个人跑到温州买了布料,雇工人用扁担把布料从20公里之外挑到自家村里。只要懂做裁缝的亲友邻居,全都被请到了周家帮工,到夜里都灯火通明。“我记得那1个多月有100多号人在干活儿,很忙的。”
签下这纸合同的时候,他手头只有卖纽扣攒下的几千元,而成本要二十来万元。为了干成这笔买卖,他鼓起勇气跑到当地的信用社,贷了15万元。
但1个月之后,周成建就不得不为这张稀里糊涂签下的合同“埋单”。
“衣服一运到,人家打开包一看,说你这个衣服没有尺寸、也没有规格,最后他说你这个货不行,不符合合同的要求,拿不到一分钱!”
那一年,周成建20岁。20万元的债务对当时的他来说,是一个“灭顶之灾”。
父亲鼓励了他,把家里仅有的几间老屋做了个分割。周成建卖了自己的那份,把从隔壁邻居家借的钱先还上了。“留下来的就只有银行的债,当时银行来向我讨债的时候,我跟他说,我肯定会还掉,请你不用担心,但是必须要给我一点时间。”
在现在很多年轻人读大三的年龄,周成建带着还债剩下的9000元,来到温州寻找机会。他想的是,如果在家里种田,“估计两辈子也还不了债,还是去闯荡吧”。
在花光了最初的那点盘缠之后,周成建还是干回老本行,雇了几个工人做服装加工。在这个重新期待曙光的人面前,又一场新的磨难造访了。
当时的专业批发市场是白天收到订单、第二天就要交货,裁剪、排料都要靠他一个人熬夜挑灯来干。在一个疲劳过度的晚上,周成建把衣服裁错了。转眼之间,十几万元赔款摆在了周成建面前。
无奈之下,他只得挖空心思,寻找补救。“我去买了一些面料过来,原来是西装袖口,就把它接成夹克的袖口,用配色配起来……”
刚刚改革开放的当时,中国的服装式样普遍很单一。周成建把普通的西服这样一折腾,居然成了市场上的时髦货。这个偶然的创意让周成建绝处逢生,他突然在自己身上找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自信。
1994年,周成建以50万元起家,在温州创办了一家当时还很冷门的休闲服饰公司,并取了个标新立异的名字:“美特斯·邦威”。
相关推荐
最新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