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找朋网>社会新闻 >杂谈 > 陈赐贵:甲午战争我们输在哪里了?

陈赐贵:甲午战争我们输在哪里了?

查看:709 / 更新:2022-04-09 20:22

李鸿章VS林则徐

陈赐贵:甲午战争我们输在哪里了?

今年是甲午年,今天是7月25日,120年前的今天,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近代以来,中国打了许多战争,但是这一场战争最有决定性意义,也改写了东亚的历史。

在这场战争中,日本这个蕞尔小国打败了庞大的中华帝国,取代后者成为东亚的霸主。这种政治格局,甚至在今天仍有一定程度的延续。此前,中国虽然也打过多场败仗,像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但是中国并不认为自己输了,反而觉得不过是一场意外。如果我们抗战的决心再坚决一些,如果我们的汉奸再少一些,说不定就打赢了。但是甲午战争证明了,中国人已经不能再心存侥幸,比洋务运动更坚决的变革从此开始了。

不过,今天仍有一些言论认为甲午战争之败,败在汉奸,败在意外。典型代表是中学历史教科书,所持的观点仍是因为李鸿章避战求和,导致战争失败和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避战的理由则是为了保存其个人实力。至于《马关条约》,则被视为卖国条约。“卖国”二字,就很能说明这种思维模式的心存侥幸:

如果李鸿章不那么自私,或许战争就能打赢了吧?

如果主政的不是李鸿章,而是一名爱国人士,这《马关条约》或许就不用签了吧?

无独有偶,历史教科书在讲述鸦片战争时,也是持类似的观点,使人感觉要是多几个像林则徐那样的人,中国或许就不会在鸦片战争中战败了。

历史教科书说,战争爆发后,中国沿海地区除广东在林则徐督饬下稍作战备外,其余均防备松驰。英军见广州守卫森严,便转而北上。厦门因为是林则徐好友邓廷桢在防守,同样无机可乘。最后,英军攻打浙江,占领了定海。然后道光皇帝心慌了,改剿为抚,撤办了林则徐,林则徐做了战败的替罪羊。林则徐被换走之后,中国非但没有迎来和平,反而是屡屡被打,屡战屡败,终至要与人签订《南京条约》。

读书至此,禁不止会顺着这思路遐想:

如果中国多几个林则徐这样的人,鸦片战争是不是就不会输了?

如果皇帝不是战和不定,而是一心抗英,这仗是不是还有可能打赢了?

在提及其他战争时,这种论调一再出现,比如中法战争,本来刘永福已经胜利了,正准备攻占河内的时候,突然朝廷下令撤兵。刘永福希望缓些时候撤兵,但是未被采纳,结果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又如抗日战争,蒋介石应对消极,甚至秘密命令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导致日本人不费一枪一弹就占据了东北。

长期以来,中国的国家领导人都是一帮不想打胜仗、也不关心国家利益的人吗?

更多论据,更多疑惑

认为战败的原因在于抗战的决心不够、汉奸太多的一大理由是,以中国当时的兵力和战备,是有可能战胜的,甚至可能打得非常漂亮。

比如说甲午战争中,中国海军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八,日本海军不过亚洲第三、世界第十一。就这差距,怎么可能打不赢?

又如鸦片战争,中国总兵力80万人,英军前期不过几千人,后期最多不过2万人,而且他们远道而来,我们在家门口打仗,80万人对2万人,怎么可能打不赢?

有趣的地方就在于此,且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

甲午战争中,中国海军排名世界第八,那么排名世界第一的是谁?

你或许想到了,不是别人,正是英国。其次是法国、德国、俄国。

中国的近代海军始于1866年创建的福州马尾船厂和马尾船政学堂,在甲午战争爆发前夕,中国用不到30年的时间试图赶超欧洲在过去400多年发展起来的海军。如同所有的后发国家一样,中国这一时期的海军发展速度可谓一日千里,而且欧洲列强似乎并不介意中国人购买他们的军火,也不介意中国人学习他们的军事技术。

甲午海战中的旗舰定远号、镇远号是1880年向德国订购的,两艘巡洋舰扬威号、超勇号是1879年向英国订购的。战前,北洋水师共有军舰25艘,基本上是购自这两个国家。而牵头促成这桩军火买卖的,不是外人,正是时任中国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

英、德两国不仅卖军火给中国,还有专人帮助训练中国的海军,英国教官叫琅威,德国教官叫式百龄。更让人意外的是,欧洲列强还允许中国人去他们那里留学,学习军事技术。福州船政学船开办几年后,于1877年开始派遣留学生到英、法等国学习,有的进了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有的直接进了海军实习;后来有些赴德学习炮兵技术,因为据说德国的炮兵最强。在这批留学生中,有许多是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如严复,如邓世昌、刘步蟾。这些人学成归国后,又担任了国内学堂的教官,传播着现代的军事技术。

就这样紧赶慢赶,中国用20多年的时间,终于将海上力量的世界排名提到了世界第八。换句话说,鸦片战争的时候,英国海军世界第一,中国海军还在第八名之外,这仗还有不败的可能吗?

标签:甲午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