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常见的冻疮治疗偏方有哪些呢 冻疮的症状有哪些你知道吗
一、治疗冻疮的偏方介绍
一、山楂置于火炉上烧熟变软,稍冷后搓成泥状涂患处,同时将患处置于火炉上方烘烤,边涂边轻揉直到楂泥变干,洗去即可,每日3-5次。
二、晒干的红辣椒泡在开水中,稍冷泡生冻疮的地方,水凉后把红辣椒取出来贴到冻伤的地方用布包好,第二天早上取下来,使用两次可痊愈。
三、拿羊油用火烤融,涂到冻疮处,会稍有痛感,说明已有药效,坚持涂一个星期可痊愈。次年6月用姜摩擦曾生冻疮处,以后不再生冻疮。
四、取一盆15℃的水和一盆45℃的水,先把生冻疮的地方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如此每天重复3次。
五、取白芨10克,凡士林100克,先将白芨研成细末,再将凡士林加入白芨粉中调成软膏,每天3次外涂患处,连用10天可治愈。
六、将萝卜切片,用电炉或 炭火等热源烘软,贴在冻疮患处,继续烘烤,距离与热度感觉舒适为度,几分钟后冻疮处有发痒的感觉直至肿消失。
二、冻疮早期发作的症状表现
冻疮好发于初冬、早春季节,以儿童、妇女和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多见,这些患者常伴有肢体末端皮肤发凉、肢端发绀、多汗等表现。皮损好发于手指、手背、面部、耳郭、足趾、足缘、足跟等处,常两侧分布。常见损害为局限性淤血性暗紫红色隆起的水肿性红斑,境界不清,边缘呈鲜红色,表面紧张有光泽,质柔软。局部按压可褪色,去压后红色逐渐恢复。严重者可发生水疱,破裂形成糜烂或溃疡,愈后存留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瘢痕。痒感明显,遇热后加剧,溃烂后疼痛。
有一种特殊类型的冻疮多见于女性的股部。临床上有特征性呈蓝红色浸润性的斑,对称分布在过度肥胖的股外侧面,偶可有继发性溃疡和常合并毛囊性角栓。这些损害完全与冷暴露有关,且在温暖环境中消退。
冻疮是在寒冷天气的作用下,受冻的皮肤动脉开始收缩,这样子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淤血使得局部的血液循环不良,从而导致组织的营养不良甚至组织坏死的情况发生。
根据轻重程度,一般把冻疮分为三度。
一度:
开始可能暂时渗出,色紫红或青。可伴有浮肿,触之有凉冷感。此时遇暖,颜色可转为红肿,并出现瘙痒、疼痛。
二度:
若受冻较重,小动脉收缩时间过久,组织损伤加重,则在红斑的基础上发生水疱或大疱,内容清晰,疱破后形成糜烂渗出液体或结痂。
三度:
由于受冻较重而坏死,形成溃疡。
三、易被误诊为冻疮的五种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较常见的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障碍,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其确切病因不明,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免疫复合物形成。以青年女性多见,其皮肤和黏膜表现类似冻疮。
获得性“风团”:
大多数病人的发病原因不清,有些病人在数月或数年以后对寒冷过敏现象会自行消失,但也有持久不愈者。另外,有少数是由体内其他疾病引起。患者皮肤暴露于寒冷后数分钟,局部出现痒性水肿和风团,严重时泛发全身。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是一种原因不明,以侵犯四肢血管为主的全身性非化脓性的动、静脉炎疾病。常见肢体发凉、怕冷、疼痛、有麻木感,足部小腿疼痛、间歇跛行甚或肢端溃疡和坏疽。病人平卧,抬高下肢,则足和小腿即呈苍白色,而低垂下肢则呈青紫色或红色。
结节性红斑:
是由某种原因所致的真皮深层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血管炎,常侵犯双下肢,小腿内侧多见。本病好发于青年女性,一般以秋冬寒冷季节发病为多。表现为肢体双侧对称性或鲜红色、或暗红色、或紫红色结节性损害,压痛明显,一般不痒。
硬红斑:
又称Bazin病。多发生于青年妇女小腿的屈侧,为结节性肿块,损害常常破溃。病人常伴有肺结核、淋巴结核或其他脏器结核。硬红斑有结核样浸润,常发生干酪样坏死,一直被人认为是一种皮肤结核病,但不能查到结核杆菌,故认为是结核疹之一。
四、冻疮的护理要点
1、严冬季节皮肤暴露处应当保护,如出门时使用口罩、手套、防风耳罩。涂少量凡士林可减少皮肤散热,也有保温作用。鞋袜大小、松紧要合适,不要过紧过小。
2、潮湿可加速体内热量的散发,容易发生冻伤,因此要保持服装鞋袜的干燥,受潮后要及时更换,有利于保温。
3、要避免肢体长期静止不动,坐久了、立久了要适当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冻疮的发生。
4、冬季易患冻疮的人,除皮肤起水泡或溃烂之外,可用生姜片或辣椒涂抹易患冻疮的部位,每天2次,可减轻或避免冻疮的发生。
5、对已患冻疮的部位,应加强保暖。
6、可用100瓦灯泡代替红外线仪进行照射治疗,并经常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约一周左右的时间,症状即可消失,表皮逐渐脱落,不留疤痕。
7、对已经溃破的创面,可先消毒周围正常皮肤,再用无菌温盐水清洗创面后,涂以抗菌药物加以包扎。并经常检查创面愈合情况和更换药物及包扎纱布等。
相关推荐
最新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