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药的作用与功效,乌药配伍应用
一、乌药的作用与功效
功能主治
顺气,开郁,散寒,止痛。治气逆胸腹胀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寒疝,脚气,小便频数。
行气止痛:
①用于中寒气滞、腹部冷痛,可与沉香、生姜、党参等同用,如乌沉汤。
②用于胸膈痞闷、食欲不振,可与沉香、槟榔、党参同用,如四磨汤。
③用于寒凝气滞所致的小肠疝气,可与小茴香、川楝子、木香、高良姜、青皮、槟榔、巴豆同用,如天台乌药散。
④用于气滞腹痛、行经腹痛者,可与当归、木香同用,如乌药汤。
温肾散寒:用于虚寒性小便频数,可与益智仁、山药等份研末,黄酒为丸,每日3次,每次9克,淡盐水冲服,如缩泉丸。
名家论述
《本草拾遗》:"主中恶心腹痛,宿食不消,天行疫瘴,膀胱肾间冷气攻冲背膂,妇人血气,小儿腹中诸虫。"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除一切冷,霍乱及反胃吐食.泻痢,痈疖疥癞,并解冷热。"
王好古:"理元气。"
《纲目》:"治中气,脚气,疝气,气厥头痛,肿胀喘息,止小便数及白浊。"
《本草通玄》:"理七情郁结,气血凝停,霍乱吐泻,痰食稽留。"
《玉楸药解》:"破瘀泄满,止痛消胀。"
药理作用
兴奋胃肠平滑肌
有兴奋胃肠平滑肌的作用,最大的药效在用药后1小时,作用可持续2小时。肠肌蠕动加速,收缩加强。其机制为乌药挥发油与兴奋迷走神经有关。乌药的作用温和而持久,与木香同用可增效。
抗炎镇痛
能显著对抗致炎剂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能有效对抗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
其水提液能明显提高小鼠热板法痛阈值,显著抑制酒石酸锑钾刺激引起的扭体反应。
抑菌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对消化道的影响。
有报导乌药对胃肠平滑肌有双重作用,此外,乌药能增加消化液的分泌。
止血作用
体外实验证明,乌药干粉能明显缩短家兔血浆再钙化时间,促进血凝及良好的止血作用。
其它作用
(1)用乌药长期喂大鼠,可使体重增加,并对小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其龙脑可发汗、兴奋、镇痉、驱虫等。
(2)保肝:其提取物可预防小鼠CCl4引起的AlT、AST升高。
(3)抗凝:体外试验其水煎剂有抗凝血酶作用。
(4)有促进凝血而止血的作用。
(5)其水煎剂试管内对多种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二、乌药配伍应用
配肉桂:行气散寒,温经止痛。肉桂性大热,长于散寒温经。乌药得肉桂,则增强其散寒温里作用,肉桂得乌药则温绐行气,二药相合,用于脾胃虚寒之腹痛、痛经。
配益智仁:滋补脾肾,散寒缩尿。益智仁散寒纳气,暖脾摄津;乌药温散下焦虚寒,助膀胱气化。二药相配,除下元虚冷,固涩缩尿,用于小便频数或遗尿。
配香附:行气止痛。香附芳香直窜,善疏解郁结之肝气,乌药长于理脾肺之气,二药合用,可治一切气病。
配川楝子、小茴香:川楝子疏肝行气,小茴香芳香行气、除寒散结。二药配合,可增强理气疏肝、散寒止痛之力,用于治寒凝气滞、寒疝腹痛。
配当归:行气活血止痛。当归补血活血,行气止痛,为血中之气药,当归得乌药,则行气温通作用增强,常用于治疗经行腹痛。
三、乌药养生药膳
乌药米饭
原料:
乌药10克,白糖100克,糯米250克。
做法:
先将乌药加水适量泡发,再放入锅中煎煮半小时,捞去乌药,汤备用。糯米淘净,放入大碗内加适量水,隔水蒸。米饭蒸熟后扣在盘子里。将药汤中加白糖煎成浓汁,浇在米饭盘里即食。
药膳功能:
本品健脾温胃,特别适用于脾胃虚弱者食用。
乌药蜜饮
原料:
乌药15克,元胡15克,半枝莲20克,蜂蜜30克。
做法:
先将乌药、元胡、半枝莲洗净,晒干。乌药、元胡切片,半枝莲切段,一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煎煮20分钟。再用洁净纱布过滤,取滤汁放入容器,调入蜂蜜即成。
药膳功效:
本品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特别适用于大肠癌寒凝气滞引起的腹部疼痛。
乌药羊肉汤
材料:
羊肉(瘦)100克,乌药10克,高良姜10克,白芍药25克,香附8克,姜4克,大葱4克,黄酒3克,花椒1克,白砂糖5克,盐1克。
做法:
将乌药、高良姜、白芍、香附、花椒研末,装入纱布袋中,放入沙锅内。羊肉洗净,切小块,入沙锅,加水适量,先以大火煮沸,再改文火慢炖至羊肉烂熟,加入生姜(切大片)、葱(切段)、黄酒、白糖,煮一二沸,取出沙布袋,加入盐即可。
用法:
食肉饮汤。每日1剂。
养生功效:
温脾散寒,益气补虚。
八珍母鸡汤
材料:
母鸡1500克,当归15克,党参15克,川芎10克,白术10克,赤芍药10克,香附10克,乌药10克,甘草5克,盐8克,料酒15克,味精2克,大葱10克,姜10克。
做法:
(1)母鸡宰杀,去毛、去内脏、去血洗净。
(2)母鸡放入沸水锅内烫3分钟,捞出沥水,切成大块。
(3)当归、西党参、川芎、炒白术、赤芍、香附、台乌药、炙甘草洗净,用干净纱布袋装好,扎口备用。
(4)药袋、鸡块、生姜片、葱段、料酒、精盐放入沙锅内,倒入适量清水,用旺火煮沸,撇去浮沫。
(5)转用文火煨至鸡肉烂,放入味精,盛入汤碗内即成。
四、几个乌药附方
1.治风气攻疰四肢,骨节疼痛,遍身顽麻,头目旋晕;瘫痪,语言蹇涩,筋脉拘挛;脚气步履艰难,脚膝软弱;妇人血风,老人冷气,上攻胸臆,两胁刺痛,心腹膨胀,吐泻肠呜:麻黄(去根、节)、陈皮(去瓤)、乌药(去木)各二两,白僵蚕(去丝、嘴,炒)、川芎、枳壳(麸炒)、甘草(炒)、白芷、桔梗各一两,干姜 (炮)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七分,温服。(《局方》乌药顺气散)
2.治冷气、血气、肥气、息贲气、伏梁气、奔豚气,抢心切痛,冷汗,喘息欲绝:天台乌药(小者,酒浸一夜,炒)、茴香(小茴香)(炒)、青橘皮(青皮)(去白,炒)、良姜(高良姜)(炒)。等分为末,温酒、童便调下。(《卫生家宝方》)
3.治心腹气痛:乌药,水磨浓汁一盏,入橘皮(陈皮)一片,苏一叶,煎服。(《濒湖集简方》)
4.治胀满痞塞,七情忧思所致:天台乌药、香附、沉香、砂仁、橘红、半夏,为末。每服二钱,灯心(灯心草)汤调。(《亦水玄珠》乌药顺气散)
5.治浑身胀痛,气血凝滞者:香附(盐、酒、便、醋四分制之)、乌药,共细末,酒下四、五分。(《慎斋遗书》香附散)
相关推荐
最新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