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离异女子“独自养孩子租房住,才明白婚姻不是用感动就可以”
导语:41岁离异女子“独自养孩子租房住,才明白婚姻不是用感动就可以”
作者:三点
素材来源:读者倾诉
01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农村家庭,最缺乏的是金钱与物质,最富裕的是人口与子女。一般出生在那个年代的人,自己家的兄弟姐妹最少都有好几个。
李女士家也不例外,那时候,乡村肯定比现在要闭塞与落后的多,这里的人们,别的东西了解得也许很少,可对于语录与口号却记得相当清楚,不少人家都是根据这些来为孩子取名字的。李女士家隔壁的大叔大婶总共生了8个孩子,他们家这些孩子的名字每人一个单字,就是从当时中国提出的建设口号“飞跃前进,超英赶美”中汲取的灵感。
真的就是这几个字,叫起来还挺洋气。在人丁兴旺这一点上面,她们家更胜一筹,她父母当时总共生了13个儿女,到现在健在的还有7个,她是倒数第二小的那一个。
02
那个年代,贫穷是个普遍的现象,人们相信的依旧是多子多福、人多力量大这些道理。可孩子生得多了,经济上面就更加捉襟见肘,获得金钱的方式只有耕田,方法又是火耕刀种,相当原始,付出多,收获少,别说让孩子读书了,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李女士记得很清楚,那时候,父亲带着几个年纪稍大些的哥哥去田里伺候庄稼,她自十岁起,就跟几个手巧些的姐妹帮着奶奶和妈妈在家里编草鞋,拿去镇上卖钱以此补贴家用。
那个年代,人们可舍不得穿着雨鞋一类的奢侈品下田,农村人普遍都是习惯穿草鞋耕种的,又轻便又透气,所费也不多,只是春秋两季收割之后黄枯的稻草费些人工编织而就而已,人人消费得起。
十三岁,她就在村子上出工干活。直到80年代中期,南方兴起打工热,她跟着自己家中的几个兄长与姐姐,一起背起行囊奔赴深圳打工,这才算真正走出了家门。
03
几年之后,她在深圳认识了现在老公,对方同样也是农村的,只不过是另一个省份,离她家有五百多公里的距离,大家出于谋生糊口的目的全都聚集在这,模糊了地域概念。
反正,外出务工的人都是异乡人,英雄不问出处,能赚到钱就行。也是因为背井离乡,所以大家在情感上的需求反而更加强烈,李女士还好,哥哥姐姐们还能照顾她。
她发现,许多从自己乡村那一带走出来的年轻人,没多久就一个个地恋爱了,因为,抱团取暖比一个人单着要幸福不惶恐些,还有就是,有人分摊生活成本,活得也轻松得多。18
她婚后就跟随丈夫回到了婆家所在的地方生活定居,婚后育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可以说,也算是儿女双全,按照老辈们的说法就是:像播下的油菜籽一般,落地生根,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说是这样说,可生活哪有这样容易尘埃落定。她只是一个没多少文化的女人,在那个年代,工作都是要指标、按分配的。她只不过是在南方打了几年工而已,干的又是流水线上的固定工种,简单的机械劳动,重复性高,也没什么技术,到了这个城乡结合部了郊区,一点用处也没有,只能呆在家中当家庭妇女。
04
老公其实是一个小混混,成天不务正业,当时在深圳,也是她年纪太轻太幼稚,只知道这个男人肯花心思追她,对她很好,甜言蜜语听来又动听,后来发现自己未婚先孕怀了儿子,明知这个男人未必真正靠谱,可当时为了肚子里面的孩子以及自己与娘家的面子,没办法只能忍下来了。
婚后,她也一直想用感动去迁就与感动丈夫,想引发他的家庭责任感,可等于是对牛弹琴。尽管不论丈夫在外面疯到多晚到家,起来的第一个永远就是她,总是问他肚子饿吗、给他烧水洗脚、端茶倒水忙个不停。
可这种体贴的态度却换来的总是白眼,连小姑子婆婆都不看好她。在婆家人看来,她没有独立生存能力,只能依附着婆家与男人生活,低声下气、敛眉顺目是必须的。
05
多年的顺从换来的只是婆家人的轻蔑与轻视,夫妻感情早就荡然无存了。这个男人赚不了几个钱不说,对她也越来越不好,冷脸与喝斥是常态.
原先,她是为了孩子才结的婚,后来,也是为了孩子们有个完整的家才坚持下来的。在41岁的时候,两人因为一点家庭琐事争吵,没想到婆婆跟老公一起动手打了她。
当晚,看着满身的伤痕,她释然了。留下了17岁的儿子带着15岁的女儿离婚了,什么也没要,什么也没争,就在外租了套小房子住着,自己打工两份养活自己跟女儿。
别人看她条件艰苦,认为她生活得很不如意,可她却说,自从结婚之后,反而是现在生活很开心。
没有了迁就,没有了讨好,这才是一个人应该过的正常生活,这才让她感觉自己是一个人、而不是婆家的一个物件与丈夫的一件私人物品,重新拥有了自尊。直到这个时候她也才明白了,婚姻不是用感动去迁就丈夫就能获得对方的尊重与爱,人这一辈子,首先自己得爱自己,别人才可能会爱你。
-END-
三点老师喜欢把人生用故事写出来,把感情两三事,慢慢写给你看。
相关推荐
最新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