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杜甫的地主生活
乾元二年(759)十二月,杜甫到了成都之后,靠着朋友的帮助,不久便着手经营浣花溪畔的草堂。起初的面积并不大,只有一亩地光景。
在他去梓州时,成都草堂已经经营了三年,规模大有可观了。着他以下的一些诗作吧:
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
河阳县里虽无数,濯锦江边未满园。
——《萧实处觅桃栽》
桃树发育快,布局宽,一百棵桃树的栽种,估计要五亩地左右。草堂的园子可就够大了。当然,除种桃之外还旱有其他的花木,因为他说的是园子“未满”。
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从韦续处觅绵竹》
草堂堑西无树林,非子谁复见幽心?
饱闻恺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
一一《凭何邕觅恺木栽》
除桃园之外,又曾布置竹林、恺木林。恺木林是“十亩”。竹林呢?有一百亩还多。《杜鹃》一诗里说过:
“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有竹一顷余,乔木上参天。”
这“一顷余”是实数,不是夸大,因为他有一次除竹,一下便所去了一千根。
我有阴江竹,能令朱夏寒。
爱惜已六栽,兹晨去千竿。
——《营屋》
能够一次去掉一千根的竹林,要占地一顷多,是一点也不夸大的。正因为有这样的底子,所以当严武第三次入蜀,他《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武)五首》之四里面有这样的豪语: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草堂里的竹林占一百亩地以上,自然有一万竿竹子可供他所伐。
他的成都草堂在经营就绪之后,他也经常赞美他所栽种的竹木: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恺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堂成》
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
层奸皆面水,老树饱经霜。
——《怀锦水居止》二首之二
把这些诗读起来,要说杜甫过的不是地主生活,那是很难令人首肯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杜甫在梓州时曾经送他的老弟杜占回成都去料理草堂,他有五律一首谆嘱他:
久客应吾道,相随独尔来。
熟知江路近,频为草堂回。
鹅鸭宜长数,柴荆莫浪开。
东林竹影薄,腊月更须栽。
——《舍弟占归草堂检校,聊示此诗》
后四句,赤裸裸地是一种地主心理。鹅鸭不少,怕被人偷掉,故“宜长数”;柴门闩好,不要乱开,提防强盗进来。
罗胖曰:
看完了《李白与杜甫》这本特定时代的奇葩小册子,我发自内心地呐喊——
“为了功名利禄,郭沫若老师,您和苍井空老师一样,都天赋异禀,都长袖善舞,更重要的是,你们的姿势都很难拿。你们辛苦了!”
baidu语 760年春天,杜甫开始实施构筑草堂的计划了。构筑草堂需要资金,是谁资助了他第一笔资金?杜诗中有现成的答案,这首诗的题目是记事式的——《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草堂资》,诗中说:“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他乡唯表弟,还往莫辞遥。”注意这个“唯”字,它表明,建筑草堂的第一笔资金来自表弟王司马。顺便说,在没有俸禄和其他经济来源时,杜甫草堂营建和修缮的资金,都是靠诗人筹集。在杜诗中,还保留有一首催款的诗,《王录事许修草堂资不到聊小诘》,草堂需要修缮,有人答应给钱,但资金久未到位,所以写诗催款:“为嗔王录事,不寄草堂赀。昨属愁春雨,能忘欲漏时?”这首诗只有四句,也就是绝句。唐代社会风气,最重然诺,答应了给钱而不兑现就不行,所以受资助一方催款,反而理直气壮——当然,这不过是杜甫的戏笔。 在经营草堂的过程中,杜甫不但写诗催款,还写诗拉赞助。杜甫拉赞助例行的诗体,就是绝句。这是杜甫生平很重要的一件佚事。
相关推荐
最新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