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识人秘籍
猎取人才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鉴别人才。察其真伪,鉴别贤否。曾国藩经常说:“求人之道,须如白圭之治生,如鹰隼之击物,不得不休。”白圭是战国时人,弃政从商,是中国商业经营理论的鼻祖,司马迁称他为“天下言治生祖”,欣赏他对经商时机的把握和果断决策,“趁时若猛兽鸷鸟之发”这句话,就是赞扬白圭理财决策雷厉风行。白圭把经商的理论,概括为四个字:智、勇、仁、强。他说,经商发财致富,就要像伊尹、吕尚那样筹划谋略,像孙子、吴起那样用兵打仗,像商鞅推行法令那样果断。如果智能不能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善于取舍,强不会守业,就无资格去谈论经商之术了。宋景德四年,真宗封其为“商圣”。曾国藩主张求才要像白圭经营生产一样,一旦看准,就要像鹰隼猎取食物一样迅速,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
曾国藩还提出,求才“又如蚨之有母,雉之有媒,以类相求,以气相引,庶几得一而可得其余”。蚨,即青蚨,是虫的一种小动物。据晋干宝《 搜神记 》等书记载:它产卵必须附着花草的叶子,大小像蚕蛾的卵。如果把它的卵取过来,母青蚨就一定会飞过来,不管离得多远。即便偷偷取走它的卵,母青蚨也一定知道藏卵的地方。用母青蚨的血涂在八十一文铜钱上,用子青蚨的血涂在另外八十一文铜钱上,每次去买东西,有时先用母钱,有时先用子钱,用掉的钱都会再飞回来,这样循环往复,钱就永远都用不完了。
“雉之有媒”,是说猎人驯养的家雉能招致野雉。曾国藩以青蚨子母相依不离,家雉能招致野雉,比喻在求才时须注重人才互相吸引,使之结伴而来,相踵而至,收得一而可及其余之效。
曾国藩善于总结,还虚心体察自己在用人上的缺失。当他发现自己不如胡林翼对人才更有吸引力时,立即给胡林翼写信,说:“台端如高山大泽,鱼龙宝藏荟萃其中,不觉令人生妒也。”又说:“庄子云:‘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阁下以一省为笼,又网罗邻封贤俊,尚有乏才之叹。鄙人仅以营盘为笼,则雀且远引高翔矣。”表示向胡林翼学习。
曾国藩招徕人才,也有的是在“重赏之下”。赵烈文就是其中之一。赵是江苏阳湖人,字惠甫,又字能静。出身于官宦家庭,其父赵仁基,官至湖北按察使。赵烈文少年时代三应乡试不中,于是绝意仕途,一心钻研学问,博览群书,留心时事。与同乡也即其四妹夫周腾虎及刘翰清讲求经世之学,以有才名闻乡里。咸丰五年底,曾国藩坐困南昌,周腾虎极力向曾推荐赵烈文。曾国藩立即下聘金百两,修书一封请赵。赵烈文欣然上路,十二月到了南康大营。六年正月,曾国藩命其参观驻扎樟树镇的湘军水陆各营。赵烈文说:“陆军营制甚懈,军气已老,恐不足恃。”曾国藩闻听后颇不高兴,赵也不便再深说下去,似乎感到曾国藩并非虚心纳谏之人,遂以母亲有病为理由,向曾国藩告假。过了几天,正当赵烈文将行之际,传来周凤山部湘军在樟树打败仗的消息,正赶上赵烈文辞行,曾国藩一定要他说出如何看出周军不可恃,赵只以不幸言中搪塞过去。
赵烈文不想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前途未卜的曾国藩,遂于正月离营。曾国藩只好嘱咐他家中无事,望早来相会。咸丰十年,太平军席卷苏、常,赵烈文无处安身,全家逃往上海。此时的曾国藩已任两江总督,授钦差大臣,实权在握了。第二年七月,赵烈文因受好友金安清之托,为求曾国藩就盐政之事上一奏折,来到东流大营,随即留在幕中。在此前后,籍隶常州的周腾虎、刘翰清、方骏谟、华衡芳、徐寿五人也赴安庆大营委用。
曾国藩在《 人过闻见日记 》中把人才分为三类。一个是“闻可”,多是指在曾国藩这里任职的人推荐或称赞的人,包括他人写信告诉者、面交条子所开、当面所称等。大多记载这个人才是什么样子,可以胜任哪一类工作。还有一种是“见可”,就是不但听人讲过,还经过他的面试和考察,认为这个人是可以用的。第三是“闻否”,就是听别人说这个人不能用,然后把他打入另册。对别人表扬的人才,曾国藩要经过自己的面试、考察,甚至经过一段时间试用,之后才确定是否正式任用此人。
曾国藩特别重视人才的特点、特长、喜好等。如记多隆阿为“善将,不喜儒士”,记彭玉麟“精于水师,无他嗜好”,记骆秉章“大才,能用人”,记冯子材“与士卒同甘苦”,记华蘅芳“能造火轮船”,记冯桂芬“博雅有守”,记陈国瑞“善战”等。有人作过统计,曾国藩日记中的人名有3300多人。
而打入另册的名目也是各种各样,比如说这个人“庸而无用”,平庸无用,曾国藩就会把这个人放到“闻否”一栏。这就意味着即使将来这个人来到自己麾下也不能任用。其他“贪而无耻”、“刻薄害民”、“好嫖、贪残巧诈”都是要上黑名单的。
当然不光有黑名单,还有红名单,如果听到别人表彰了这个人,曾国藩经过一番面试、考察,确定这个人是一个好人才,这个被称为“见可”。此类标记的人后来一般都是鼎鼎有名的人物。
曾国藩晚年的时候给恭亲王奕?写信,以及私下跟赵烈文谈话的时候说,将来真正侵害中国的不是其他的国家,一个是俄罗斯,一个是日本。但是赵烈文不同意这个看法,他说日本人恐怕就是一个强盗的伎俩,像明朝的倭寇之患。给奕?的信中,曾国藩还推荐说,朝廷将来可以担当统帅平定外国对我们中国侵略的,第一人就是多隆阿。
曾国藩在私人日记里,记载多隆阿有六个字,如果比较《 清史稿 》的多隆阿传,可以说是相当准确而又概括。说他“善将”,是一个好统帅,一丝不苟,而且既不贪,又不怕死。但是它后面有四个字:“不喜儒士”,不喜欢和这些有知识的人打交道。
多隆阿和鲍超是湘军两员虎将,当时以“多、鲍”并称。胡林翼对两人都很爱护,不过后来胡林翼作了一个决定,让鲍超归多隆阿来管。对此曾国藩有不同意见,他与胡林翼讨论来讨论去,胡林翼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胡林翼去世后,曾国藩对多隆阿有些看法,多隆阿也有觉察,但他本性就是这样:不愿意和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型的官员打交道。后来在西北战场,多隆阿很早就死去了。
还有冯子材,曾国藩评价他最大的优点是“与士卒同甘苦”。他记下来每个人才的优点和缺点,不是很平淡的流水账一样的记述,因为这样的记载可以说是没有什么用的。比如评价冯桂芬这个人,非常有才,“博雅有守”。有守就是操守很好,博雅是说这个人知识非常广博。
在网罗人才方面,曾国藩提出撒天下的大网,他还引用庄子的一句话,“以天下为笼,雀无可逃”。就是要把天下作为自己网络人才的范围,不要局限于自己两江总督管辖范围这样一个人才圈,一个营盘。曾国藩还提出“楚材晋用”,就是说,有的地方的人才可能在那个地方很不适合,但是到这个地方又非常适合。他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像商人无利不起早一样,就要像白圭做生意一样,像凶猛的雄鹰捕捉猎物那样,不达目的不罢休。因此一旦这个人才进入曾国藩的视线当中,又是经过闻可、见可,那他一定把这个人招来。
曾国藩网罗人才的精髓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以类相求,以气相引”。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类的人更容易进入彼此的“气场”,所以曾国藩找科技界的人才容闳时就说过,一定不能让武官同他谈话,因而他找数学家李善兰写信,这样更容易获得容闳的信任。
还有“以气相引”,气就要靠道德操守的修为。怎么找到道德修养好的人,这就叫“以气相求”,两者相互影响。
早年的时候,曾国藩的场子并不是很大,因为他一直没有封疆大吏的权力,因此也不能提拔人。所以每次向清朝奏请的时候,说提拔这个人、提拔那个人,清朝只是给名义上的一种提拔。这样,最初湘军开始创立时,招人成了一个大问题。
此时,曾国藩首先想到了老同学郭嵩焘、刘蓉。三人在岳麓书院读书的时候结成了密友,成为一生的铁三角。郭嵩焘是诸葛亮式的人物,摇羽毛扇,出谋划策是其所长。刘蓉更被曾国藩称为“卧龙”。在道光、咸丰年间,湖南士子中还有“三亮”,即三个诸葛亮的说法,即老亮罗泽南、今亮左宗棠、小亮就是刘蓉。曾国藩开始组建湘军班底的时候,没有多少人愿意跟随他,因为打仗这种事情是掉脑袋的。这时候,他把刘蓉和郭嵩焘拉了进来。
刘蓉是湘乡人,字孟容,号霞轩,少年自负,不肯随时俯仰,年三十余还未中秀才。县令朱孙诒惊叹其才,秘密让他的父亲督促就试,赴县试,举为首名,始补生员。道光十四年,曾国藩初次相识刘蓉,相语大悦。随即与郭嵩焘、刘蓉三人拜帖称兄道弟,以后曾国藩又多次拜访这位乡贤,十分友善。道光十九年,刘蓉闲居在家,曾国藩从京会试归里时,曾专程到乐善里去看望他,勉励他攻读史书,勤奋写作。曾国藩作《 怀刘蓉 》诗,诗中云:
日日怀刘子( 指刘蓉 ),
时时忆郭生( 指郭嵩焘 ),
我思意何属,四海一刘蓉,
他日余能访,千山捉卧龙。
怀念之情,跃然纸上。现在,曾国藩组建湘军,最缺的是人才,便用软磨硬泡的办法,又拿出他一贯的诙谐对刘蓉说:“吾不愿闻弟谈宿腐之义理,不愿听弟论肤泛之军政,但愿朝挹容晖,暮亲臭味,吾心自适,吾魂自安。筠仙( 郭嵩焘 )深藏樟木洞,亦当强之一行。天下纷纷,鸟乱于上,鱼乱于下,而筠独得容其晏然乎?”当时刘蓉已在湘乡与罗泽南等人练湘勇,并很有成效,只有郭嵩焘冷眼旁观,因而曾国藩说不能让郭一个人置身事外。刘蓉随即来到曾国藩这里,郭嵩焘也随后来到。昔日布衣之交的三兄弟,今日又走到一起,曾国藩十分兴奋。郭、刘两人与曾国藩相约——服劳不辞,只是有三点要求:
不任仕宦,
不专任事,
不求保举。
这“三不主义”被打破,乃是后来之事,曾国藩当时只好答应,并请郭、刘出谋划策。他还对管理银钱的人说:“郭、刘二君,是吾兄弟,不与众同。薪水惟所支用,不限数也。”郭嵩焘亲自到益阳、宁乡等地游说,募得十多万两银子,成为曾国藩办团练的第一桶金,可是,郭、刘两人在曾国藩大营数年,却没支一钱,这使曾国藩深感不安。
在挽留刘蓉时,最可见曾国藩的用心。刘蓉因回家葬母,不愿回来。曾国藩用尽办法挽留他,并说只有郭嵩焘来了才放他走。咸丰五年三月,郭嵩焘从湖南来到南昌大营,刘蓉请曾国藩兑现他的承诺,当天就要走。曾国藩实在找不出理由,提出以诗相留。刘蓉提出一个标准,说诗作得好就不走了,而佳诗的标准竟是“使我读之即笑”方可。曾国藩“亟意做诡趣语”,写成长诗一首,名叫《 会合诗一首赠刘孟容 》。其中最后一段是:
困穷念本根,风雨思君子。
艰难复相逢,得非天所祉。
回首二十?年前,志亢声亦侈。
忧患阅千变,返听观无始。
老夫苦多须,须多老可鄙。
二子苦无髭( zī),无髭亦可耻。
自乏谐俗韵,不关年与齿。
贞松无春竞,岁晏行可俟。
作诗志会合,亦用砭窳( yǔ)呰( zǐ)。
刘蓉“读之不觉失笑”,因此只好继续留下来。自此刘蓉随幕其中,下笔如流,曾国藩很是依赖。曾国藩困顿南昌时,罗泽南上书先攻武昌,刘蓉率左军,收复崇阳、通城。曾国藩因此上奏朝廷,想举荐刘蓉,但因有“不求保举”之话在先,曾先将奏疏让刘看,并说:“此亦古人之常”。刘蓉却说:“萧朱、王贡以转相之汲引为贤,盖汉人袭战国余习,非相交以道也。士各有志,何以强为?”曾国藩不得已作罢。郭、刘两人出来做官,是几年后的事。
曾国藩求贤若渴,因求取人才也有受骗的例子。他平时特别强调,人有没有条理,能不能打动人。
曾国藩在两江总督署时,有一个人来投效,说他愿意在曾手下工作,希望给他安排一个差事。曾国藩说,那你讲一讲用人方面最大的弊端是什么。
这个人跟曾国藩说,用人方面最大的弊端就是应该避免欺弊,被别人欺骗。曾国藩说有道理,鼓励他说下去。这个人于是跟他讲了“四种欺”:
第一种是像曾国藩您老夫子这样至诚盛德的人,即使想欺骗你,别人也不忍心。这就是不忍欺。
还有第二种人,像左宗棠那样刚正严厉的人,别人即便想欺骗,也不敢欺。这就是不敢欺。
还有第三种人,有的封疆大吏位置很高,别人不欺骗他,但他还怀疑别人欺骗他。
最后一种人是第四种,自己被别人欺骗了,还感觉不到自己被别人欺骗。
曾国藩很感兴趣,说讲到这四种欺很有意思,这样吧,你能不能明天开始到我手下各个大营去看一看,看看我手下这些人当中哪些人真正是人才。
这个人领命而去,过了几天回来了。曾国藩问:你发现我们这里有人才吗?他回答说,你这里人才非常多,但是有两个人真正是人才。曾国藩问:哪两个人是你所说的人才?他说:有一个人叫涂宗瀛,还有一个叫郭柏荫,这两个人是人才。
这两人在曾国藩自己的人才名册中也是被列为提拔的人,一听到这里,曾国藩感觉此人真是了不得,有鉴识人才的本领,便想提拔他。只是一时没有更合适的位置,所以就先安排他在制造局当差。但是没想到过了几天,这个人带着两千两银子跑掉了。手下的人听说后,向大帅建议赶快追,曾国藩说不要追了。大家觉得曾国藩这次被别人欺骗了,曾国藩自己捋捋胡须,一再说“好一个不忍欺,不忍欺”。他这样说,别人都笑了。
曾国藩总结说:人才凭借求才者的智识而生,也由用才者的分量而出。用人如同用马,得到了千里马而不认识,认识了又不能很好地驾驭使用,那样的话,用人者反倒乐得骑乘驯服、稳当的劣马,反过来指斥千里马的高大、俊伟。
胡林翼说,人才随取才者之分量而生,亦视用才者之轻重而至。
曾国藩做两江总督后,管辖江苏、江西、安徽三个省,朝廷所有的大政方针都要咨询他,场面非常大。曾国藩提拔的人才更多了,主要人才大多是在这个时期提拔起来的。
曾国藩提拔人才主要有四个特点:
一个是数量大。曾国藩的人才非常多,封疆大吏这个职位的就有几十位,有名有姓、有成就的有几百人。
二是专业性强。曾国藩手下的人才都有专业技能,在各个方面都有专业特长。而有的从士兵,或者农夫提升到一个很高的位置。
三是求才的心意非常诚。以诚来求才,待之以礼,求人心境有恒,不达目的不罢休。
四是范围非常广。他主张用人五湖四海,不论资格,打破常规。
窃谓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知人诚不易学,晓事则可以阅历黾勉得之。晓事则无论同己异己,均可徐徐开悟,以冀和衷;不晓事则挟私固谬,秉公亦谬;小人固谬,君子亦谬;乡原固谬,狂狷亦谬。重以不知人,则终古相背而驰,决非和协之道。故恒言皆以分别君子小人为要,而鄙论则谓天下无一成不变之君子,无一成不变之小人。今日能知人能晓事,则为君子;明日不知人不晓事,即为小人。
相关推荐
最新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