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如何治疗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一、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有哪些饮食禁忌
一、饮食适宜:1、宜清淡、易消化饮食;2、宜高热量、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的饮食;3、宜低盐饮食。
二、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
土豆。土豆含碳水化合物比较高,对患者的营养补充比较容易吸收。凉拌或者炖煮食用。
黄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物质,也具有利尿的作用,改善水肿等症状。生吃或者凉拌食用。
玉米。玉米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高达六成的亚麻油酸,是良好的胆固醇吸收剂;玉米放在中药里则有利尿作用,并有帮助稳定血压的效果。煮粥食用。每天50-100克。
三、饮食禁忌:1、忌高脂肪饮食;2、忌高胆固醇饮食;3、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四、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
螃蟹。螃蟹含有高胆固醇,容易使血脂增高、导致血管硬化。尽量避免食用。
辣椒。辣椒辛辣刺激,容易影响胃肠吸收,也容易刺激心脏血管, 影响身体恢复。芥末、大葱、大蒜也少吃为好。
咖啡。咖啡容易刺激心脏血管,具有收缩血管加重心肺疾病的作用。尽量避免饮用。
二、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有哪些症状
1.症状
小的肺栓塞可无症状,或有发热、短暂气急、胸痛、心悸和血压下降等。当大块或多发性肺梗塞时,患者常突感呼吸困难、明显发绀、窒息、心悸、剧烈咳嗽和咯血。病变累及胸膜时,可出现剧烈胸痛。由于左心排血量的明显减少,导致血压急剧下降,患者烦躁不安、颜面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甚至休克。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使心肌严重缺氧,常出现胸闷和胸骨后疼痛。多有中等程度发热。严重者常致猝死,或因心力衰竭、休克、心脏停搏或心室纤颤而死亡。
2.体征
肺大块梗塞区域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或伴有湿啰音。如病变累及胸膜可出现胸膜摩擦音或胸腔积液的体征。心率增快,心浊音界扩大,胸骨左缘第2~3肋间肺动脉段区浊音增宽、搏动增强。肺动脉瓣区第2音亢进,并可闻及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三尖瓣区亦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及舒张期奔马律。可出现心动过速、早搏,心房扑动、颤动等心律失常。右心衰竭时,心浊音界扩大,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并有疼痛及压痛,可出现黄疸。急性期下肢水肿多不甚明显。
根据突然发生剧烈胸痛、与肺部体征不相称的呼吸困难、发绀和休克,尤其发生在长期卧床、手术或分娩以后及心力衰竭患者,结合肺动脉高压特征、心电图、心电向量图和X线检查的结果可以初步诊断。高分辨CT和(或)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扫描检查及选择性肺动脉造影可以确诊栓塞的部位和范围。
三、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有哪些发病原因
肺动脉栓塞是引起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而且最常见于严重的肺动脉栓塞。
1.栓子的主要来源
以下肢深部静脉和盆腔静脉血栓形成或血栓性静脉炎的血栓脱落为常见,在临床上,大约80%的严重肺动脉栓塞是由于下肢深静脉附壁血栓脱落所引起,少数血栓可来自于盆腔静脉。深部静脉血栓者是并发肺动脉栓塞的高发人群,大约有50%~70%下肢深静脉血栓者合并肺动脉栓塞,但只有少数人出现临床症状。其他如盆腔炎、腹部手术与分娩亦为促进局部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栓性静脉炎的重要原因。
如长期心房颤动右心房的附壁血栓、心内膜炎时肺动脉瓣的赘生物等均可脱落引起肺动脉栓塞。右心房黏液瘤脱落也可产生瘤栓。
癌细胞可产生激活凝血系统的物质(如组蛋白、组织蛋白酶),而导致血液高凝状态,致血栓形成。恶性肿瘤本身的癌栓也可脱落。国内尸检资料,瘤栓占12%。肺、胰腺、消化道和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最易发生肺动脉栓塞,其中以肺癌最为常见。
股、胫等长骨骨折所致者最常见,其次为骨盆骨折、严重创伤,尤其脂肪组织创伤,常可发生乳糜微粒所致的脂血症,引起脂肪栓。
如心血管手术、肾周空气造影、人工气腹等操作不当,空气进入右心腔或静脉所致的气栓;双侧大量气胸、纵隔气肿、大块肺不张、急性肺损伤及动脉瘤破入肺动脉;妊娠期或分娩的羊水栓塞;急性寄生虫有大量成虫或虫卵进入肺循环引起的肺小动脉栓塞。以上均可引起肺动脉压急骤升高,发生急性右心衰竭。
2.栓子的诱发因素
肺动脉栓塞并非原发性疾病,它是许多疾病的一种严重合并症。在老年人中,由于各种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外科大手术后、长期卧床和下肢活动受限是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50~65岁者肺动脉栓塞的发病率最高,肺动脉栓塞是70岁以上老年人的常见死亡原因,因此对大面积肺段、肺叶、较小或反复出现的肺动脉栓塞做出及时诊断,对降低老年患者的病死率有积极作用。
是常见危险因素,如风湿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房纤颤、心力衰竭,是肺动脉栓塞的基础疾病,尤以前两者较多见。
癌症患者除了可产生癌栓外,还可伴有凝血机制异常,易发生肺动脉栓塞。
妊娠期的妇女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病率比同龄妇女高数倍。第3胎及多胎孕妇更易患血栓症。分娩时可产生羊水栓塞,产后可有盆腔静脉血栓形成。
急性寄生虫病有大量成虫或虫卵进入肺循环引起广泛的肺小动脉栓塞。
体重超标准者,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病率较高。
口服避孕药可导致凝血因子、血小板、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和血浆脂蛋白的改变,易于发生血栓栓塞症。
肺动脉栓塞患者13%~52%有深部静脉炎史。下肢深部静脉炎是栓子形成的重要易发因素。
下肢静脉曲张、静脉内长期留置插管和严重创伤、妇科或外科手术后等,均易引起血栓症。
四、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有哪些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吸氧,有严重胸痛时可用*5~10mg皮下注射,休克者应慎用。同时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抗休克常用多巴胺20mg加入200ml液体中,开始20滴/min,根据血压进行调节,使收缩压维持在12kPa(90mmHg)。
2.溶栓治疗
溶栓是药物将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成纤维蛋白溶酶,以溶解血管腔内的纤维蛋白,缩小或消除血栓,恢复栓塞肺血管的血液循环,改善血流动力学和血气交换,降低病死率。一般新鲜血栓或发病5天内效果最好,在发病2周内亦可采用。通常用于大块肺栓塞(>2个肺叶)或肺栓塞伴休克者。常规治疗方法:首先检查血常规、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若无异常,尿激酶2万U/kg加入1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中,于2h内滴完。每4小时测1次APTT,当其恢复至对照组1.5~2.5倍时,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钙溶液0.3~0.4ml皮下注射,2次/d,共7天。
3.抗凝治疗
首选肝素,可防止肺栓塞的复发。具体给药方法:①连续静脉滴注法:负荷量为每小时2000~3000U或25U/(kg?h)维持。②间歇静脉注射法:每小时500U,每8~12小时1次,24h后剂量减半。③间歇静脉、皮下注射法:5000U静脉注射,同时1万U皮下注射,以后每8~12小时皮下注射1次。应用肝素使凝血时间延长1倍或APTT延长至对照值的1.5~2.5倍为所需用的肝素剂量。肝素治疗48h后开始口服抗凝药,常用的药物为华法林。首次剂量为4mg,以后参考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调整剂量,凝血酶原活动度维持在20%~30%之间,凝血时间为正常的1.5~2倍,疗程3~6个月。
4.手术治疗
手术摘除动脉血栓主要用于大肺动脉栓塞(>50%肺动脉);患者处于严重休克或低氧血症经内科治疗不改善;抗凝或溶栓治疗有禁忌证,经肺动脉造影证实后均可行手术。
相关推荐
最新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