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大便有颗粒正常吗 宝宝大便颗粒状的原因
一、新生儿的大便有颗粒正常吗
这种情况一般是消化不好的原因。其实母乳喂养的宝宝,正常大便是外观呈黄色或金黄色,稠度均匀如膏状,有一般甜酸气味,但不臭,无明显粘液,偶有颗粒样奶瓣或微带绿色。
“臭臭”是否正常,是宝宝是否健康的晴雨表。
1.新生儿胎便(墨绿色)
估计孩子来到人世的第一次大便没少吓着父母,墨绿墨绿的一大堆,吓得爸爸们跑去叫医生。
刚生下来的宝宝,即使没吃一点东西,出生后6~12小时也会拉出墨绿色胎便。
不知道是宝宝体惜自己的妈妈,还是他们不愿意把自己每天周而复始吞咽的羊水弄脏,反正宝宝一定要从妈妈肚里出来后才肯拉自己人生第一次大便。积存了9个月的胎便必须借着频繁的排便才能清除干净,一般需要延续2~3天,每天3~5次,浓重的墨绿色才能消失。
胎便通常没有臭味、状态黏稠、颜色近墨绿色,主要由孩子在胎内吞入的羊水和胎儿脱落的上皮细胞、毳毛、皮脂以及胆汁、肠道分泌物等组成。这些与生俱来的东西很难洗净,有经验的老人会告诉孩子的父母,头几天一定要包纸尿裤而不是尿布。
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早产儿排胎便的时间有时会有所推迟,这主要和早产儿肠蠕动功能较差或孩子进食延迟有关。
2.过渡期大便(黄绿色)
胎便排出的那几日,喂奶也开始进行,待排净胎便,向正常大便过渡时的大便呈黄绿色。多数新生儿在吃奶2~3天后大便呈现这一阶段,然后逐渐进入黄色的正常阶段(母乳喂养的宝宝)。
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新生儿喂养开始的时间和摄入奶量会直接影响过渡便出现和持续的时间。若开奶延迟,或摄入奶量太少,过渡便出现的时间也会推迟。
二、宝宝大便有颗粒状怎么回事
小儿由于年龄、饮食、排便习惯等的不同,每天排便次数可以不尽相同。婴幼儿粪便的次数和性质常反映着小儿胃肠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母乳喂养儿、人工喂养儿以及混合喂养儿在排便次数上、粪便性状方面各有特点。
我们如果掌握了这些特点,就可以通过婴幼儿粪便了解其消化道功能情况,及时调整食物的量及比例,促进婴幼儿对食物的消化吸收,预防和减少腹泻,并可以及早地发现一些疾病,做到有病早治。
大便呈颗粒状,属于大便性质改变,是有些消化不良。母乳喂养的新生宝宝,一般来说,每天会拉大便2~4次,呈黄色或金黄色软膏状,稀糊状。如果宝宝是完全用牛奶或奶粉喂养的,则大便呈淡黄色,有的时候较干,比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更干稠,略有臭味。混合喂养的宝宝,则大便性状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三、如何观察婴幼儿大便
1、大便的颜色
通常宝宝出生头几天的大便常呈均匀,墨绿色且带黏性,称为胎便(正常现象)。初生一个月内喂养哺母奶的宝宝,其粪便多为黄色,随年龄增长,粪便会由黄色转为黄绿色或绿色。到5个月大时,大部分为黄绿色及绿色粪便。然而,喂哺婴儿配方奶粉的宝宝,尤其是乳清蛋白且加强铁质的配方,其粪便多为绿色。宝宝添加副食品之后,粪便会逐渐转为褐色。
宝宝出现绿便与个人体质、年龄、肠内酸碱度、肠内细菌生长状态、奶制品成分(如铁质)都有关系,只要宝宝精神与活动正常,则不必担心。
2、大便内有白色颗粒
喂哺母奶或婴儿配方奶粉的初生宝宝,其粪便中常会发现一些白色颗粒,这些白色颗粒外面包着通明黄色或棕色物质,此乃由于初生宝宝胃肠未发育完全以及消化道的消化酶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关系,导致脂肪消化不完全而排出于粪便中,这些俗称为生理性粪便,且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消失,可请妈妈们放心。
3、大便次数
如大便次数增多,呈蛋花样,水分多,有腥臭味,或大便出现黏液,脓血/鲜血,则为异常大便,应及时就诊。就诊时应留少许异常大便,带到医院化验,以协助诊疗。
四、宝宝大便有颗粒状要怎么办
1)多喝水,一定要多喝水,奶粉和母乳与钙这些不要一起吃,应该间隔2个小时,否则也可能导致便秘的而且影响牛奶和钙的吸收。不但没有作用,反而有严重的副反应。
2)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吃的清淡一点,妈妈也要多喝水。
3)给宝宝做腹部顺时针按摩。每天两次,每次5--10分钟。
4)多吃水果,蔬菜汁水。每次吃奶的速度不可过快,奶粉可以冲稀点。
初生婴儿若是出现大便异常的问题,妈妈们就要寻找其中的原因,做好护理的工作,以帮助宝宝大便恢复正常。有的宝宝吃的比较少,食物经过肠胃消化吸收之后,剩下的食物残渣就很少了,大便就容易干燥,这种情况下可以给宝宝查一下微量元素,对症治疗以增加宝宝食欲,妈妈也可以将饭菜做的好看一些,促进宝贝食欲。
相关推荐
最新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