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五脏六腑的养生粥有哪些 五脏六腑怎样调理呀
一、调理五脏六腑的养生粥是哪些
栗子粥,大家需要准备300克山药,一百克熟栗子,40克大米,60克糯米,十克枸杞,七颗红枣,先把山药去皮,红枣洗干净,栗子去皮,山药切成大小一样的块状,锅里面放水,把大米和糯米洗干净放进锅里面,再加入红枣和山药,煮到40分钟的时候放入栗子和枸杞,然后再煮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胡桃粥,大家需要准备30克粳米,30克核桃,15克莲子,15克山药,十克巴乾天,十克锁阳,然后再把核桃仁先捣碎,然后粳米洗干净备用。莲子去心,山药去皮洗干净切成小块。巴乾天和锁阳用纱布包好备用,在一个大的砂锅里面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再把所有的材料都放进去煮成粥,最后再加入一些红糖,调味到就可以了。
大枣粥,大家需要准备十克大枣,一百克粳米,适量的冰糖,先把粳米和大枣洗干净,放进一个干净的锅子里面,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清水,用大火烧开,最后再改成小火煎煮成粥,再加入适量的冰糖汁,搅拌均匀以后放进碗里面晾凉以后吃就可以了。
二、五脏六腑如何调理呀
一、养心面色红润有光泽
心在人体内主宰血液的运行,濡养头面及皮肤,使面部皮肤红润光泽有弹性,因此《黄帝内经》中说:“心主血脉,其华在面。”
心主血脉,推动血液运行,面色明暗润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心主血脉的功能。不论肤色深浅,健康人的面色应透出红润的血色。若心气不足,心血亏损,面部供血不足,皮肤得不到滋养,面色就会苍白无华,甚至枯槁。
有这些症状,你就需要养心了。
心悸、胸闷、失眠、健忘、烦躁,面色苍白、萎黄不泽、面色发红、面色灰暗、唇青舌紫,两目无光、兴致索然等。
强心关键词:养
1.踏豆按摩可安心:将绿豆500克用铁锅以文火炒热后倒入盆中,双脚洗净擦干后踩踏绿豆,边踩边揉。每天睡前1小时做30分钟左右,可强心安神。
2.按压肚脐安抚心绪:肚脐有神阙穴,每晚睡前用食指按压肚脐5~7分钟,可敛心静气,安然入睡。
3.枸杞枣仁茶养心:枣仁、枸杞可养心血,五味子可敛心气。将枸杞30克、炒枣仁40克、五味子10克泡茶,3天后睡眠质量就能得到改善,工作起来当然活力无限。
4.心脏先天较弱的人宜早睡不宜熬夜,睡前喝一杯胡萝卜汁或西红柿汁能养心。
5.对于心血亏虚者,可多食用“龙眼粥”。龙眼肉(即桂圆肉)100克,糯米120克。先将糯米洗净,加水煮至半熟,加入龙眼肉煮熟即成。常服此粥可养心、安神、补血、润肤、红颜。龙眼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和糖,其中糖的成分主要是葡萄糖,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因此龙眼肉是极好的美容补品。
6.用酸枣仁10克、百合30克炖羊心,适用于心阴虚,失眠多梦者。
二、舒肝心平气和眼睛亮
肝的生理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能调畅全身气机,肝与美容,肝与七情、月经、指(趾)甲、眼睛、筋脉等有密切关系。
若肝脏有病、失去藏血功能就会出现面部皮肤呈黄色,没有光泽。当肝脏疏泄情志功能失常,就会引起急躁易怒或恐惧胆怯,表现在面部皮肤就会呈现青色或黄褐斑,所以面部苍老及产生色素斑的人应注意调整情绪,使心情轻松舒畅,黄褐斑亦能同时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中医所说“女子中年养肝”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出现面部黄褐斑以中年女性为多。
有这些症状,你就需要养肝了。
情绪易激动、烦躁不宁、胸胁隐痛、视力急剧下降,面红耳赤者、面部青紫、指甲脆弱、有黄褐斑等。
三、调理五脏六腑的秘方
鸡蛋
日常所需完全蛋白质的30%都可由鸡蛋来提供,鸡蛋还能帮助锻炼后肌肉迅速恢复,身体在第二天也能焕发活力。
坚果
生的、未腌渍过的坚果营养物质丰富,能够为身体提供高能量,也无需加工。如果可能,可以在水中浸泡以激活坚果,待第二天使用,被激活的坚果开始了发芽过程,增加了坚果的营养价值,并且更易被身体吸收。
酸奶
吃早餐的时候在沙拉或者是咖喱食品上加一点酸奶,就可以为人体提供大量的钙和益生菌。益生菌能够帮助促进内脏内的微生物群发生变化,提高身体免疫力,助肠道健康,还能助消化,帮助对抗疲劳。
三文鱼
三文鱼富含欧米咖-3脂肪酸,能够降低胆固醇,减少患心脏疾病的危险。同时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6、烟酸和核黄素,对心脏极为有利。
蘑菇
一杯蘑菇汁提供的铁含量占一天饮食中的一半,铁对于运输血液中的氧极为有用。蘑菇能够提高体内的铁含量,促进血液中的细胞运输氧的能力,激活器官,促使器官高效运行。
菠菜
菠菜富含铁、镁和钾,菠菜内的镁和钾能够促进胃肠消化,调解神经和肌肉组织功能。
四、补五脏的中草药是哪些
补心脏中药
当 归: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人 参: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荣养卫。
川 芎:能止头疼,养新生血,开郁上行。
麦门冬:解渴祛烦,补心清肺,有热自安。
远 志:能驱惊悸,安神镇心,令人多记。
补肝脏中药
沙 参:消肿排脓,补肝益肺,退热除风。
酸枣仁:敛汗祛烦,多眠用生,不眠用炒。
薏苡仁:专除湿痹,筋节拘挛,肺痈肺痿。
山茱萸:涩精益髓,肾虚耳鸣,腰膝痛止。
诸 醋:积瘕可去,产后金疮,血晕皆治。
补脾脏中药
白 术: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驱痰痞。
山 药:理脾止泻,益肾补中,诸虚可治。
陈 皮:顺气宽膈,留白和脾,消痰去白。
柴 胡: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少用)
白茯苓: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补肺脏中药
天门冬: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紫 菀:痰喘咳逆,肺痰吐衄,寒热并济。
五味子:生津止渴,久嗽劳虚,金水枯竭。
麦门冬:解渴祛烦,补心清肺,有热自安。
沙 参:消肿排脓,补肝益肺,退热除风。
相关推荐
最新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