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杨子元[公元1871年-1919年]
杨子元(1871一1919),字连珊,蒲江县城西街人。十四岁考取秀才,补廪生,光绪三十年(1904年),聘为蒲江县高等小学堂国文教员。清末.入四川法政学堂。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二月十九日,蒲江知县孙廷彩命杨子元编纂《蒲江县乡土志》。三十四年(1908年),经三年的努力编成《蒲江县乡土志》上、下册,共12卷。
杨子元认为蒲江“地宜农业”,每年有二万石大米外销新津、彭山一带。应“合乡社团结力,实兴农学.以浚利源。”“广搜稻种”,选用良种。
他提出要挽救祖国危亡,要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全球学战风潮,惊亚东四千春睡狮而起舞。学则安,不学则危。学则荣,不学则辱。学则存,不学则亡。学则兴,不学则灭。”
他认为对学生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修身),树立爱国思想。“兴学为强国第一义,修身则为第一义中第一义,……激发自治精神,爱国思想。”他沉痛指出:“美雨欧风,飞灌亚土。……英墟印度,俄裂波兰,皆先灭其固有之文教,而国祚随之。迄今过五天竺之海,吊斯拉尼窝(克拉科夫,波兰古都)之遗墟,无复有文明片影留曜其间,奴隶牛马,万劫不复,盖文教灭而国之亡。”要保护和发展祖国文化, 外国侵略。
他批评:“林业不讲,旦旦而伐之。童山濯濯”的作法。指出“蒲中田畴稀而山林密,木产富饶,曰杉、曰楠、曰丛(松)、曰(青)钢,岁出数万株,岁获万金”。
他很注意蒲江茶叶生产,他写道:“蒲江比邻蒙顶,东南诸山茶产亦亚之。其采於暮春者曰:雀舌(俗称细毛尖,叶甚细,味甘芳,煎如碧乳,岁出仅百余斤。销行新津、双流、锦里等处)。采於夏间者曰:苦贾(俗呼粗毛尖。叶粗,昧稍苦,然释滞消壅。岁出数千斤,销行简州、雅州、打箭炉等处)”“约值银干两”“唯制造不精,故利源薄。”即应在茶叶加工上下工夫。
他称道蒲砚“色青而紫,质温而坚。”“临寒不冰,当暑不涸(年来省商会此砚颇销行,惜镌工不精,获利甚微)。”
民国四年(1915年),杨子元出版所著《黄金世界传奇》,宣传开发四川盐源县(包括木里)金矿,富国富民,化新中华为黄金世界。
民国五年(1916年)秋,杨子元新编《蒲江乡土历史读本》《蒲江乡土地理读本》《蒲江乡土物产读本》三本书,由蒲江人吴怀玉刻版,马级三印刷,城西街连珊书屋发行,报民国内务部核准备案,署(代理)四川省长戴戡呈请大总统黎元洪褒扬。
《蒲江乡土历史读本》分历代隶属、耆旧(二魏三高)、政绩三部份。他谴责封建制度,使人民“憔悴於-之毒,而不获自由,逮末叶母后(慈禧)垂廉。民间一粒一汗,一缕一血所得之区区.不足供颐和园一夕笙歌之乐。政苛於虎,野满哀鸿。是为蒲江十室九空之时代。”热烈赞扬保路斗争与辛亥革命、护国战争“迄路潮腾播……吾川父老,首揭义旗,宁血洗金瓯,身蹈东海,誓不甘路权让人。吾蒲同胞,奋袂响应,鏖战八十日,牵制清兵。……还我河山,五族共和,环球钦佩。五年来,国步飘摇,万方多难,天下为公之义,终占优胜於人间。”
《蒲江乡土地理读本》分总论、古迹、祠庙坊、山水、市镇五部份。吕光国为作《导言》指出:“国家者,乡土之积合体也,爱乡土实即爱国家。……连珊先生……文词瑰丽,兴味浓深,朗诵一过,觉父母邦之一山一水,一邱一壑,一乡一镇,一市——町一村,皆确有可爱之实,而爱乡土之心,因之油油然而生……是书一出,吾蒲草木增辉,山川生色矣。”描写魏公祠名胜古迹:“潘家山魏公祠,宋魏鹤山墓在焉,每春秋佳日,都人土插花冢上,慨想芳徽,翰墨诗歌,怀人千古。南宋逮今,沧桑几变矣,赵家陵寝半入西风残照中。只鹤山一杯土,长留人间,光争日月……春女讴。秋士思。香花祝,神明奉,即墓门翁仲有荣焉。”
描写中兴场的如画美景:“春日载阳,出来紫门(东门),千树堆花,灿如云锦,画桥碧阴中,村翁云集。中兴场也。场立祠庙二,学校四,环场二干六百二十三户。多富翁,喜襄义举。绿窗朱户,多读书婵娟。四周腴壤宜农,堤柳行行,沙阡井井,蝶飞锦翅,红闹芳村,鸭逐春波,绿排水阵。酒帘外时闻牧童弄笛声,江乡乐趣,吾不如老农矣.沿溪行,娇鸟啼花.作喈喈声送客,越十八里。抵寿安镇。”描写复兴场陈家坝(今复兴乡陈坝村):“茂林修竹间,枫树干霄.红衣晒晴,沙明水净,香稻连阡,陈家坝也。前清八股时代,积学名儒,都毓此间.有领袖蟾宫者(陈兆飏),有会课京师,作第一人者(陈家镇),吊前哲故墟,山阳笛空,黄公炉香,感慨久之。出郊垧,渔舟唱晚,金乌西矣,停驺四顾,江上峰青。”
《蒲江乡土物产读本》分商务、农务、工务等三十一部份。曾宝光作序说:“民国主人翁,民也。民贫则国贫,民富则国富。……连珊先生本爱乡土之心,发为文章,凡吾蒲物产,可富同胞者,调查研究,成书。”
他看出“二十世纪以后之世界,惟战胜於工业界者,乃能富强。反是则贫弱。中国物产二十六万种,工业原料之多,为全球冠。爱国者每谓亚东非由农业国进为工业国,必不能与群雄并峙於工战剧烈之秋。”国家—定要实现工业化,才能富强,他写了《劝蒲中同胞振兴实业韵语》的诗歌:“民国富强为要,图强致富为先……勤俭黄金之本,人定可以胜天。吾筹富蒲方针,富蒲首在制盐。次辟蒲东煤矿,次开蒲南铜山。一面力垦荒区,一面推广农田。一面讲求牧畜,一面研究桑蚕,一面提倡森林,一面扩充茶棉。劝工聘延哲匠,经商组织财团。在在谋其久远,事事策其万全。人人振兴实业,人人可握富源。”
他提倡植树,指出“树木能收秽恶,化洁清,山林蓊蔚.自致甘霖,绿荫宜人,疫疠不侵。”植树造林对环境保护,人的生态有很大的好处。反对“斧斤不时。山山悉空”。提出“增种有利之树,期以十年,大利必兴。”“种树即种金”。
民国五年(1916年),杨子元出版《女界天传奇》,歌颂世界历史上杰出的妇女,一是玄女《授(兵)书》;二是漂母《饭韩(信)》;三是木兰《戍边》;四是秦良玉《救种》;五是华盛顿母亲《宗孔》;六是《医院》,俄罗斯沙皇之妹亚历山大内亲王,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红十字医院给伤兵当看护;七是英国首相亚斯克夫人等《救国》,在伦敦召开女子救国大会;八是《合议》,英国女代表麦美伦,美国女代表亚丹,匈牙利女代表希文墨,意大利女代表嘉名等在海牙召开万国妇女大会,要求制止战争。
他写《阿芙蓉传奇》上(《金瓯铁笛》)下(《红箫绿绮》)册。用文艺作品宣传禁毒.他痛斥鸦片(阿芙蓉),“可恨它-灭种之祸胎。可痛他—灯半榻,误尽了好人才,可怜他红颜变作夜叉态……”。
民国八年(1919年)杨子元著《新西藏传奇》,由成都探源印刷局出版。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俄、日本窥伺西藏,妄图0中国。杨子元鉴严“楚歌四面,强邻耽耽。”“蒿日时艰”“现值环球多故之秋,……有强权,无公理。西藏虽五大民族(汉满蒙回藏)之一,土旷人稀.宗教腐败,民智固陋,株守宝山,逼近强邻,莽莽前途,危险万状。”为了维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开发建设西藏,他编成—部《新西藏传奇》,“为二十世纪后之少年西藏,留小小的纪念,筹大大的方针。”该书由五出(幕)组成戏剧。
楔子一出,由西藏赞普(松赞干布)英灵出场。介绍“汉藏通姻”,唐宋元明清以至民国,西藏都是中国领土。
第—出说矿,“西藏矿产,甲於全球。”赞美西藏“建瓴神州.屹立西天.是全世界第一最高原……是宝库,全球冠。”
第二出宗教。游拉萨布达拉宫“见云里楼台金碧飘”,见0喇嘛出巡,身穿黄袍(帝王象征),引甲士,拥銮仪,大搞封建排场。谴责说:“共和邦,偏见他-拥黄袍,真个是牛鬼蛇神胡天闹。”
又批评西藏:“迷信佛教……生子半为喇嘛,乃至藏中终身不娶者,居全部三分之一……生殖不繁,智识不进。”喇嘛庙乃是:“将—座梵王宫化作活地牢。虚掷一生,罔知人道。自诩逍遥,实寻苦恼。说甚不生不灭 空,眼见乌斯种,渐渐少。”
他指出“佛学起于印度……而佛先不能自庇其降生地,祗树雷音,早为鸯格鲁撒逊人种(英国人)饮马场。”极其沉痛指出:“天竺(印度)江山沦亡了,问五百修罗.谁将劫造?前车已覆.殷鉴非遥。佛不庇国怎庇教?再不改良呵,纵有金刚不坏身,空作-奴材料!”
杨子元相信科学,充满唯物主义精神,他说:“我一生儿怜才惜玉扶神皋(张衡《西京赋》“实惟地之奥区神皋。”此指祖国大地),只爱自由不信教,不念《法华经》,不宣阿弥(陀佛)号。方寸如来时一笑,万千世界莲花飘,还籍乡改良人种,雨暮云朝,造几个华盛顿把红羊劫销.种几个麦利来把铜驼泪扫!”
第三出昆仑。考察西藏阿里的冈底斯山。认为那就是古书上记载的昆仑,是轩辕黄帝、西王母所曾居住,大禹、周穆王曾游历,是中华民族发源地之一,自古是中国神圣领土。指出英国商人推销其商品,剥削亚洲人民,在印度进行殖民统治:“那英商啊,以商战吸民膏脂,-毒於刀匕。不信呵,试一读天竺(印度)史,恒山苍苍,主人已非。”
第四出纾策。赞美藏族姑娘善於歌舞(集曲牌):“庭院深深月当窗,好女儿,出队子。赛天香。鞓红踏歌西地锦,绿腰舞霓裳,似舞春风南浦垂杨。”
剧中一位藏族妇女说:“中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人民一律平等,载在《约法》虽然是汉满蒙回藏五个种族,其实皆黄帝子孙……我们-与汉人原是一家。”
书中为开发西藏、建设西藏献策:一是修铁路。“西藏版图,本我国固有之领土。西-民……与我有兄弟同胞密切之关系……今欲筹治藏政策,其入手第一方针.在先筑川藏铁道。……入藏大道有三,由陕西西宁府西行为北路,由.四川打箭炉西行为中路,由云南丽江府北行为南路。川藏铁道……为川藏之根本命脉所系……中路铁道告成,南北两路铁道,可相继奏功。”二是移民进藏。使汉人“与藏民交换智识.各师其长.各济其短。”“-所有物,一草一木,不许侵占。”搞好民族团结,奖励汉藏通婚。共同开发西藏“经之营之”,“化贫为富。”“民富则国富。”
三是开发矿业。此外“因地制宜”,“森林盛,则建设厂局以收储;牧畜饶,则振兴纺织以制造。”池盐“由国家设立模范公司”管理。“敷设铁路外,尤在先建设邮政、电报各局。”
在九十六年前,对西藏如此关切,写出文艺作品来宣传西藏是中国神圣领土,宣传汉藏一家,共同开发建设西藏,确是难能可贵的。
1919年,杨子元因病去世,年仅四十八岁。
相关推荐
最新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