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团队揭秘《金刚川》幕后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吴净净
《金刚川》上映四天破了4亿。这部被称为“今年最后的王炸”的影片,上映之后,因为特别的题材备受关注,也因为独特的叙事方式引发讨论。还有不少一直关注这部电影的影迷也在好奇,这部从拍摄到上映只用了三个月左右的大片,是如何打造的?近日,猛犸记者采访到这部电影的三位导演管虎、郭帆、路阳,听他们讲述这部电影的幕后故事。他们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前提下联合执导,分工协作,但最终汇聚融合为一个主题,就像聚融合为一个主题,就像郭帆说的“剧组有五千多人,我们拧成一股绳”。
三组分头行动
建了很多“群”,每天沟通进度
《金刚川》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拍摄。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志愿军在金城发动最后一场大型战役。“金刚川”指的是金刚山下的一条河,占据着重要地理位置,水流湍急、暗涌密布,行人与车辆,必须靠桥渡河,所以金刚川上的金刚桥,变成了连接战役前线与后方的生命线。电影讲述的就是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武力悬殊的困境下,抵挡住敌机的狂轰滥炸,以血肉之躯,在枪林弹雨中一次次补修桥梁的英雄壮举,最终成功保障了整个金城前线人员、物资、炮弹的运输。在历史上,那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面,敌方投下的炮弹有数千枚,可以想象到当时战况何其惨烈,修建的难度有多大,称得上是一个“奇迹”。
而要把这场战争奇迹搬上电影,拍摄起来难度也很大。今年3月立项,8月开拍,10月杀青,10月下旬上映,对于一部战争大片来说,《金刚川》的整个拍摄上映过程堪称是“中国速度”。管虎、路阳和郭帆三个导演分头行动,一边在辽宁丹东等地搭实景拍摄地面场景,一边在北京大棚里特效拍摄空军场景。与以往的抗美援朝的战争片不同,《金刚川》没有将镜头对准正面战场,管虎坦言,这也是他们做的创新之处,就是“把镜头瞄向正式主攻之外的地方,那些为主攻做的准备”。电影聚焦战争胜利前的战地一隅,围绕一座木桥,一个工兵连修桥,一个炮兵连掩护的局部激烈战斗,来折射战争的残酷,致敬那些英勇牺牲的先辈。电影分别从三个视角:修桥的志愿军工兵连、美军空军和志愿军防空高射炮兵呈现这个故事。这种叙事方式也引发了影迷的讨论,事实上三个导演用不一样的视角,呈现出一场战役的不同剖面,这也堪称一次电影工业的全新尝试。
对于这种合作方式,管虎直言对他们三人都是一个新鲜体验。三位导演各自发挥长处又高度融合:在《流浪地球》打造出中国顶级视效团队的郭帆导演,善用电影重工业流程,拍摄效率极高,负责“对手”这条线,是美国空军飞行员的视角,用震撼人心的特效技术和对敌人尊严的审视拷问来展现金刚川战役的悲壮,也是整部电影的“场面担当”;《绣春刀》中对人物状态具有精准把控力的路阳导演,对于画面的细腻处理,在电影中有一种侠骨柔情的延续,这次他负责李九霄饰演的新兵刘浩和邓超饰演的上级高福来这条线,包括江岸树林中的志愿军步兵行动以及爆炸场景;而拥有成熟战争片制作团队的管虎则平衡其间,以纪实感呈现战争场面及小人物的内心,这次负责直面桥梁的守卫者和建造者这条线,就是直面美军轰炸的炮兵张飞(张译饰)、关班长(吴京饰)和工兵连长闫瑞(魏晨饰)这组人物线。
三个导演三条线,如何完美汇合?不是拼盘式影片,用三个视角完成一个故事,对于导演们来说也有挑战。郭帆坦言拍这部电影“沟通成本会比别的影片要高很多,难点就在于我们每个人负责一个部分,但又有交互的部分。比如说我跟管虎导演那边是要上下兼顾的,飞机和那个高射炮之间是有冲突的,这个冲突就会涉及到我们两方都要有对方的镜头,如果有对方的镜头而一旦我们最初设计的视觉轴线、调度不一样的话,那就连不上了。”所以不管是前期拍摄还是后期制作,他们都要进行大量沟通,“要协调怎么让它能够对位,能够接在一起而且看着舒服,然后趋向统一。”
说到沟通,路阳透露他们主创团队有一个巨大的“群”,创作团队是三套班底,完成一部电影肯定要海量的沟通工作,所以他们有很多群,除了三个主创组的群,三个导演还有一个群,“我们每天要在群里面沟通很多事情,要随时保持联系。”有时候上山拍摄,现场没有信号,那收工之后就赶紧查看信息,“跟两位导演分享今天工作进度,再问一下我们有什么需要去配合的地方,会互相帮对方拍些空镜,拍一些主观镜头和环境,会问对方在这个景能帮你拍些什么东西。那个配合的感觉还是挺好的,我们很清晰的知道,我们是同一阵营的,我们要在这一个时间内去完成这样一件高难度的任务,就必须密切配合”。
三位导演各有风格,所以管虎除了自己负责的拍摄部分,还要把另外两位导演拍的部分捋顺,“我们都是顾及全局,把这个整体完成好,再施展个性,这个事我挺庆幸能遇到这二位的”。
特效尽量写实
开机前先进行了虚拟拍摄
看过电影的观众会知道,《金刚川》中有大量特效场面,天上的空战镜头,从天空俯视看到的地面部分镜头,都需要后期制作,像整座山、玉米地、树林、桥,以及过桥的部队战士,轰炸机投放燃烧弹后地面被炸的状态,如果用无人机航拍,速度和高度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所以基本都是数字特效完成。另外,修桥的战士、过河的战士、最后扛桥的战士,这些特效的类型交集比较多,都需要大量群集动画,所以那几个月里,特效团队也是每天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最终完成了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相对于《流浪地球》,郭帆介绍这次在特效方面的风格就是尽量写实。虽然技术层面没有新的尝试,但是流程上面有新变化,“要保完成、保质量,我们就想了一个方法,就是基于故事先花了四天时间把分镜全做出来,再花了四天时间虚拟拍摄。这是之前没有尝试过的,虚拟拍摄完之后我们又花了四天的时间去剪辑,总共花费12天的时间,我们把整个的动态预览完成了。虚拟拍摄的好处就是增加了动作捕捉、增加了表演,那么我们再去做这个剪辑的时候精准度会更高。”就是说,开机前,团队就把所有特效部分通过预演的方式拍了一遍。
这样明确任务量后,就可以把2600人规模的特效团队的工作细化明确,这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在10月23日如期上映,电影特效和剧组筹备工作其实是同步进行,最终,观众在银幕上看到的《金刚川》的特效,也是国内多家特效公司集体合力完成的作品。
与天气“交战”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在《金刚川》的发布会上,总制片人梁静曾提到,《金刚川》在拍摄时遇到了丹东罕见的台风和连续降雨的天气,整个剧组经历了至少三次台风和无数次的暴雨,制片团队特别辛苦。据说,在无法出工的情况下,整个剧组就先在酒店排练好,以便等天气好转就能更快的拍摄完成。梁静还提到,《金刚川》在丹东的主场地是在夯实后的三百多亩玉米地上,现场搭的桥经常被洪水冲垮,为此剧组人员常说,“我们不是来搭桥的,是来拍戏的”,“这正好与戏里一句话‘我们来打仗的,不是修桥的’契合”,郭帆也有同样的感受“在一个庞大的剧组,拍摄的过程,如同电影本身,也是一个造桥的过程。”
而在丹东拍摄的路阳导演,更是切身体会到这种“造桥”的艰难。“外景拍摄环境没有办法控制,想拍一个大晴天却下雨,想拍下雨却是大晴天,还有拍摄期间一直经历汛期、暴雨、台风,我们一直跟天气作战。”更难的是,他们又要在限定的时间内把戏拍好。他记得,拍志愿军战士们黄昏前过桥的场面时,现场动员了八百名演员,从早上两三点开始就给群众演员化妆,现场制片还布置了能容纳八百人吃饭的帐篷,还准备了各种避暑的药,加上排练走位,准备到下午两点半左右,结果那场戏还没拍,就过来一块云彩把太阳挡住了。原本是想拍出漂亮的黄昏气氛,结果云过了之后天就阴了……最终等到天黑那场戏也没拍成。
而天气之外还有诸多野外拍摄的难处。他们计划要在江的两岸拍摄,但是因为没有桥和道路,过不到江对面,“我们就要想办法,如何把人员和器材运到江对面,还要想如何去充电把灯光设备打亮的问题。这是一个大工程,我们有一个很强大的制片部门和移动部门,这两个部门就类似于是部队里面的工兵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他们要提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和规划工作。”
最终,这个5000多人的团队奇迹般的完成了这项任务。“其实从上个世纪初到现在,这一百多年来我们的国家经历了很多的苦难和困难,但是我们一直都很顽强的走过来了,而且也创造很多的奇迹,我想这个电影可能就是这种精神的一个缩影,无论面对任何的困难,我们都会不计代价的一往无前。”路阳说,他们也希望用电影的形式把这种精神传递下去。
爆料、维权、寻找、求助,请拨打东方今报新闻热线16603712315、(0371)65830000,欢迎您随时向我们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