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都高新股”中,我们看到了一些有趣的现实
2022年元旦,在成都高新区大魔方,罗振宇如期举行跨年演讲。
当他提及演讲举办城市——成都近年来的高速发展,用“大量的创新企业,在这儿呼呼地长”来形容这里企业的发展态势,演讲大屏幕上同步浮出一个个让人耳熟的企业名,其中不少正是来自成都高新区。
▲罗振宇跨年演讲现场
回望2021,这些企业不仅为城市带来了更多活力,更留下了诸多让人铭记的时刻。
12月6日,上午九时三十分,天府五街的菁蓉汇如往常一样,上班的行人手握咖啡行色匆匆,广场前的吉泰路车辆如织。
▲天府五街
但对于成都而言,这一天并不普通。
随着一声钟响从菁蓉汇大楼的深交所中国西部基地传出,宣告来自成都高新区的企业------四川观想科技正式登陆创业板。
这标志着,成都A股上市公司成功突破100家大关,成为中国第10个来到“百家上市企业俱乐部”的城市。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成都2021年新增A股上市企业数量再创新高,达到了14家,此外港股上市4家。
2021年,也成为了成都历史上,新增A股上市企业爆发最猛的一年。
在这背后,还有一个让人无法忽略的数据:上述18家上市企业中,有11家均来自成都高新区:
截至2021年,在成都128家上市企业中,“成都高新股”有48家,占比近4成。
截止到目前,成都高新区上市及过会企业总数已达55家,其中科创板上市及过会9家。
在国内国际资本市场深刻变革的当下,这些“成都高新股”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优异表现,充分显示了成都高新区上市企业仍将中流击水,破浪前行。
而在回顾了这些近年来,不断涌出的“成都高新股”之后,我们还发现了不少有趣的事实。
成都高新区近年来的上市及过会企业,从细分行业看,大量集中在生物医药、智能科技等新兴领域。那些在此领域逐年上市的“成都高新股”,是成都高新区践行“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最佳见证。
▲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
2019年,坐落于成都天府软件园E区的鲁大师,成功登陆港交所主板。上市首日,即上涨218%。
作为国内最早的免费硬件评测工具,鲁大师的“跑分”功能,即对电脑或手机等智能硬件进行性能评测的数据,在中国的个人电脑硬件市场,可谓是硬通货。
如今,这家在成都高新区创办、上市的企业,已是中国最大的个人电脑及智能手机硬件和系统评测及监控解决方案供应商。
曾两次进入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榜单的天箭科技,聚焦于高波段、大功率固态微波的前端研发及生产,以弹载固态发射机、新型相控阵天线及其他固态发射机等产品为代表,是国防科技领域自主创新、原始创新的代表企业。
2021年上市的纵横股份与极米科技,则分别深耕于工业智能无人机与智能家用投影两条赛道,同样将自主创新科技,融入产品,并投入市场。
▲极米亮相BEYOND 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
▲纵横大鹏CW-40无人机展览
在生物医药这个长期赛道,“成都高新股”的表现更为亮眼。
成都先导、苑东生物、欧林生物、三叶草生物、康诺亚生物……2020年以来,成都已有9家生物医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其中5家来自成都高新区。
不管是成都先导,以DEL技术建造起企业在世界新药研发创新环节的技术壁垒;还是苑东生物,走出高端仿制药到创新药的进阶之路;或者康诺亚生物,专注于研究创新单克隆抗体药物和其它治疗性蛋白药物研发……
这些明星生物医药企业,让成都高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自2017年起连续四年跑出近20%的增长速度。
▲天府国际生物城
根据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近期发布的数据,成都高新区稳居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第四名,与苏州工业园区、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位列第一方阵,已是中国四大生物医药园区之一。
诚然,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的技术发展,并非一朝一夕、轻而易举,但也正是瞄准未来5到10年全球产业变革黄金期的长远眼光,让我们看到了成都高新区抢抓机遇,厚积薄发的决心。
在“成都高新股”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数量,让人难以忽视。
根据来自国家工信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成都上市“小巨人”企业数量,已经位居全国第五。
▲上市“小巨人”企业数量前十城市
这些“小巨人”们,与专业化技术为伍,以追求创新、追求极致的产品,为市场提供特色化的产品或服务,是产业细分领域的巨人,甚至龙头。它们占据着成都高新区上市企业群中基石位置。
它们或许并不掌握整条产业链,但在产业链中必不可缺;它们或许体量并不庞大,但在行业地位居于核心。
在后巨头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多表现在是否能把产品做到极致、做到引领行业。成都高新区,尤为擅长在上述赛道上,发掘、培育那些单打冠军、细分高手、小型巨人。
比如,很少有人知道,全球最大的“粘结钕铁硼磁体”生产商来自中国,更加确切一点,是一家来自成都高新西区名为银河磁体的公司。
▲银河磁体
粘结钕铁硼磁体,是永磁体中的‘小众’产品,但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手机震动、空调出风、汽车座椅、扫地机器人等等,只要是需要微小型电机驱动的产品,都离不开粘结钕铁硼磁体。
▲用到粘结钕铁硼磁体的工业品
尽管在1993年,银河磁体创业之初,前有日本大同电子、上海爱普生两家“豪门”拦路,身边有韩国磁化电子、日本TDK等一批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挤压,但这家成都高新区的企业,以更精细的产品、更高效的生产赢得了市场。
▲银河磁体的生产线
而如今,银河磁体已在“全球最大制造商”的交椅上坐了整整10年。近年来,银河磁体的产量,一度在全球占比超过五分之一。
而像银河磁体这样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都高新区已培育了40家,企业总量占成都市比重37.3%、四川省比重19.3%,居全省、全市第一。
它们的声名,早已传播到各自行业的每个角落:
迈克生物,是国内首批建立酶学参考实验室的体外诊断产品生产企业;
纵横股份,是国内领先的工业无人机系统提供商和服务商;
极米科技,是国内投影设备行业龙头企业;
欧林生物,是国内人用疫苗领域领先企业;
苑东生物,是国内麻醉镇痛、心脑血管领域领先企业;
成都先导,是全球领先的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药物发现服务商;
迅游科技,是国内网游加速服务行业龙头企业;
天微电子,是国内军工整机/总体单位的一级配套商;
在这每一个企业名字背后,都是一段激荡人心的创业故事,而如今成为行业龙头的它们,又正引领着成都高新区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1988年,成都传感换能技术研究所的“石油采油井高场强永磁防蜡器实用新型专利”,注册成功,是成都高新区第一件授权专利。
▲成都高新区第一件授权专利
次年,成都高新区迎来了自己的第一家孵化器——成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这也是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准的,第一批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其中之一。
▲成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有效发明专利数量,无疑是一个区域创新策源能力、产业创新能力的最佳展示,也是衡量区域科研产出质量和市场应用水平的综合指标。
截至2021年11月,成都高新区新增授权专利17217件,其中发明专利5690件。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总共累积的有效发明专利已达25027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86件,居于全国前列。
如此可观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则来源于成都高新区充沛的人才储备,大量创新平台、孵化器的搭建,以及对专利保护极其重视的基础环境。
▲成都天府软件园
在2021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新增的高层次"四派"(学院派、海归派、创客派、蓉归派)创业人才达259人,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国家级孵化器1个,以此为基础,高技术制造业同样有着亮眼表现,203家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增长24.9%。
而早在2016年,成都高新区法院便将知识产权巡回法庭“搬”进了成都高新区菁蓉汇,对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对侵权案件进行公开审理,避免企业因维权意识薄弱、诉讼能力不足而在合作中陷于被动。
有附近企业的负责人笑称,“这帮我们省了好多法律咨询费”。
坐落于成都高新南区的天府新谷,是全国第一家国家级民营孵化器,它见证了无数成都高新区的专利诞生、企业上市。
▲天府新谷
而纵观如今的成都高新区,不管是高新西区、高新南区,还是天府国际生物城、未来科技城,各类人才总量达70万人,拥有的国家级创新平台达45个,国家级孵化器更是有17个之多。
每到傍晚,在各个孵化器大楼灯火通明的背后,都是一团熊熊燃烧的创新之火。
成都高新区无愧为是一个将“创新”融入成长基因的区域。在成都高新区不断致力于科技创新、创新企业壮大的30余年里,金融领域的创新探索,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金融创新,让技术创新成果融入资本市场,抵达更大的市场,做强“创新”的“分母”,这无疑是“高新速度”得以实现的催化剂和杠杆之一。
成都高新区为企业准备的上市土壤尤为肥沃,不断扶持、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让他们从“苗”到“树”,构建起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之“林”。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与创新的故事,一直在绵延生发,从未停止。
▲天府国际生物城
“我们几乎是与成都高新区一同‘起步’的。”成都普天电缆相关负责人回忆,在成都高新区建区之初,企业自身财政实力并不雄厚,但在规划用地、税收、企业服务等方面,成都高新区的支持,给成都普天电缆解了燃眉之急,“这些雪中送炭,强过企业进入发展期的锦上添花。”
▲成都普天电缆
当1993年,成都普天电缆刚拿到上市指标,该公司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铜缆制造商及第三大光缆制造商。1994年,当国内众多企业苦于谋求沪深交易所上市时,成都普天电缆“破天荒”地成为四川省早期赴港上市企业,在中国资本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时,演绎了一段中国西部金融界的传奇故事。
▲普天电缆所在的高新西区
而在这传奇背后,是成都高新区注重资本市场运行逻辑、扶持企业上市的“试水”之举。
2020年,随着新三板西南基地在成都揭牌,成都成为西部唯一同时拥有上交所、深交所、全国股转公司三大交易场所区域服务基地的城市。
其中上交所、深交所西部基地就都在成都高新区,这样的条件,让不少成都高新企业,享受到了“家门口就能上市”的便利。
▲位于成都高新区的上交所、深交所西部基地
在成都高新区看来,政府扶持区内企业上市,即是“树”与“土”的关系,树木的茁壮成长需要沃土支撑,一方水土营养富集,新苗定成参天大树。受益于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肥沃土壤的滋养,越来越多的上市新苗在资本市场扎根。
出台优惠政策,提供资金扶持,提供各类咨询甚至上门服务……更让不少“成都高新股”的创始人,在记忆翻涌之时,心中泛起温暖。
▲成都高新西区的人才公寓
远到普天电缆、海特高新、四川路桥、通威股份、运达科技……近至成都先导、极米科技的上市历程,都离不开成都高新区在背后的默默支持。
极米科技在创业初期,成都高新区甚至将税务局办事人员派遣到公司,当面办理电子发票业务,真正做到了为企业服务。
▲极米投影仪的产品展示
除了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实施办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成都高新区还通过“蓉漂”人才计划,为成都先导成功招引多名核心技术人才,助力先导的多个科研项目获得专项支持,这着实在上市之路上,助推了成都先导一把。
▲天府国际生物城
在资本市场中,每一棵企业“大树”的长成,都绝非运气;每一朵独角兽“浪花”的翻涌,都不是偶然,它们脚下的土壤,它们身后的海洋,为它们汇聚着源源不断的营养与能量。
未来,成都高新区的上市企业,定将以更活跃的姿态登上中国乃至世界资本市场的舞台;更多成都高新区的创新企业,在这片创新沃土上“呼呼地长”。
—END—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