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貌焦虑”背后 不完美才是广阔的美
——本文系红网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赵薇导演新作《听见她说》第一集《魔镜》上线,该集以一个自卑女孩的内心独白出发,探讨当代年轻女性普遍存在的“容貌焦虑”,引发观众广泛共鸣。
剧中齐溪扮演的女孩是一个热衷化妆与自拍的“朋友圈集赞狂魔”,但外表艳丽的她却一直隐藏着自己脆弱敏感的内心。“一定得是有胸有屁股还得瘦吗?”“是谁定义了美的标准,这样的标准又是为谁定义的?”“你到底在取悦谁?为什么活得如此卑微?”“到底是自信的女孩最漂亮还是漂亮的女孩最自信?”一连串“灵魂拷问”折磨着女孩,也叩击着屏幕前观众的内心。
“容貌焦虑”的产生扎根于浮躁功利的社会环境,生长于个体过度的标准化自我追求,是外在压力与内在束缚的共生产物。
今年开春,“BM风”大行其道。这个只有s码和xs码的品牌主打“短、紧、露”的穿衣风格,对女生身材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实际上,BM品牌设立的初衷是为小个子女生充实衣柜,但满大街的紧身露脐上衣和包臀短格裙却让越来越多的女生为其减肥甚至节食。一时间,“‘BM风’是美丽标尺还是焦虑制造机”的质疑甚嚣尘上。其实,不仅是“BM风”,此前风靡一时的“锁骨放硬币”“A4腰”“筷子腿”等也在不停地为女性审美施压。在不成文的“标准”里,XXL码被大润发商场公开叫做“稀巴烂”,沾染道德污点的“半藏森林”被捧为竞相模仿的茶艺妆网红,“白幼瘦”逐渐取代“网红脸”成为当下的颜值参考线。热点、营销、噱头,在追逐商业价值的同时也在无意中塑造了社会的审美,将女性置于不合理的评判框架中。层出不穷的新标准使得审美框架越来越小,结果是越来越多的女性被排斥在这一所谓的主流审美之外。
而女性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迎合这种标准,为别人眼中的审美而努力改变自己。过度的自我施压不仅不会助力自我成就,反而容易使自信心在一次次的挫败中被消磨。就像《魔镜》中台词所说,“我定义了标准,标准为我而定义,我亲手做了一个套子然后钻进去成了那个作茧自缚的人。”女性向往更好的自己本无可厚非,但一定要是按照“白幼瘦”的标准而奋斗吗?千篇一律的容貌和身材是唯一的方向吗?
美是广阔的,广阔到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它也是包容的,包容着每一种独特。莱昂纳德·科恩曾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每一点不完美都有存在的价值,人因优点而闪光,也因缺点而独特。“我能坚持我的不完美,它是我生命的本质”,法朗士如是说。人生来便是不完美的,不完美成就了独一无二的自己,自己也应学会接纳不完美。
此外,美的评判是多元的,也是丰富的。美不只是容貌与身材的专有物,也是气质、才华与品德等的形容词。叶嘉莹“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美;抗疫女医护工作者临危不惧上演“逆行”,也是美。美不该被束缚,也不该被定义。美是广阔的,属于每一位女性,也属于每一个人。
文/王昭馨(广西大学)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