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峰 因为像我们这样的人 生来彷徨
上不了头条的汪峰错失了多上将要上头条的机会。离婚被天后夺走了头条,向爱人章子怡表白又遭遇歌迷调侃恒大夺冠,一瞬间有消失在了渺渺娱乐圈里,只是调侃声音一直不断。
汪峰
在某四线城市的小杂货铺,看到守铺子的中年女人入迷地听汪峰的《我如此爱你》,怀疑某种类似爱的情绪在一些人身上是不是永远不会过去,怀疑时间只是让更多人物理性地老去,而不必发生内在的改变,就像汪峰歌词里持续用到的“迷惘”、“永恒”等等词语,包括他体验和表达的方式会注定一直缺少变化的存在。
能被一首歌打动没什么不好,即使在一些人看来这只是直白的情感投射,一种低俗哀恸。高中语文老师文风的歌词、街道版文青的迷惘感加技术男勤勉励志的气质,让汪峰在一个本来就够大的市场很容易就散点击中不同类型的歌迷,如果寄望维持这个大的市场,这些歌就只能是一种均质化的表达。
反复地均质表达容易让人沉迷。汪峰在沉迷于自我表达时,有一种盲人的神情,也许是造型问题,眼距太窄、镜框太低带来的偶然印象,也许是真入迷,无视所有,刻苦、投入得让人吃惊。“不应该啊?”上海演唱会现场听过那八分钟告白的老歌迷说,“现场多半是戏谑的反应,估计不是他要的效果。”
汪峰大概还没明白自己怎么就成了个笑话。要相信那八分钟表白白出自于真诚不难,但真而自认的美好怎么就成了戏谑的效果?对一个在虚拟现场与实在界现场交错生活的人来说,认知与模式转换永远是个职业问题,舞台的中心,煽一下就爆的情绪共同体内部,什么是恰当的自燃点?个人表达是一回事,在什么范围内表达和用什么方式表达是另一回事。当你选择被更广泛的注意和讨论时,就意味着交出同等的被嘲讽和谩骂的机会,这就是你选择的——一个相互消费的市场。艺人消费粉丝就得同时作好准备被选择性消费,越想不明白就会越悲情,死循环。越想真挚越悲情,越想逆转越会是个笑话,离那个靠一首毫无花边信息背景就能打动人的歌的状态越远,有一天他会怀念。
入行19年、发行9张专辑,汪峰用作品塑造着勤勉踏实的形象。在采访中他也说:“那是因为勤于创作之后,可以把平庸的表达、平庸的事物变得有意思。创作的奥妙和乐趣就在那里。”也许,再没有比勤勉踏实更能粉饰才华稀缺的现实了,也再没有比排比句更显勤勉的句式,反复堆砌、推动,简单地循环,但这已不是一个能把一次演讲当作个事件来对待的世界了,汪峰应该想象能活在战后的法国,排比句这种情绪浓度高而内容空洞的句式的力度还没被絮絮叨叨、一切情绪不过是其他情绪的复制的微博消耗,作业本和延参法师已经在去年让大伙儿看清了排比句的乏力。
“表演”或“漂白”大概最容易让人上瘾的事。今天汪峰发新歌,章子怡微博转发力挺,一系列密集变化的事端让人分不清是表演还是去表演化的反向迎合,就像汪峰分不清舞台和生活的边界,爆发、扩散、混淆使人干脆放弃分辨,任其发挥,刺激、交换,这就是现在的世界。
汪峰的事情在人们的眼中俨然已经成了笑柄,但是汪峰却不懂为何人们会如此调侃他。汪峰新歌或许也是对自己生活的真实写照:因为像我们这样的人,生来彷徨。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