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陈萨登星海舞台,石倚洁:唱艺术歌曲如同“走钢丝”
快讯1月11日晚,“石倚洁×陈萨 中国艺术歌曲音乐会”在星海音乐厅上演。这一声乐与钢琴的“顶配”组合,吸引了大批乐迷与声乐学生前往观看,当晚石倚洁每曲唱毕,台下即爆发热烈掌声,两名艺术家亦三度返场回馈观众。不少观众都表示,“印象里这是近期广州气氛最热烈的声乐演出”。
西方经典歌剧是石倚洁为人熟知的“看家本领”,但对于这名活跃于世界舞台的男高音来说,中国艺术歌曲的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去年11月,石倚洁携手陈萨发行了《中国艺术歌曲》专辑,在此次演出前一晚,两人难得出席见面会,与广州乐迷、音乐学生们分享专辑与演出的背后故事。
石倚洁出席广州见面会。星海音乐厅供图
石倚洁:
用声音在舞台上描绘诗画
谈起录制《中国艺术歌曲》的初衷,石倚洁透露,2020年演出按下暂停键,让自己有了录音的空档,当时他列出了三套录音曲目,“一套是托斯蒂的艺术歌曲,一套是意大利作曲家如罗西尼、贝尔蒂尼等的艺术歌曲,还有就是中国艺术歌曲。”在查阅资料的时候,石倚洁就发现,国外艺术歌曲资料丰富、版本众多,而中国艺术歌曲的资料却非常少,“尤其是男高音版本录音很少,我就照着谱子一首首学,学完后把觉得好听的记下来,才有了这次的歌单。”
专辑《中国艺术歌曲》中主要选择的是20世纪代表早期中国学院派古典风格的作曲家。除了那些经久不衰的经典,如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她》,专辑还挖掘了多首不为人所知、所唱的作品,如黄永熙的《斯人何在》等。此外,在本次音乐会下半场,石倚洁则选择以古诗词作品为主,如黎英海作曲的《枫桥夜泊》、赵季平的《静夜思》等,试图给观众展现优秀中国声乐艺术作品的大体面貌。
相比在歌剧舞台“19个HighC"的演出,石倚洁表示,咏叹调通常是歌剧故事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情绪的宣泄,而艺术歌曲则更富有色彩,“像诗画一般,如何把它展现在观众面前,需要用更丰富的音色,有更多的表达方式。”
他认为:“唱艺术歌曲的时候就像在走钢丝,很容易一不小心踩空一脚,留下瑕疵。如果说唱歌剧咏叹调就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挂着120码飞驰,唱艺术歌曲则像是骑着自行车花5分钟才走完10米路程,全靠控制力。”
除此之外,艺术歌曲的演唱还需要有人生阅历、对文学作品理解能力的积累。“比如下半场的《静夜思》,只有短短四句,但你要是看过《李白传》,就能感受到他为何写出这样一首诗。这次我唱了四段,试图通过不同音色,把李白这一生在一首歌里表达出来。”
陈萨与石倚洁“强强联手”。星海音乐厅供图
陈萨:
呈现“少即是多”的美感
此次演出的一大亮点还在于石倚洁与著名钢琴家陈萨的合作。见面会上,石倚洁透露是通过共同的朋友牵线,促成了这次琴歌和鸣。两人亦不约而同表示,在艺术歌曲里,钢琴和声乐并非伴奏和演唱的关系,而是合奏关系。陈萨说:“合作之前也曾有顾虑,钢琴在当中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和内容去承载、展开,合作之后这种顾虑就完全没有了。当然,每一首作品中钢琴的比例、和声音的互动与融合程度是不一样的,这也是非常有趣的地方。”
陈萨表示:“Less is more(少即是多),艺术歌曲是一种更精炼的形式,它用更少的音符营造和勾勒画面,这需要更细致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让音乐的价值得到体现。”她举例在《听雨》中,钢琴模仿的是雨声,要用有意境的音色去启发大家对场景的想象;在《枫桥夜泊》中,则有类似模拟其他乐器的做法,用一个乐器去完成交响化的效果。“中国艺术歌曲的整体气质是非常轻盈、通透的,但是非常细腻和有感情,这是属于东方美的特质。”
石倚洁还透露,与陈萨的合作才刚开始,“希望《中国艺术歌曲》之后还会有第二辑、第三辑,第二辑会偏向古诗词为主,第三偏向近现代艺术歌曲,希望能把曲目弄得更全一些。”
相关链接:
几岁学声乐合适?石倚洁这么说
当下学习声乐、器乐的孩子越来越多,今年广东省音乐术科统考考生更突破了一万人,当天见面会,也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往。有家长咨询孩子学声乐的最佳时间,石倚洁的建议是在换声期之后(十五、十六岁)。“如果小时候想学唱歌,应该运用科学的唱歌方法,避免过早地去接触一些音太高的曲子,同时建议从小学习一门乐器,提高识谱、音准等各方面的音乐素养,这对之后学习声乐会很有帮助。”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