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 变有钱的两种特质,你有吗?5分钟就能学会
文/任紫陌
有没有人跟我一样,看完《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后没看懂,又回头找来小说阅读的?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被“封神”时,我还只是一个孩子。第一次观看此片,是在大学的英语课上。
犹记得影片放完,帘幕被拉开的一刹那,阳光穿过玻璃,刺得我睁不开眼睛。略带倦意的眼皮,正要顺势闭上时,英语老师闹铃式的点名,吓得我一抖,这才从半梦半醒,回到了现实。
“谈一谈,你对这部影片的看法吧?”
“富人无论身在何处,都有钱!”我像只受惊的鸟,来不及思考脱口而出。
老师示意我坐下,转而正视前方,将刚才的问题,又留给了全班同学。
由于每次看英文电影,我都会被台词耗费精力,以至于根本没有余力去思考剧情背后的内涵。所以,为了能漂亮地回答老师的问题,我便在网上找到了原著小说。
《肖申克的救赎》是美国作家斯蒂芬·金的中篇小说,以肖申克监狱为背景,围绕银行家安迪、瑞德、诺顿等人,探讨了人性、秩序、希望、自由等话题。
安迪为了能离开“高墙”,花了19年的时间,在牢房里刨坑。这份毅力与决心,足以成就他做任何事。而事实上,安迪在入狱前,也确实是人生赢家。他不仅很有钱,还住豪宅、开豪车、娶美女,令人羡慕。
起初,我以为安迪能跻身富人的行列,是因为命好。多年后,再次阅读这部小说时,才发现:原来不惧、不弃,才是安迪成为富人的关键所在。
1.身无分文的安迪,凭借不惧、不弃,不仅重获财富,还实现了救赎
来到肖申克监狱之前,安迪是个银行家。妥妥的社会精英,有才有貌又有钱。但这样的人生赢家配置,却被诬告成了杀害妻子及其情人的凶手。从撞见妻子外遇的崩塌,到沦为阶下囚,安迪的人生断崖式坠落。
法庭上,无论是律师、法官,还是陪审团,没有人相信他是无辜的。大家都认为他罪大恶极,于是被判无期徒刑,“不负众望”地关进了肖申克监狱。高墙内的生活最令人窒息的就是没有自由。
像安迪这样的死囚,本该与“自由”没什么关系了。但他却从没忘记过高墙外的蓝天,从入狱的第一天,安迪就在秘密谋划着自己的出逃。
因为他的内心始终是“富有”的,所以一个梦想、一把小石锤,就能支撑他用19年的时间,为自己挖出一条“自由”之路。这样的情节设置虽然过于戏剧,但在这件事的背后,却让我们看到了安迪不惧强权、跳出“体制”的决心。而也正是源于这样的决心,他才能与众不同的成为“富人”。
肖申克监狱象征着一种“体制”,而典狱长、狱警等人则代表了一种“强权”。面对“体制”与“强权”,其他人的做法是安于现状,比如老布鲁克。
但他却毅然要做这里的“异类”:他公然与强迫他的“三姐妹”作对;一边帮典狱长牟利,一边又搜集告发他的证据;为了得到州议会的修建款,6年来坚持每周给州议会写信。
在安迪的身上,有一股坚持不懈的力量,而这份力量的背后,既是他对“强权”的不畏惧,也是他对初心的坚守。不论处于任何境地,像老布鲁克这样的穷人,只会听天由命;而安迪这样的人,则想要牢牢掌握命运。
在坚守初心的过程中,安迪不仅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也救赎了他的狱友们。而这也正是“肖申克救赎”的寓意所在。
罪是救赎的前提,每一个进肖申克监狱的人都有罪。难得的是,汤米因为安迪的救赎,不仅考取了中学文凭,还有勇气说出了安迪被冤枉的真相;瑞德因为安迪的救赎,不仅对高墙外的生活燃起了希望,还拿到了假释,如愿走出了“高墙”;安迪自己则因救赎,而意识到了自己对妻子、和家庭的忽视。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富人也好、穷人也罢,如果你把一切都寄托在“命运”上,那你终其一生都走不出“高墙”。
2.讽刺的叙事手法,既直击了霸道的强权,也强调了安迪的不惧、不弃
“讽刺”是文艺创作中的表现手法之一,用讥刺或嘲讽的笔法,描写社会生活中的种种,更有助于读者对作者故事的理解。在《肖申克的救赎》这部小说中,斯蒂芬·金就将“讽刺”贯穿了始终,而这些或正面、或侧面的讽刺,也恰恰直击了霸道的强权、及社会的阴暗。
难得的是,面对强权、和阴暗,安迪并没有妥协,他与恶势力斗智斗勇,并最终取得了胜利,迎来了新的人生。
典狱长诺顿是虔诚的基督教教徒,他手持《圣经》,美其名曰地带领大家走向“光明”,却为了一己私欲,一路狂奔进深不见底的黑色巢穴。诺顿冠冕堂皇的理由、“正义、光明”的形象,和谋取私利的霸道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侧面讽刺了体制的漏洞、社会的阴暗,和强权的霸道。
这样的一群人却对安迪另眼相看,因为安迪可以帮助诺顿、海利等人”洗·黑·钱“。至此,在这里再没有人敢欺负安迪了,然而他却并没有与“强权”、“体制”同流合污。他始终保持着惊醒,与诺顿谈条件、向海利为狱友争取啤酒。
在安迪看来,卑微从来不是他的底色,不惧才是。
杀人案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安迪就被判有罪,是一种正面的讽刺。没有人在意安迪的死活,也没有人认真倾听他的解释。“掌权者”的霸道,注定了安迪会遭受不公的对待。警察、律师、法官本该是正义的代表,却不讲证据、不问青红皂白。这样的安排看似荒诞,实则讽刺了强权的霸道。
当安迪与他们的实力悬殊时,安迪没有硬碰硬,他卧薪尝胆地在等待机会,从未放弃过希望。直到他如愿爬出了“牢笼”,赢得了新的生命。
3.不惧强权、不弃希望,富人在哪里都富有
肖申克监狱是一个巨大的“体制”,有些人如老布鲁克一般,没有追求和希望,犹如行尸走肉般苟活于世。所以,他只能做个穷人,碌碌无为,即便拿到了好牌,也打不出个王炸。而有些人则活成了安迪,他不被“体制”麻木、不被“强权”吓倒、不被周围人同化。
无论身处何地,都能逆风翻盘。安迪逃离“高墙”后,以斯蒂文的新身份,提走了诺顿等人的“黑·钱”,并将诺顿等人罪证交给了有关部门。而他则拥有了崭新的人生。虽然这样的做法,细想之下漏洞连连。但他不惧强权、不弃希望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学习。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肖申克监狱还代表着一种“阻力”,将你与目标,牢牢割裂开。
在与阻力的对抗过程中,布鲁克、诺顿之流,看似“安然无恙”,实则失去了灵魂;而安迪这种不惧强权、不弃希望的人,则成了自己的大英雄。
在这样的背景下,鼓励美国人以自我为中心、依靠自身顽强意志,去实现梦想,成了一种潮流。
虽然不如《我不是药神》中程勇那般舍己为人,却也在本质上,实现了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延伸。事实上,像安迪身上这种不惧强权、不弃希望的特质,才是他成为“富人”的关键所在。
人生在世,历经磨难,要有如贾平凹所说的不惧:“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
也要有如爱迪生所说的不弃:“我们最大的弱点在于放弃。成功的必然之路就是不断的重来一次。”
很多人常常抱怨命运不公,却忽略了主动性,才是贫富的关键。安迪从人生赢家沦为阶下囚,实属悲惨,但他却不认同这样的安排,凭借自己的不惧与不弃,再次翻盘。
我想,每个人心中,应该都有一个“富人”梦,只不过有些人把它实现了,而有些人则把当作了梦而已。读懂安迪,或许你离“富人”就更近了一步。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