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比聂隐娘任性多了
在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要说最火的是哪部,没有能比得上亚历山大-索科洛夫的《德军占领的卢浮宫》了。前几天刚到威尼斯时探访电影宫遇上了五星级帅气的美国小哥,在资料室里看到这部电影的画册,马上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哇”了一声,上前抢了一本,除了画册封面和内文剧照精致、漂亮得诱惑人以外,他和小编我一样今年最期待的电影就是它,就是它。
果不其然,当地时间19:30才开始放映,19点影厅外就排起了长队,冷清开幕的电影节终于有了一些节日的氛围,人头攒动,盛况空前(希望始终保持这样到闭幕)。小编走进影厅发现前半场的座位基本全部坐满,幸好在后半场找到一个靠中间的座坐下。影片全长87分钟,稍微有些催眠,且因为非英文的念白里信息含量巨大,只能死盯着英文字幕,排除掉意文字幕的干扰才能继续看下去,实在是累眼累脑。当然,即便催眠和晦涩,如果对艺术有足够的热情,这部电影还是足够吸引观众看下去。电影结束,全场奉上两次掌声,小编激动得打开微博,把喜欢这部电影的心情分享了出去。
这是一部非常深刻地电影,小编英语水平也有限,有些地方非常难理解,大脑里装了几箩筐疑问,写影评实在难下笔,容易暴露自己知识量有限的短板,那么姑且就把小编get到的点一二三四五逐条列出来,以供参考。
1、念白。《德军占领的卢浮宫》的风格多少让我想起去年戛纳电影节戈达尔的新作《再见语言》,但前者明显比后者更有逻辑更有条理。整部电影基本以旁白为主,从头到尾几乎没停,旁白中的信息量可以用巨大形容,有不少历史背景和政治的讲述,有艺术作品的介绍,也有大量的充满隐喻的遣词排句。
2、旁白人物名叫亚历山大,小编基本可以判断,“他”就是导演自己。导演本人是一位艺术品收藏家,博物馆这样的地方对他来说算得上是主场。整个电影里,导演坐在电脑前,只有几个背影镜头,一直未露脸,所有的画面和故事都由电脑屏幕呈现出来的。
3、这是一种高级玩法。不仅是导演,摄影师也与电影中的人物有几场互动。剧组在创造艺术作品,创作过程却又置身于艺术作品中,给予观众的观感妙不可言。
4、画面。流动的高级版PPT演示文稿,绝无讽刺之意,跟《小时代》还是天壤之别的。画面内容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最多的是艺术品展示,通过镜头展示一些卢浮宫无与伦比的艺术作品;大量的二战影像资料,比如你会看到希特勒和一些纳粹帅军官,以及一些德军的照片、视频、文档资料;后期拍摄的伪影像资料,并不是所有的二战影像资料都是真实的,其中颇有一部分是拍摄素材,后期加上年代的质感,在这些伪影像资料里,人物会跟电脑前的导演互动;行为艺术表演,还是有一些演员表演情节的,只不过这些情节夹杂其中更像是精心设计的行为艺术。
5、最重要的是这些艺术作品不单纯是展示,导演把它们有序的排列起来,像是一个流畅的故事。用艺术作品当主角讲故事,没见过吧?
6、行为艺术是怎样的?小编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就有一位演员穿着法国中世纪贵族衣装指着卢浮宫内拿破仑骑马和拿破仑加冕的油画说:its me!没错,他似乎就是在扮演拿破仑。电影最后,他和一个女子站在蒙娜丽莎油画面前,二人之间的对话是这样:
男子:(指着蒙娜丽莎)It’s me!
美女:Freedom!Equality!Brotherhood!
男子:It’s me!
美女:Freedom!Equality!Brotherhood!
男子:With out me,there is nothing!
美女:Freedom!Equality!Brotherhood!
7、还有一个让小编印象深刻的场面。一位角色站在木乃伊玻璃柜前,用手敲打玻璃罩,此时镜头的特写给予木乃伊的头部,持续了至少10秒。
8、电影的基本脉络就是:艺术作品展示+旧影像资料+艺术品展示+行为艺术+艺术品展示……我们在这条脉络中就能看出导演的主旨和用意:为了探讨艺术和政治之间的关系。导演如此匠心独运,就好似艺术和政治之间发生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对战。
9、为什么说这是高级版的PPT演示?因为在流动的影像里,我们能看到很多潜在的剧情和情节。比如:一位角色走在卢浮宫的大厅中,他喃喃自语,“这里的政府都变了,我们为何还要为它工作”,“嗯,为它工作。”听到这些话,我们当然能感受到这个角色的心理变化,他在卢浮宫工作,但因为纳粹的占领他已经不想继续,可是转念一想,不管政府是谁,难道为艺术献身不才是这份工作的核心价值吗,与政府是谁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位角色刚说完这些话,就看到一幅油画,油画里的人物翘着食指注视着他。
10、为什么这样的一部“解说视频”还可以算作电影?因为,在这部作品里,作为观众,我们能明显地梳理出叙事的主线,并还有支线辅助主线扣题。比如,电影从开始,并不只是导演的旁白。他还会和一位在船上的名叫kirt的船员通话,信号时断时续,二人的通话分成了四部分。在小编看来这只船象征着卢浮宫和艺术,大海的波涛则是政治的暗影,第一部分,船只行走在大海里,第二部分船只遭遇困境;第三部分,船只进水;第四部分,船倾覆,被水淹没。这充分阐释了艺术和政治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关系。它就像整部电影的点睛之笔,一切都变得生动起来。
11、电影从头到尾的这些油画、雕塑、历史资料,都让人时时刻刻产生拿出笔作笔记的冲动。每一件艺术作品都不是随便放上去的,相信都有导演的深刻寓意,我只恨自己不是百科全书,倘若能把这些艺术品拉出一个清单,了解其表达的内涵,就更能理解这部电影的意思,没看过的朋友,可以先试着去卢浮宫接受一次教育。
12、大师到了一定的境界,的确会有更多的自由在创作上任性一把,比如侯孝贤的《聂隐娘》,任性的把情节进行大刀阔斧的删减。索科洛夫这次更是任性到了极致(其实还没有戈达尔的《再见语言》任性)。小编觉得索科洛夫的任性比侯导更高级。因为他探讨的主题已经上升到哲学的新高度,上升到人类普世价值的探讨上,比侯孝贤的什么“一个人,没有同类”深刻多了。
13、之所以期待这部作品,其中原因之一还有今年是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早在8月份国内的电影资料馆就曾举办过反法西斯主题的经典影展,包括《你逃我也逃》、《美丽人生》等。其实二战题材早就被各国导演们拍烂了,索科洛夫是否能找到一个新鲜的角度用新的形式拍二战题材,是重点中的重点。现在,小编看完认为,他果然角度新颖。
14、哦对了,忘记了提精彩的电影的配乐和环境音响,当画面在展示某些油画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听到军乐、脚步声、撕扯声等……这些声音和油画结合在一起,多半也是为了渲染主题。原来,不仅仅是画面和文本,就连声音也处处充满了意象符号。
15、不懂艺术知识没问题。虽然此片非常高端冷艳,但不需要前期做太多功课。只需要聚精会神观看就可以。全片因为信息量大,旁白一直不断,既要看英文字幕,又要看画面,有点忙不过来,看起来会很累,当然如果是中文字幕会好很多。小编决定还会再去看一次,寻找心中疑问的答案。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