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 生于勇敢,死于自由
《夺冠》的出现,让中国体育类型电影几十年来迈出了一大步——国字号的体育运动项目是可以拍的,而且能够拍得不跌份儿。
这大大拓宽了中国电影的素材库。
影片不但让观众们产生了未来体育电影有望蓬勃的一丝念想,也得到了长达135分钟的享受。这种享受是多层面的,有感官的动作刺激,有热血的情绪抒发,有饱含热泪的温暖与感动,也有抚今追昔的怀念与思索。
当然,几经修改的影片,也存在着丝丝缕缕的断裂之感,与一些语焉不详的暧昧模糊。
文、排版、编辑丨禾言
希望与暧昧
在今年年初的春节档里,喜剧、动作、奇幻、犯罪、动画各种近年大卖的类型齐聚,但其中最特殊的一部电影就是《夺冠》,和其他同档期的作品相比,它虽然有商业诉求,但创作的初衷一点也不商业,甚至有些冠冕堂皇。
它看起来极有背景,却又极容易被伤害,几个微博就让它主动改掉了原来的片名。
它看起来讲了一个非常保守、非常传统的故事,但在我们现在这个非常复杂、又非常浮躁的年代,却让它看起来那么清新,那么先锋。
它让中国体育类型电影几十年来迈出了一大步——国字号的体育运动项目是可以拍的,而且可以拍得不跌份儿。
这大大拓宽了中国电影的素材库。
从奥运成绩来看,中国是世界前三的体育强国,但是我们最强的那些项目,几乎都没有拍过电影,乒乓、羽毛、跳水、体操……如果这些项目终有一天出现在大银幕上,作为一个体育迷,即使天真地畅想一下,似乎也是很美好的事情。
理想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残酷,体育素材从来不是沙滩上可以低头随意拾取的美丽贝壳,而是某些人盘子里的蛋糕,不是你想拍就能拍的。
但至少,《夺冠》让观众们看到了一丝希望,也得到了长达135分钟的享受。
这种享受是多层面的,有感官的动作刺激,有热血的情绪抒发,有饱含热泪的温暖与感动,也有抚今追昔的怀念与思索。
当然,几经修改的影片,也存在着丝丝缕缕的断裂之感与一些语焉不详的暧昧模糊。
自由与力量
一部优秀体育电影的灵魂,在于勇敢和自由。
而在中国拍中国女排的故事,是一件很不自由的事情。
以现实主义风格拍“三大球”运动(这里主要区别于《少林足球》《大灌篮》这种偏超现实幻想类的运动题材影片),其实中国电影曾经拍过。谢晋拍过《女篮五号》,那是60多年前的事,他还拍过《女足九号》,那是20年前的事。
这位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拍了篮球和足球,有没有想过拍女排的故事呢?
我猜一定有过,从资料可见,谢晋全程见证过女排最早的辉煌时期,甚至还和女排的关系不错。
早年袁伟民带着女排国家队集体观看过谢晋执导的《高山下的花环》,深受感动;谢晋拍《芙蓉镇》时还号召演员学习女排的吃苦精神,可见他熟悉女排,并有深刻的感受。
但为什么从来没人能拍中国女排的故事?
肯定不是因为故事不好看,从《夺冠》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女排的运动史中,一定出现过无数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故事。陈可辛说,立项以来积攒的故事,足够拍五部电影了。
《夺冠》只撷取了几个形象,几段时光,就已经绽发了很丰沛的力量。
历史无数次证明,当你创作描写的对象,代表着一个群体的形象和利益时,从艺术上创作它的权利,已经脱离了创作者本身,而有些自认为拥有这个权利的人,又没有创作能力,只有创作破坏力。
从这点来看,《夺冠》已经尽力了,这无疑是导演陈可辛职业生涯最难拍、最棘手的一次尝试。但他还是用其一贯抽丝剥茧的细腻心态,将这个跨越三十年的历史篇章,中国体育史上最传奇的一支队伍,以及它背后映射出的巨大时代断层与社会变迁,用四场比赛、三段故事,两个朋友,和一个中心人物,便清晰梳理完毕。
不得不说,不论影片最后的成品有何等缺陷,但至少在剧作的草创时期,创作者们体现了非凡的智慧与眼光,并在最大的限度内,克服了各时期“英雄”人物面面俱到、各段故事都在歌功颂德打鸡血,各场比赛都充满了胜利与光辉……这种既高大全又假大空的宣传纪录片式的做法。而一旦外行领导内行,以上的各种情况都是很可能会出现的。
一个中心
影片的中心人物,无疑是郎平。
在中国女排的发展史上,她是知名度最高的明星球员;三十多年来中国女排获得的十个世界冠军(通常指世界杯、世锦赛和奥运会这含金量最高的三大赛事上的冠军),郎平作为球员拿了四个,作为教练又拿了三个。
她的人生经历跌宕起伏,跨越东西。80年代参与塑造了影响至今的女排精神,90年代去国离乡,打破文化屏障。其后放弃个人奋斗的一切,两度在女排最低谷的时期回国执教。期间还去了国外执教,并在奥运会上对战祖国。
她职业生涯的纵向时间跨度,与横向的足迹领域,都是中国体育史上绝无仅有的人物。而且,她的另一面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曾有着不幸的婚姻和未能更多陪伴女儿的遗憾。
可以说,这样传奇的人物,其实是奉献给大银幕的一个礼物。
尽管以上说了这么多非郎平不可的理由,我依然相信,《夺冠》之所以拍摄完成之后依然遭遇许多的难处与风波,也正是源于整部影片太过突出郎平的原因。
有些影评将《夺冠》称之为《郎平传》,这个有点接近真相的评价,实际上却造成了影片前途的阻碍。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选择这样一个中心人物是无可争议的。但从现实影响的角度来看,启动拍摄女排电影这个项目,绝不是为了突出个人。这个蛋糕盘里有很多把叉子,你不能只拍上面那颗樱桃,更何况,还有很多人自认为也是一颗樱桃。
这背后的博弈为影片造成了一些恶果,比如角色说的许多台词和口型完全对不上,可见后期配音对原台词进行了大面积的修改,这可能会极大的歪曲创作者最初的创作思路,并打乱了原本顺畅的主题阐释。
影片的名字也被改掉了,且不说更名后和《我和我的祖国》中徐峥导演的那一段重名,更重要的是大大降低了辨识度。不过中国影视改名的现象基本快变成常规操作了,“伟大”变“小小”、“悲伤逆流”变“美好流淌”、“地狱”变“风雨云”,“XX”变成“我不是”……每一次的理由都让人哭笑不得。
另一个明显的问题是,除了郎平,80年代女排黄金时期的所有角色,都在片中失去了名字。而影片后半段,新时期年轻女排姑娘们不但本人出演,更有醒目的姓名字幕打在大银幕上,更使得影片前半段一个个无名氏显得如此滑稽和荒唐。
我相信,这种严重违反艺术规律的情况,肯定不会是影片创作者们的初衷,一定是有某一种无形的力量阻止了这些名字的出现。
两个朋友
影片的主线人物是郎平,最重要的副线人物则是由黄渤和彭昱畅饰演的第二代女排主教练。
他有着与郎平并行的成长线,贯穿了影片始终,被网友称为“DNA的双螺旋”。而他和郎平之间的友情、交流,是推动人物前行的动力,也是从不同侧面印证女排发展和时代变迁的镜子。
影片中作为主线的郎平,在很多时候,都是通过他的视角镜头来呈现的。这种不涉及男女情爱,却如同命运一般的情谊,成为了这部视野相对宏大的影片中,最私人、也最柔软的部分。
影片开头他们一个是国家队的替补队员,一个是首次踏足国家排球队训练室的陪练,在最挫折与最惶恐的时候相遇,“同命相怜”的状况让他们产生了战友般的友谊,并同时受到了“女排精神”的召唤和感动,走上了各自的自强之路。
其后作为对手时,成为不同国家队主教练的二人,依然有着惺惺相惜的互相理解和共同语言。在郎平第二次成为国家队主教练时,在推行改革面临阻力的时候,还是他举手投了赞成票。直到最后中国女排再一次获得奥运冠军,当国歌奏起,郎平拨通了他的电话,让他和远隔万里外的自己一同倾听胜利的声音。
此外的另一组人物关系对照,发生在吴刚饰演的第一代女排主教练,与黄渤和彭昱畅饰演的第二代女排主教练之间,前者是最初精神的塑造,后者是精神的感召与延续。
虽然影片中没有表露姓名,但从历史事实不难看出,他们的原型分别是两位不同时期的女排主教练袁伟民和陈忠和,当然现实中女排教练还有胡进等人,但囿于成就、影片篇幅和其他各种原因,实在是没法一一在影片中展示,毕竟这是电影,不是纪录系列片。
吴刚的角色给影片定下了基调,一种艰苦奋斗绝不认输的付出与残酷,女排之所以在四十年前鼓舞了那么多国人,正是因为她们把这种以弱胜强、由弱变强的精神力量变成了现实。
黄渤的角色则是“女排精神”随着时代发展,更加柔软、更加坚定的写照,他不是用怒吼和斥责教导,而开始用《爱拼才会赢》这样的歌曲来打动队员,用对着墙面的球印讲述“苦难史”来感染队员。
之后的情节中,郎平担任主教练使用了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训练方式,与前两者对应,形成了影片的主题,也是所谓的“女排精神”,在不同的时代不断变革、不断进化的递进关系。
四场比赛
三段故事和四场比赛在剧作的结构中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四场比赛分别是:
- 1980年大年三十的训练赛,国家队女排对战当时的全国男排冠军江苏队,女排负;
- 1981年大阪世界杯决赛,中国队对战日本队,中国胜,并赢得了中国三大球第一个世界冠军;
-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小组赛,中国队对战当时主教练是郎平的美国队,中国队败;
- 2016年里约奥运会四分之一淘汰赛,中国队对战东道主、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巴西队,中国队胜,并最终获得了当届奥运会的金牌。
前两场是80年代中国女排励精图治、开启“五连冠”黄金时代的开始。后两场是新千年之后,中国女排由盛转衰,到最后重生的关键时期。
在一个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中,安排了四场篇幅极重的比赛场面,还有众多训练的镜头展示。从这个角度来说,《夺冠》是一部当之无愧的“动作电影”。
这种动作场面的密集打造,一方面,当然是要拍出体育电影的竞争与激烈,拍出它的精彩与刺激,带给观众饱满的视听享受。不得不说,这一层面,《夺冠》的完成度非常高,不但还原,而且提供了更多看比赛转播无法提供的细节和更符合观影心理需求的节奏。
这四场比赛,都使用了不同的色调,和特色鲜明的拍摄手法。比如大阪世界杯,通篇使用昏黄而怀旧的影调,并多次将现场画面与黑白电视转播的画面切换,再配上宋世雄老师那铿锵有力、极具辨识度的解说,仿佛一下子给人带回了那个激情澎湃、阳光普照的1980年代。
2008年和2016年的比赛,由于转播技术的提高,整个场面都显得更加明亮,镜头切换的节奏也更快,多次使用了看电视转播时很难体会到的大特写镜头与极具冲击力的慢镜。画面角度之变化繁复,令人叹为观止。
不谈其他,单是比赛场面动作镜头的设计和展示,绝对是世界第一流的水准。
另一方面,毕竟女排是集体运动,比赛和训练场面拍得多,“集体”的感觉自然就被放大了。
我相信,之所以兵乓球和羽毛球的电影总是拍不出来,就是因为没办法让十几个人在一个球台上打球,集体性大打折扣,反对的声音就会更多。
加大动作场面的负面影响很简单,就是导致影片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深度挖掘人物,台词的选择也应该存在极其艰苦的自我审查。影片中郎平的内心转折基本是通过不多的沉默的静态镜头,以及相对简短的台词来展现,其他多是叙事性和上价值的台词。作为中心人物已然如此,其他的角色也可想而知。从这一点来看,《夺冠》的编剧太辛苦了,简直是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极致。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