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强音》广告多遭炮轰 不该取这个名字
随着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的热播,各类草根歌唱选秀活动瞬间崛起,充斥各大荧屏。当然,要数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中国最强音》最为吸引观众的眼球,然而《中国最强音》从开始到结束,口碑及收视都一直不佳,且遭不少网友炮轰,广告植入太多,该节目不应该叫《中国最强音》。
4月19日之前,当章子怡、陈奕迅、罗大佑、郑钧的名字同时出现在评委席上时,人们对湖南卫视夏季音乐类真人秀节目《中国最强音》还是有期待的。一是这几位大牌从未出现在常态的电视节目中;二是播出时机不错,《我是歌手》刚刚为湖南卫视赢得了收视率、广告费和大量的网络传播,而去年登峰造极的《中国好声音》在4月到6月的周末黄金(1394.00,-18.00,-1.27%)档还未开始第二季的播出。
一把好牌有没有打坏,在微博时代是很容易看出来。铺天盖地的吐槽、质疑与公关稿并存,民意是明显的。去年夏天浙江卫视的四位评审转着椅子听着歌,一转就转出中国单条广告之最——15秒的广告费116万,不少人以为音乐类真人秀节目要做成功一点都不难,只要买下国外成熟节目的版权,请来飞行制作人现场教学,拿着详细的宝典一比一地打造就等着收大笔广告费,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
真人秀节目是舶来品,当二十年前西方尤其是美国的电视制作人们发现这种类型对观众具有迅速且绵长的吸引力时,就不断摸索,使之成为几大电视公司抢夺观众和广告资源的重头戏。到了今天,娱乐至死已成不争的事实,人们早就不再谈论这类节目里明显的消费文化特征——不提供美感,只提供快感。优秀的真人秀节目提供密集的快感,且守住底线,有时候在意义上还有上扬。
在中国,放弃电视的人早已投身网络自行寻找国外节目,只是微博促成了一部分人为了聚合在网络平台吐槽的快感又回归到每周五晚间的黄金档,不管是借助了哪个平台,只要这快感让大部分人满意,节目就会有人埋单。《中国最强音》也许用节目形式和四位评审的名字找到了埋单的人,但可惜他们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要向观众提供哪种快感。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