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戏骨”杨立新 好演员不是导演指挥棒下的工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师文静
近日,杨立新主演的话剧《戏台》在济南连演两场。在这部戏中,观众看到了杨立新精彩诠释的舞台喜剧角色“大嗓儿”,这个角色完全不同于他的影视剧形象,颠覆了观众对他的认知。
杨立新身上散发着一种很正的艺术家、“老戏骨”的范儿,他喜欢热烈地跟人探讨他的舞台角色、舞台理念,谈话剧、谈影视剧、谈表演,也总能切中要害,让听者受益匪浅。
在《戏台》演出间隙接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访谈时,杨立新称话剧表演是一门用脑子的艺术,演得好的都是聪明的话剧演员,自己最舒服的领域还是演话剧。他笑称,自己不是一个很有名的影视明星,但一定是一个很棒的演员。
话剧是一门用脑子的艺术
陈佩斯执导的话剧《戏台》,杨立新扎扎实实地演了六年,一场不落,在济南的演出恰好演满300场。
不同于《大江大河》中的国有企业水书记、《三十而已》中的深情父亲、《父母爱情》中正直热心的丛校长等影视形象,话剧《戏台》中,杨立新饰演的“大嗓儿”是一个非常颠覆其荧屏形象的角色。
“大嗓儿”是一个在军阀混战时期处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是送包子的伙计、京剧票友,却稀里糊涂被“架上了”在他心目中非常神圣的京剧戏台,给刚进京的大帅唱一出《霸王别姬》。这个角色一口唐山话,憨厚、贪心、固执,充满诙谐幽默,笑点非常密集,与杨立新的影视角色大不同,也与演员本人气质有着很大反差。但杨立新用上佳的台词功底与舞台表演掌控力演了个满分,还呈现了一段极其精彩的无台词心理戏表演,让人忘了“贾志国”“水书记”“丛校长”,深深记住了那个浑然一体的“大嗓儿”。
杨立新说,《戏台》中“大嗓儿”的角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替代,这个角色非常难演。“角色上来就唱京剧《霸王别姬》,还唱着唱着成了唐山落子。怎么唱成落子?剧本没写。这个情节在戏中要反复用,唱到最后观众能笑吗?这是一件跟观众博弈的事儿。要是京剧唱成落子,观众却没笑,演员就失败了。”杨立新说自己对京剧、评剧都很熟才能挑战起这个角色,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演员对角色艺术审美的把握,怎么才能摸到观众的欣赏心理才是一个大问题。“喜剧要让观众笑,不笑不行,但不能低俗地笑,他有一个高级幽默和撒狗血之间的区别。”
杨立新不仅花大力气捋清楚了人物,而且在演出中不停地调整角色、打磨角色,把这个人物很好地呈现在舞台上。
在杨立新心中一出好话剧,需要写、导、演都要好才行。“话剧表演本身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在不断的演出中,又悟到了新东西,就不断地完善它。在别人眼里话剧演员不需要跟京剧、歌唱、舞蹈演员一样苦苦练功,话剧表演也是生活化的表演。但舞台上看着生活化,舞台下就要下很大功夫。话剧能让观众连夜排队买票,凭的就是演员的能力、舞台控制力。这件事情如果不难,谁会买一千多的票,来看你的表演!”
杨立新对舞台的敏感程度,也让人叹服。杨立新说,不久前昆明演出《戏台》,观众效果非常好,但他注意到两个多小时的戏演完整场却短了两分钟。这两分钟少了什么?杨立新说,不是台词少了,而是少了角色与观众那种微妙的心理交流,观众想看的是演员“抠出来”的角色的心理内容,这是话剧最大的魅力。
“所以说,话剧是最难的一种舞台表演,它没有抓手,比其他的艺术都难。像唱歌,有音乐管着,演员有一副好嗓子即可,甚至还可以假唱;跳舞可能看的是大跳腿的高度、滞空时间,好的话观众热烈鼓掌。话剧不行,话剧表演是一门用脑子的艺术,演得好的都是聪明的演员,话剧表演不是一个技术性的东西。”
之所以花六年时间一场不落演出这个戏,杨立新说,是因为这个戏的剧本精彩至极,里面剧情、台词巧妙至极,戏特别有意思。
好剧选择我,是因为自己是很棒的演员
杨立新虽然现在已从北京人艺退休,但作品并没有减少,从“演戏”角度来说永远没有“退休”,毕生追求的艺术。
这两年,杨立新出演的《大江大河》《三十而已》等电视剧也是高口碑爆款剧。去年,他执导的荒诞喜剧《她们的秘密》搬上舞台,得到业界的认可,全国巡演反响热烈。
杨立新还是希望把更多精力放到舞台作品上,他在《雷雨》《茶馆》《窝头会馆》《龙须沟》等经典话剧中,都有精彩表演。
明年北京人艺将要恢复演出经典话剧《茶馆》,杨立新饰演“秦二爷”,还组织演员排练。杨立新认为《茶馆》的经典舞台呈现是属于前辈导演焦菊隐的,在新排练版中他极力拒绝被称呼导演,只答应担任重排演出艺术指导。
杨立新说,在诸多艺术形式中,无论是舞台剧还是影视剧,他最喜欢的角色,永远是挑战性大的角色。“《大江大河》中的水书记,是一个很正的角色,但要演得好难度也大。作为十几万人大国企的书记,他居高位、职责大。剧中,书记与厂长之间有很微妙的博弈,演好难度很大。”杨立新认为,不会演戏的演员“演戏”,会演戏的演员是在演人,在《大江大河》中不能有《我爱我家》的影子,《三十而已》不能有《大江大河》的影子,人对了,戏就对了,话剧演员的功夫就是以塑造人物为天职。
“我在话剧单位工作,在话剧舞台上,我演的都是好戏,话剧作品演得多,差不多2/3的时间都在舞台剧上,也就越没有时间出去拍电视剧。所以我自认为我不是一个很有名的影视演员……”杨立新非常自谦,但他的影视作品却都用高口碑来说话,近两年他参演的影视剧都水平不俗,要品质有品质,要话题有话题,都能获得各年龄段观众的喜爱。谈及参演影视剧都能大爆这个话题,杨立新笑着说,都是好剧选择了自己,主要是因为“自己比较棒”。“我一定是一个很棒的演员,这是肯定的!”
在影视演员、舞台演员、导演等各种身份中,杨立新感觉最舒服的依然是演话剧。因为一部话剧排练好了,演出时间上是固定的、集中的,作为演员注意力可以完全放到演出上,争取每次演出都能最佳状态;而做导演,动脑子比较多,要把控很多人物,很多事情。
多演话剧,提高演员塑造人物能力
杨立新非常愿意畅谈表演的问题。当被问到如何看待当下影视圈一大批话剧演员担当“老戏骨”,支撑起整部剧的表演水平等现象时,他也从演员的角度做了分析。杨立新说,有人夸好的话剧演员能够在舞台上背两三个小时的台词,其实背词儿不是事儿,你夸一个作家能写出那么多字来,就是对作家的侮辱。话剧演员的功力在于三个小时的戏演下来,把人物塑造得很清楚、准确、精彩,话剧演员演戏不只是表演的问题,他们在会塑造人物心理。
杨立新说,他至今喜欢话剧演员这个身份,是因为这个工作有挑战性。话剧演员演到微妙出,咽一口唾沫观众都能感觉得到,需要把角色的心理完全呈现出来,让观众感觉到;影视表演可以随时停一下,可以切特写,可以把一些展现人物的动作剪辑进去。“影视作品中两个人谈话,可以不停地切换角度,用镜头的大特写、切近、大全景等切换避免了枯燥。话剧不行,它就一个角度,相当一部用长镜头拍摄的电影。话剧最难的是舞台调度。镜头不动,只能演员动。想各种办法让演员动起来。”
他进一步分析称,“影视也有影视的难处,影视是打碎了再剪辑到一起,剪辑到一起后人物角色还要统一、清楚,不少演员差就差在饰演的角色剪辑起来不是一个统一的人物。”杨立新称,长春电影制片厂等老的电影厂都有自己的演员剧团,演员剧团除了拍电影,就演话剧,演话剧才让演员成长,塑造人物的能力才能提高,现在很多影视剧都是导演告诉演员,把茶杯拿起来喝茶,这种简单的表演,有时候演员都不过脑子。“我拍第一部电视剧《半边楼》时,已经具备成熟演员的能力了。所以现在的年轻演员不要着急往电视剧剧组里钻。先在舞台上把你的本事和能耐练好了,到了电视剧剧组得心应手。好的演员不应该是导演指挥棒下的工具。”
在《三十而已》中,杨立新饰演一位父亲,儿子杨玏在剧中则饰演了“全剧最值得分析的角色”陈屿。父子两人没有对手戏,但都把角色诠释得很到位。
谈及杨玏,杨立新说,“我对他说过,你要明白你是干一辈子还是干一阵子。”他认为踏踏实实演戏非常重要,父子两人经常会聊戏,一起欣赏很多作品,也会交流感想。“他前些日子拍戏时,把剧本拍照给我看,我们一起讨论角色,我建议他看看我们老艺术家朱旭的一部剧,那个人物的幽默风格,那个路子,是不是可以(激发灵感)。”杨立新说,他和杨玏的优势就是看了非常多的老艺术家的好戏,而现在有很多作品都看不到了。“看过太多的精彩的、简直是教科书一样的表演,现在的遗憾是,这些东西再也看不到了。”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