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暴》 抓贼我懂,但吴彦祖腰上的浴巾为何勒得那么紧
“阿祖,收手吧,外边全是成龙!”
这个梗,频现于吴彦祖相关短视频评论区。
现在的年轻人,玩梗玩得不亦乐乎,但或许有人连出处都不知道。
这句台词改编自《新警察故事》。
吴彦祖在其中饰演叛逆青年,因原生家庭的不当教育方式导致心理扭曲,装枪速度贼快,最终被成龙大哥降服。
而在《新警察故事》中,吴彦祖的荧幕形象,给我这个年龄段的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犹记得当时,我还特意去网上搜他在片中戴的面具,想买一个回来装酷。
说实话,他巅峰时期的颜值,真的是连我都得避其锋芒。
如今时过境迁,逐渐“苏大强”化的吴彦祖,虽然仍然拥有大批拥趸,但是颜值早已不如当年能打。于是他卸下偶像包袱,留起了“披头士”锅盖头,用额前极具视觉冲击的狗啃式刘海向观众证明:我演起反派来,那也是有板有眼的。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千源的正面人物形象。
他这个来自东北的长脸男演员,前一秒嬉皮笑脸,后一秒凛冽凶恶,自带肃杀之气。
近几年在影视圈中,用演技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但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如今的他,同周一围、杨志刚、靳东一样,陷入了一种为了表演而表演的怪圈——演谁都像演自己,恨不得跟观众说:你看,我正在表演什么叫「表演」。
剧透不是此文目的,亦非鱼头影评风格。
只简单说一下故事背景。
该片改编自上世纪90年代的真实案件。吴彦祖扮演的张隼,人物原型为湘鄂渝悍匪张君。
此人穷凶极恶,不输任贤齐在《树大招风》中扮演的「叶国欢」之原型——叶继欢。
王千源饰演警察钟诚,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将其抓捕归案。
本片讲述的就是两人之间斗智斗勇的过程。
电影仅有95分钟。
这么短的时间内,要讲清一个故事,充实人物形象,还要兼顾戏剧冲突,按说对编剧出身的刘浩良而言,应该不算难事。
吊诡的是,最终呈现出来的影片,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均有瑕疵,但镜头、摄像、场景等设置却别具新意。
我展开来说。
支线的感情戏,对剧情的发展作用不大,充其量是为了弥补张隼这个人物扁平化的缺陷。但是没有控制好,导致详略不得当。强行煽情,最为致命。
说到人物扁平化,泛滥的工具人也是一大败笔。甘做替罪羊的小老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工具人的行为动机不具有说服力,难以让人信服。
再者就是情节设计。前面剧情松散略显拖沓,悬念伏笔设置老套无新意,让人一猜就中。一直试图让故事跌宕起伏,紧张激烈,而不知平铺直叙之后的爆发才更为有力。
最后就是整片的总体感觉,味不正宗。既像有大陆的调性,又想有港片的风格,结果想要的越多,完成的效果却越差。
但是电影的亮点也很明显。
有观众说场景的还原度很高。那个年代的街道、银行、金店,就该是那个模样。这一点,剧组是下了功夫的。
打斗戏虽然平平无奇,但是从高处下跳的几个镜头堪称精妙。
我记得其中有一个场景,王千源饰演的钟诚为堵住张隼的去路,朝广告牌射击。这时镜头角度高低不定,用以表现二者分别占据上风与劣势。
蒙太奇、冷暖色调、多屏分割、分镜、转场……从这些镜头语言的运用角度而言,导演的巧妙设计与摄像的扎实基本功为电影增色了不少。
一部稳扎稳打的警匪片,说不上有多好,也不算特别差。
其实在成龙的搞笑动作戏和甄子丹的拳拳到肉的「甄功夫」之后,想在动作设计上有新的突破和吸引观众的地方,实在太难。遥想当年港片风靡一时,黄飞鸿、方世玉、陈真们各有千秋,那可真是神仙打架的年代。
在女性观众心中,已成为形容词的吴彦祖,抛开片中让人出戏的口音,最让人难以释怀的是在浴池与王千源搏斗的场景。
他上身未着一物,腰部裹着浴巾,袒露数块腹肌,浑身尽显阳刚之气。王千源亦是如此。
两人在浴池中,真打实斗,腰间浴巾像打了死结一般,系在身上丝毫未有脱落之态,令无数观众遗憾叹息。
或许在这两块浴巾之下,勒住的不仅仅是正义与邪恶的终极博弈,更是导演欲言又止的镜头语言,和冷静克制的表现手法。
你,会走进电影院去看这部电影吗?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