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 虽然瑕疵不少,但是这部古装大剧仍然值得一看
中国古装剧鲜有分为多季或者多部的作品,因为实在没有这么长的故事可以拍,你想中国电视剧动不动四五六十集,这要是短命点的朝代,能从创业拍到大结局。要说一定有,那肯定非《大秦帝国》莫属了。
这构图真美
《大秦帝国》从2009年第一部《裂变》开始,每隔三、四年就有一部系列作品面世,到了今年,等了几年的大结局《大秦帝国之天下》终于来了。
不过,这部大结局并不像小说叫《大秦帝国之天下》,而被改名叫《大秦赋》。
也不知道原来名字被谁忌讳了
稍微有点文学素养的观众一定会觉得奇怪。"赋"不是应该汉朝之后才有的文学体裁么?秦朝在汉朝之前,去哪里找赋?春秋战国是诗经楚辞的时代,诗经有"风雅颂",为什么不叫大秦风或者大秦颂呢?当然,之前姜文和葛优有一部电影叫做《秦颂》,叫大秦颂有点和这部电影抬杠的意思。
这是原名
名字什么的就无所谓了,还是看戏先。
《大秦赋》作为《大秦帝国》的最后一部,讲得自然是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的故事。一般来说这个故事,肯定要从嬴政的父亲嬴异人在赵国作质子说起。当时异人在赵国无人问津,可以说非常困顿,结果遇到了卫国商人吕不韦,吕不韦以为异人"奇货可居",就果断送钱送粮送女人。嬴政就是吕不韦送的赵姬所生。可惜这个背景故事被编导给省了,故事直接从秦国王龁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开始。
经费在燃烧
非常令人欣慰的是,有别于前三部《大秦帝国》文戏为重的固有套路,这部《大秦赋》一上来就给观众整了出规模宏大的战争场面。
看来剧组有了前三部的好口碑做基础,经费赞助要得很充足。但是,战争场面一摆开,就会发现很多BUG的存在。
比如说这种纯扭力投石机。
纯扭力投石机一般是三国后才有
中国最早也应该是三国以后才有,战国时期没有这么大,而且应该多是人力来拉动的,最大型的投石车据说要250人来拉动。然后电视里这种投石车只有秦国有用,其他国家用的还真是人力。
这是不是在说明秦国的科技比较先进?
床弩应该是宋朝才有
另外,秦国攻城时候的临城(我就不问为什么不蒙生牛皮了),赵国的防御是用有配重的弩机,通过配重将这个临车拉倒。我就先不说这个所谓的带配重的弩机是不是超纲穿越来的。我好奇就一根绳子就能拉倒么?
这根绳可细了
还有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马镫和马鞍这种穿越的事,这个基本所有的影视剧作品都是错误的。马镫按照考古来说最早出现于汉朝,因此先秦时期基本是没有马镫和马鞍的,当时骑兵也不像后来的骑兵那样可以肆无忌惮的冲锋。骑兵多是游弋骑射为主,因为下半身必须要夹紧马,已经非常费力了。这也是为什么秦时期的骑兵多使用短兵器的原因,长兵器如戈,一般是在战车上使用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赵军在追击出逃的嬴异人和吕不韦时,采用的战术是正确的。
马镫和马鞍
当然,这些战争场面只是点缀而已,就算有瑕疵也不是大问题。中国古装剧能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自行车我就不要了。
武戏有瑕疵,文戏也并不是没有,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秦始皇嬴政的年龄,我们知道嬴政继位的时候不过13岁,但是电视剧里却并不是这样,嬴政回秦国时看那样子起码十七八岁了,这时差究竟是怎么来的?不知道编剧是不是受到了《寻秦记》的影响,非要给嬴政加戏份,这段历史主要还是应该给嬴政上位打造基础,主要人物直接放在异人、吕不韦、华阳夫人这几位身上就行。
同时,编剧在写台词的时候,千万也要注意一下历史史实,比如平原君在用赵姬和嬴政的生命要挟异人的时候,异人说如果平原君敢动他们母子一根汗毛,就要让全天下赵氏休想活。这一句乍一听好像很霸气,可是稍微懂点先秦历史的都知道,这句话不是把秦国王室全算进去了么?秦国和赵国其实都是赢姓赵氏,战国时男子称氏不称姓,女子称姓不称氏。所以嬴政也叫赵政就是这么来的,并不是说嬴政出生在赵国才叫赵政的。
不过,虽然有上面这么多瑕疵,这部古装大剧还是值得一看。不说那些服道化的精细程度,以及完全复原兵马俑的秦国甲胄,光是张鲁一、段奕宏、辛柏青这些戏骨的文戏就非常值得一看。尤其是段奕宏刚在金鸡上表情了黄教主,现在来看看真正的影帝如何演戏,岂不美哉?
秦始皇平定六国,一统天下这段往事,太多的影视作品都有描述,从各种正面侧面的角度出发,以至于秦始皇,吕不韦等影视形象多如牛毛,我们来看看《大秦帝国》最后会如何表现和编撰,也是很有意思的事。
不能不说,今年好的电视剧还真不少。
就是这样。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