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版《花木兰》 文化误解造成口碑崩塌
《花木兰》在内地上映三天票房超过1.57亿元,首周成绩便已跻身年度进口票房前三甲。但该片周日票房环比跌33%,仅收获4000万元。过去一年里《花木兰》每每发剧照、预告、海报,都能在社交网络上引发一波关注和讨论,有网友统计,影片自开拍以来已经上了170个微博热搜,然而,这种吸引注意力的能力,终究没能转化为实质的对票房的拉动,该片的成绩越来越体现出口碑决定票房的现实。
从各方评价来看,国内观众对《花木兰》的质疑点,主要聚焦于该片虽然运用中国元素但不符合实际,如拍摄使用的房屋、门上贴的对联等,均与历史并不相符,导致不伦不类并出现违和感。此外,也有部分观众认为该片的剧情逻辑及人物角色设计存在漏洞。
在真人版《花木兰》电影中,导演和编剧似乎看不上让动画版电影出彩的想象、幽默和歌舞,但又狠不下心来拍出真正的战争片质感(迪士尼大概也不会同意),于是最后的成品就成了一部无法讨好任何群体的四不像。小朋友看了一部极端平庸的,主演全是自己不认识、不喜欢的成人演员的电影;成年人看了一部异常无趣的,主题假大空到无法自圆其说的儿童片;西方观众看不到幽默,东方观众看不到文化。全球观众,不管是花30美元在线观看,还是买票坐进了电影院里,都收获了一堆无聊的流水线剧情。
著名文学理论家萨义德,曾经在其代表作《东方学》中有过这样一段经典论述:一方面,在西方的想象中,东方永远神秘、浪漫而富于异国情调,代表着美丽的风景、难忘的回忆;另一方面,作为西方文化“先进、民主、文明、理性、克制”的反面,东方被解读为一个集“落后、专制、野蛮、愚昧、纵欲”于一身的“他者”。
在欧美制作的诸多“东方”电影中,东方几乎是欧美人凭空造出来的,东方成了怪异性活生生的戏剧舞台,它刚好满足着西方观众的窥视欲和猎奇心理,刚好在西方长久以来的刻板印象中代表了所谓“真实的中国”。所以,当你看到一位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强文化符号意义的传奇人物被迪士尼如此“魔改”倒也不会觉得特别惊讶了。
这就是不同文化在互为理解的过程中常常出现的问题。尽管当下国际间的交往已日益密切,但每个国家的文化均不相同,且文化是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积淀下来的成果,若要真正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难度不言而喻。
此前人们总说国产电影作品出海往往会遇到阻碍,原因是讲故事的逻辑和展现的内容未能对接海外市场的需求点,海外公司制作中国元素的影视作品同样如此,在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差异,导致影视作品水土不服。
《花木兰》在中国国内市场的口碑情形,对迪士尼乃至整个好莱坞都是重要提醒:挪用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实现文化交融和传播,对中西方而言都是好事,但这需要对故事来源地的文化与审美的足够了解,避免知皮不知骨。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