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 人生孤独,我们注定要有一颗坚韧的心
文/叶小禾 图片来自网络
豆瓣分8.2分的影片《风声》,是根据麦家同名小说改编的中国大陆首部谍战大片,由华谊兄弟出品,冯小刚监制,陈国富和高群书联合执导,由周迅、李冰冰等著名演员主演。
影片于2009年9月29日全国上映,曾获第17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等奖项,李冰冰也凭此片获第4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然而,小说《风声》与影片的结局是不同的。共产党地下情报员“老鬼”是李宁玉,而不是顾小梦。顾小梦并不是共产党人,她只是国民党安插在汪伪政府内部的情报员。
在小说中,麦家更加详细地描述了李宁玉身处危险境地。在与外界断绝一切消息、同时又急需把情报传递出去的紧急情况下,她的内心世界,在经历了极度孤独、极度绝望之后,表现出来的一种大坚韧和大智慧。
一、独自面对强大的对手
日伪时期,在西子湖畔的裘庄里,五名伪政府的军事要员被囚禁于此,潜伏在他们中间的共产党卧底“老鬼”李宁玉的身份即将暴露,生命危在旦夕。
李宁玉直接面对的是日本人特务二科机关长肥原龙川。此人不仅心狠手辣,而且诡计多端。更想不到的是他从小在中国长大,深谙中国文化。
他由最初对中国的热爱,因为贪婪,一种不能拥有就把他毁掉的酸葡萄心理,变成一种仇恨,使他变得加倍的疯狂。
面对这样一个凶残的对手,可想而知,“老鬼”的处境是多么的艰难。
肥原和张司令采取欲擒故纵的方法,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妄图用心理战术把“老鬼”炸出来。
不料,久经沙场的“老鬼”根本不吃他们这一套,沉着、冷静地与他们周旋,让他们抓不到把柄。
然而,随着时间的紧迫。外面的同志如果得不到消息,共产党的领导人“老K”就会如期前来举行会议,敌人梦想着一网打尽。这将会给党内造成极大的损失。
尤其是在看到自己的同志“老汉”被捕后,外面的同志却毫不知情,她想尽一切办法,始终无法与自己接头的同志联系上,此时的李宁玉内心是孤独的。
二、绝望之际的奋起反击
本来有汉奸大队长吴志国在前面干扰肥原的视线,李宁玉还可以寻找机会联系接头的同志,想办法把情报传递出去。
可是,吴志国的血书把肥原的注意力引到了李宁玉的身上,加上其他几位被怀疑的对象乘机落井下石。
同时,在不确定顾小梦是否向肥原告密的情况下,顿感腹背受敌。面对肥原的威逼,李宁玉的内心是非常绝望的。
在书中,麦家描述李宁玉的沉着冷静时,她总是安静地用梳子梳头,处变不惊,她的一头秀发一直是顺滑无比的。
然而,此时的李宁玉,头发是凌乱的,反映出她内心无比焦虑的情绪。她快速地做出了决定:彻底激怒肥原,牺牲自己,把情报传出去。
你无法想象重压之下的李宁玉,她的坚韧,她所爆发出来的大智慧,从容就义的大无畏精神,给世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英雄形象。
三、众说纷纭,真相却只有一个
正如著名文学评论家何平所说,面对同一段往事,不同的当事人有不同的“回忆”,读者先要听潘老回忆的“东风”,再听顾小梦回忆的“西风”,最后还要跨越时间去感受“我”所叙述的“静风”。
众说纷纭,亦真亦假。读者可以从多个角度,自己去判断。但是,真相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共产党员李宁玉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及时地传出了情报,避免了同志们被捕,保住了党组织。
至于情报是如何传递出去的,已经无关紧要了,他们自家人的事,就由他们的后人,自己去解决吧。
四、写在最后
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是继鲁迅、钱钟书、张爱玲后首位入选英国“企鹅经典文库”的当代作家。
他的小说具有奇异的想象力和独创性,人物内心幽暗神秘,由他编剧的电视剧《暗算》和根据他小说改编的电影《风声》是掀起中国当代谍战影视狂潮的开山之作,影响巨大。
麦家说,生活不光都是“黑”的、恶的,作家更不能一味写这些。我认为,那些能在废墟中将溃败的人性重新建立起来的写作,才是有灵魂的、值得敬重的写作。
没有希望,绝望是没有力量的;没有光,你写的黑暗可能是假的;没有理想,甚至连幻灭的表达也显得空洞而轻飘。因此,今日的文学,急需向我们展示更多的肯定和确信。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