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组织看《夺冠》引网友嘲笑背后原因令人心疼
国足其实也可以拍一部电影叫《从未夺冠》[捂脸],这样的电影拍出来,网友一定没话说都要称赞电影真实写实了,大家有没有看过之前国足0-6狂输威尔士的比赛,几岁的小球迷在观众席上捶胸顿足的大喊:换人换人,丢人。也怪不得网友嘲笑国足了,连黄口小儿都嘲笑国足,还有谁不能嘲国足的呢?
从《中国女排》到《夺冠》,历经几个月的沉淀之后,这部励志大片却褒贬不一,从最初的感动到后半段的“走过场”,其中一个原因是人物既想忠于现实却又想超越现实,最终却“受制于现实”。电影未上映之前,黄渤饰演的陈忠和引发了巨大的争议,首先就是黄渤的形象和陈忠和差别很大,其次部分剧情陈忠和认为有损他的形象,因此他对这部电影表达的强烈的不满。人物要考虑现实原型的感受,电影在角色的塑造上就显得很矛盾。是效果上看,黄渤的呈现也确实不太好,毫无专业教练、并且是赢得过世界冠军的名教练气质,硬是把国家女排主教练演出了炊事员的感觉,也难怪原形陈忠和不满意。他从头至尾没有说过一个专业名词....但其实大家知道陈忠和对于彭昱畅那段的塑造也是不满意的吗?抢鸡腿、被暴扣、被砸晕,以及被队员教训没有雄心大志....这些镜头让陈忠和感到不满。陈忠和曾表示,在影片拍摄之初他两次明确向陈可辛导演提出过异议,抗议自己在影片中的形象,但陈可辛表示,电影要夸张点才会有人看。
国足也应该拍一部《夺冠》的兄弟篇,叫《夺命》...[嘿嘿]中国女排代表的女排精神,是中国人这几十年当中不断拼搏,不断向上的一种汇集,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可以在绝境的时候奋起反击。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绝地反击让女排精神冲击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在0:2的情况之下,能够逆天翻盘,女排姑娘们向所有的运动员展示了不屈不挠的精神。而国足在科技、训练手段、营养不断跟进的情况之下,依然能稳定的保持糟糕的战绩。输了越南,输缅甸,输了泰国也能平印度...再这么玩下去,亚洲没有多少国家能让中国队继续输下去的。也难怪网友面对国足观影这一操作都是嗤之以鼻“得了吧”,还调侃国足:看完后会感到无地自容吗?
如果说中国缺少足球人才,那简直就是鬼扯,中国14亿人,泱泱大国,缺啥也不缺人,那为什么国足还是这样?首先一点就是国足最让人鄙夷的所谓“放弃精神”,就是无论输赢,我都是吃“皇粮”的,工资照拿。其次大家看到国外那些球星踢得那么卖力,人家是有一颗球多少钱的。哪怕我们国内比较出色的恒大队,他们踢球许家印都是一个球多少钱的给的。但是国足是为国家而战,他们没有一个球多少钱的说法,他们心里的根子坏了,他们眼里钱大于了爱国,心里就是反正卖命踢我也不多拿钱。大家也知道足球一场认真起来受伤也是常事,所以就有了“我卖命踢赢了,我又没多少钱,搞不好还受伤,不如随便踢踢,工资照拿”。甚至还有“收钱”打假赛,不认真踢,随便踢踢吃黑钱。国足内部他们缺少的是“钱学森式”的科学家精神,为了国家可以牺牲自我的精神,这种风气和思想不改变,换谁都救不了国足!
女排精神确实需要国足好好学习,其实女排也不是一下子就夺冠的,三十多年年的跌宕起伏也挺坎坷的,2016年的夺冠距离上次中国女排卫冕可是过了整整12年,记得当时的女排队长惠若琪,心脏已经做过手术却还是坚持在赛场上,说起这个真的挺佩服郎平的,顶着那么大的压力带着女排姑娘们夺取冠军。
10月4日,有媒体报道国足将于8日下午集体观看中国女排电影《夺冠》。在适当放松同时,国脚们也借观影之机深刻领会“女排精神”内涵,从而接受一次有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励志教育。 不少网友看到后,纷纷留言吐槽,称:看完能奋发图强吗?还表示哈哈,引起嘲笑。对此你怎么看呢?
除了巩俐和郎平女儿白浪,《夺冠》里在众多星光闪闪的球员和耐人寻味的故事里,让我印象最深的其实是朱婷。朱婷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一开始,朱婷并不是奔着排球去的。她先去的是体校的篮球队。但尽管朱婷的身高符合标准,可因为从小营养跟不上,瘦弱的她被篮球教练拒之门外。有些心灰意冷的朱婷来到了排球队,教练看了看觉得可以就收下了。但朱婷表现不突出,甚至在郎平去各个地方为国家队挑选球员的时候,朱婷的教练还丧气地跟她说“随便打打得了,你能入选的希望渺茫。”2013年,朱婷成功被郎平选中进入国家队。郎平说朱婷刚进队时资质不是太好,但她的悟性很强,能听懂自己在讲什么,也很能吃苦。2015年世界杯,在全体中国女排的努力下,赢得了冠军,距离上次世界杯的冠军已过去11年。朱婷也在这次比赛后首次获得三大赛的MVP称号。一年后的里约奥运会,朱婷和女排姑娘再度出发,一举拿下奥运会冠军。我觉得朱婷是最能代表女排精神的人:那种可能知道不会赢,但也要竭尽全力的投入,是刻进骨子里的执著。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