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 离婚40年拒绝复合,郑秀离世后落泪,明媚的少女已是往事
青年时代的曹禺
"我们本该共同行走,去寻找光明,可你却把我,留给了黑暗。"——《雷雨》
因"戏"结缘,惊鸿一瞥,从此魂牵梦绕
话剧《雷雨》被誉为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里程碑。想要知道一本著作"德是否配位",时间是检验的重要标准。《雷雨》的创作距今已有87年,它不仅没有被遗忘,反而被选入了高中语文教材,先后又被改编成了黄梅戏、沪剧、现代舞、芭蕾舞等多种艺术形式,可见《雷雨》的作品质量无愧于"里程碑"的高评价。
创作该作品的曹禺,在谈及创作意图时,曾经说过《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他不甘妥协于旧社会的昏暗,想奋起反抗,却苦于势单力薄,只得通过作品来宣泄出内心的愤懑。创作意图即作品的中心思想,所以曹禺是想通过这部作品,来反映出在旧社会的折磨下,苦苦挣扎的人们。
《雷雨》剧照
因此《雷雨》不可避免成为了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们在《雷雨》中感受到了深重的压抑,而从曹禺的感情经历中,也能感觉到那种迫于时代背景下的、深重的无奈。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出生于天津。万世家族可谓是"出将入相",可惜当时清王朝即将覆灭,一切繁荣与荣誉如同过眼云烟,只得见门前孤雁寥寥。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远比普通的家庭更为难捱,他们不具备昌盛时的规格,却仍旧带有那时的繁多规矩。曹禺自小便被困在这座囚笼当中,内心压抑苦闷。
机缘巧合之下,曹禺接触到了戏剧,这是他暗无天日生活当中的一线天光。在戏剧的陪伴之下,曹禺入学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校期间,他苦心钻研戏剧,积极参与与戏剧相关的活动。在追求爱好的过程中,曹禺遇到了原配妻子郑秀。
《雷雨》剧照
彼时,曹禺在台上,郑秀在台下。一个全身心的投入到戏剧表演当中,一个目光紧紧追随着舞台聚光灯下的那位"少女"。演出落幕后,郑秀的心却没有随着幕布一同落下,反而随着那"少女"一同飞向了后台。
恰在此时,郑秀听到邻座清华的学子在讨论那位"少女",似与她相识,便口随心动,以自身十分喜爱戏剧为由,委托那位学子介绍她们认识。等见到"少女"后,郑秀才惊觉这原来是个男生。不过性别并没有阻碍二人相识,正所谓"高山流水遇知音",这与志趣有关,与性别无关。
郑秀对戏剧独到的见解,曹禺对戏剧精妙的演绎,都在彼此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惜二人也只到惊鸿一瞥的程度,便再无交集。因为这时的郑秀不过是个高中生,只是因为喜爱戏剧,才偷偷溜进清华的校园看戏。而后郑秀便忙于学业,再没有机会观看话剧。
《雷雨》剧照
但是这次"意外之识",为郑秀的学习增添了一把助力,她想要考入清华,再去看一次那位少年的演出。先天的聪敏加上后天的努力,让郑秀在次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法律系。两人中断的缘分,也再度被月老悄悄的从中牵起了一道红线。
再续前缘,事业爱情双丰收
与郑秀重逢在清华的校园当中时,曹禺惊喜万分。自初见过后,他常常想起这位活泼、有朝气的少女,这与他厌恶的沉闷、黑暗的社会截然相反,无奈却再也不得见。因此一朝再见,远比久处更让人觉得喜悦。藏着这份喜悦,曹禺的戏剧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此时他不再局限于以演员的身份追求爱好,而是更精进一步,兼任导演。
晚年曹禺
1933年春,由曹禺自导自演的英国话剧《罪》开始排演,曹禺有心让郑秀担任女主角,与他搭戏,以便拉近二者关系。于是他向郑秀抛去了橄榄枝,却被以"能力不足"为由拒绝。曹禺不死心,委托好友充当说客,多方劝说之下,郑秀才答应出任。
曹禺担任的是男主角,两人的对手戏很多。虽说郑秀对戏剧兴趣浓厚,不过演出经验浅薄,曹禺便常常给郑秀单独开小课,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密切接触之下,两人逐渐熟识,曹禺也确认了自己的心意,他喜欢郑秀。
随后,《罪》公演大获成功,一时之间郑秀风头无两,追求她的人络绎不绝。曹禺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内心,展开了热烈的追求。可惜郑秀只是欣赏曹禺的才华,除此之外没做他想。只不过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曹禺用了十二分心的情况下,郑秀心动了,同意了曹禺的追求。
曹禺
两人迅速堕入爱河,在此期间,曹禺灵感勃发,创作出了《雷雨》、《原野》、《日出》等一系列经典名著,郑秀是第一批忠实的读者。这些著作多是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现实意义浓郁,在当时掀起了很大的热潮,曹禺很快被众人熟知。
他的名气蒸蒸日上,与郑秀的感情也趋于稳定。1936年,曹禺与郑秀在南京订婚,次年,两人于长沙完婚,这对郎才女貌的璧人得到众多人的祝福。
命运的压迫之下,人人都在挣扎
不过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1937年,战争打响,两人在战乱之中东躲西藏、饱经磨难。几经颠沛流离,郑秀与曹禺来到了江安定居。两人的感情在战乱的折磨下,已经不如从前牢固,在江安居住的这些年,更是亮起了红灯。
此时的郑秀,再也不是那个明艳飞扬的少女了,她沉迷于麻将、与太太们社交,整日睡到日上三竿。如果是这样也就罢了,她疏于照顾丈夫,却对曹禺严加管教。曹禺苦不堪言,两人时常争吵。长久积压之下,曹禺出轨了。出轨对象方瑞温婉开明,让曹禺在"永夜"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情。
曹禺(右)
最终,两人不可避免的走向了离婚,郑秀独自拉扯着两个女儿。曹禺与方瑞婚后,在这动乱不安的社会中,"勾画出了一幅琴瑟和鸣的画卷",惹得郑秀羡慕又嫉妒,直到这时,她才发现原来自己这么爱曹禺。
不过老天再一次给曹禺开了个玩笑,1974年,方瑞迫于"病痛"的折磨,选择了自杀。郑秀听闻后,便兴起了与曹禺复合的念头,后者断然拒绝,丝毫不顾及前者的一片痴心,这时两人已经离婚40年有余。
曹禺和女儿
郑秀便带着这份妄想,一直到她临终。追忆往昔时,她内疚于在那段动乱的年代,没有照顾好丈夫,反而时时与他发生争吵,可惜这些话曹禺再也听不到了。
而曹禺,听闻郑秀过世后,才恍然觉得,那个明媚张扬的少女,已经随着那段他厌恶的旧社会,一同消散在岁月的长河当中了。思即这里,曹禺痛哭不止,心中泛起层层叠叠的内疚,深觉对不起郑秀,是他没有保护好那个少女。
不知郑秀泉下有知,是否会觉得安慰稍许。
郑秀与曹禺,落得这么个令人唏嘘的结果,是二人自身造成的悲剧,更是时代造成的悲剧。正如曹禺《雷雨》中所表达的,上世纪前中叶的中国,如同一个"永夜"的囚笼,不知何时才能窥见天光。命运对人残酷的捉弄之下,人人都在苦苦挣扎。在这片沉夜中,曹禺抓到了名为"戏剧"的曙光。
曹禺(左)
透过这道曙光,他将自身的怨怼尽情抒发。但是环境未曾改变,即便曹禺再怎么自我调节,怨怼就如同光柱中飞扬的灰尘,永远不会尘埃落定。在这种无望的情况下,他遇到了郑秀,那个明媚的,仿若可以带来整片阳光的女子,她驱散了黑暗,让灰尘不见踪影。
人们在寒冷时,往往会去追寻阳光,所以曹禺展开了猛烈的追求。他短暂的与郑秀共同沐浴在阳光之下,然后雷雨便到来。
晚年曹禺
侵略战争爆发,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了本就动荡不已的中国。电闪雷鸣,将阳光强势的遮挡在乌云之后,从此郑秀不再明媚,开始通过麻将、社交来麻痹自身,曹禺也再也感受不到阳光的普照。相反,雷雨过后,"背阳"的地方满是潮湿与腐烂。
有句话叫做"爱之深恨之切",从前曹禺有多么欢喜郑秀带给他的温暖,如今就对"潮湿"加倍失望。好在这时,一位女子为他带来了"除湿机",曹禺就如同沙漠中望见海市蜃楼的旅人,心中燃起了无限希望。
这股希望,支持着曹禺一步步走出"无尽的沙漠",迎来了"绿洲"。而后,海市蜃楼破灭,曹禺虽再也触不到那股希望了,但是也绝不会回头,再回到"沙漠"当中。
曹禺(最左)
所以,与其说他拒绝的是郑秀,不如说是他拒绝的是"潮湿"、"沙漠",一个代表的是旧社会的黑暗,一个代表的是那段动乱的年代。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曹禺的一生,就如他笔下的人物一般,在巨大的囚笼中被压迫的难以喘气。好在,在人生不同的阶段,他遇到了许多足以支撑他度过苦难的"光",才为我们留下了这么多宝贵的著作。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