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 神话外衣下的反神论,还差点劲儿
在一个将动画片普遍理解为是给小孩子看的国度,如何平衡娱乐化和个人观点输出其实非常考验导演的个人能力。《姜子牙》做得好的部分在于,它让国内鲜少关注动画的一类人,看到了反神本后复杂的人性和道德灰度。但不够理想的地方在于,导演在表达这个主题时,又不得不考虑携家带口的家庭群客户。如此一来,影片的底色尽管悲凉,却少了衬托这份悲凉应有的严肃叙事逻辑和更复杂的世界架构。在一种艰难的取舍中,最终造就了“小孩看完一头雾水,大人看完一脸不满”的局面。
文、编辑、排版丨夏目漱人
陪小九寻父的过程中,姜子牙忽然意识到神仙并不总对,妖怪也不总是蛊惑人心。看清真相后,他决定给自己、给苍生一个交代。斩断天梯之链是大胆的,因为它颠覆了观众对天朝王法的想象,让人看到了潜藏于天庭之内的人性丑恶。
上映3天,凭借对传统题材的颠覆式改写,动画电影《姜子牙》一路领跑国庆档,创下近8亿的票房成绩。但与此同时,部分观众会发现电影本身承载的信息超出了他们对“娱乐大片”的接受范围。一些颇具哲思的观点,在他们来不及反应的时候,已经过渡到下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之中。
显然,《姜子牙》在商业上已经证明了它的成功。然而两极分化的评价背后,又彰显出它不甘于沦为一般商业套路,想要摸索出国产动画崭新叙事方式的诉求和野心。在10多万的标注下,豆瓣7.1的得分已成定局,但它其原本可以更好。当然,这么讲已经没有意义。重要的是,《姜子牙》让我们看到了国产动画的另一种可能,即不过分讨好观众,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比起票房和口碑的成就,这或许才是国产动画未来的发展方向。
电车难题下的哲思
救苍生还是救个人?一道经典的电车难题,在姜子牙犹豫要不要斩灭狐妖之际摆了出来。姜子牙从狐妖体内救下了代表着善的元神小九,然而天庭却视狐妖为祸患,命令姜子牙将其斩草除根。
如果救小九,他将辜负苍生,此前封神大战的胜利也前功尽弃。不救,他将践行师尊教诲,成为不计较善恶的无欲之神。最终,姜子牙对个体命运的关照让他选择了小九,这也导致他随后被天庭贬落为凡人,失去了神力。
可小九到底是狐妖的一部分,不管她是善是恶,人们对狐妖的成见已然形成(狐妖蛊惑纣王)。乍一看,这和去年大爆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要讲述的是同一件事儿,甚至预告里传递的部分信息也包含了这一主题。待到进入正片,你会发现《姜子牙》想讨论的东西要比《哪吒》讲述的要深。
尽管姜子牙的决定和三太子“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如出一辙,但这一部,神明不再隐藏在幕后,而有了更明确的指代(师尊代表的仙界)。如此一来,《姜子牙》所表现的主题就已经不再停留在个体反抗宿命的层次,而直接把矛头转向高高在上的神明。
这种反神论调其实并不新鲜,《西游记》和《哪吒闹海》都向人们展示过神仙的猥琐嘴脸,手法直接。比如《哪吒脑海》中,龙王一方面要求地方百姓暗示纳贡,另一方面对不服从命令的哪吒各种威胁恐吓,直到将其逼死为止,简直和鱼肉百姓的黑社会没什么两样。《姜子牙》则处理得相对隐晦,如果不是结尾狐妖站出来揭露天尊的虚伪,有关对神明的批判其实一直都隐藏得比较深,以至于观众前半段看下来很容易把狐妖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反派。
但实际上,狐妖的角色定位就和师尊在片中的模糊形象一样,非常难用善恶二元论去定义。因为以她为代表的妖狐一族当年也是帮助天尊降妖除魔的功臣,不料后来被天尊背叛,打入冷宫封印,这才激发起狐妖的报复心理,化作苏妲己祸害人间。
妖狐被上界暗算的背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哪吒》里敖丙的龙王父亲,他和狐妖有着相同的命运(被天庭辜负)。虽然观众一直没有看到天庭成员,却能通过龙王的遭遇感受到这帮人的虚伪,这和《姜子牙》中天尊枉顾左右而言他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其实都是在批判神明的不靠谱,但《姜子牙》削弱了善恶界限,这一点在以往强调二元对立的国产动画中比较少见。
从人类的立场来看,天尊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他理解的苍生未免过于狭隘。其最大的问题,在于他坚信丢弃善念才是神的义务,才能拯救苍生。可这个逻辑背后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如果善恶不分,你如何拯救苍生?或者说,拯救的是谁的苍生?
如此一来,天尊所谓的“拯救苍生”不过是一套空口白话,结合狐妖一族的遭遇,这句话翻译过来似乎更像是“我想让谁生,谁就能生,让谁死,谁就必须死”。这和原著传递的理念是一致的,《封神榜》的内核就是“天地为刀俎,圣灵为鱼肉”。个体生死完全由上天的剧本决定,天尊要的苍生,是一个只有人类,却不含妖兽的苍生。用今天的观点来看,这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种族歧视。如此命题,让《姜子牙》在整体的呈现上比《哪吒》更偏厚重。如果观众抱着看《哪吒》的心态来看《姜子牙》,难免有落差。
夹缝中艰难的个人表达
限制《姜子牙》复制《哪吒》票房奇迹的,除了它传递的只有成年人才能看明白的深层主题,另一个原因在于,整体的爽感相较上一部的确弱了不少。
如果说《哪吒》是一部整体基调偏欢快的喜剧,《姜子牙》则是一出彻头彻尾的悲剧。虽然结尾以小九重获转世的好结局收尾,但作为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姜子牙,却在违抗天命,并擅自斩断神界和人间链接之后被贬入狱,下落不了了之。《哪吒》中,当人们看到肉身损坏,但魂魄依在的哪吒还是那副贱贱的痞样时,人们内心对有关“圆满”的想象得到了满足,可《姜子牙》里的这番结尾,着实给观众留下个大大的遗憾。
透过这个结局,导演似乎想传递一种天命难违,个体对体制的反抗的徒劳。但这种过于残酷的现实性论调,把影片搞得过于悲情,这就让《姜子牙》在当下国内的观影语境中变得非常尴尬:表面看它是一部动画片,但它的内核可一点也不像家长期许的那么童话,反而很“少儿不宜”。
这几年内地一个比较好的现象是,一些针对成年人的动画作品开始陆续上线,之前有刘健的《大世界》,之后有国外引进的《盗梦特攻队》。这类作品无一例外是用动画的形式映射成年人的社会,让大家借一个虚构的二维画面,看清楚现实中的肮脏和复杂。
《姜子牙》其实也同属这个范畴,不管是它参考的原著还是面向市场的魔改版,神话只是载体,通过故事指涉人心才是它的本质。在一个谎话编织的世界背后,往往暗藏着其他生灵的牺牲,而这种牺牲往往是血淋淋的。影片宣传语”每个无辜之人都不应该被牺牲“即是说的这个道理。
可反过来讲,这类表达真的有被观众良好接受吗?逛逛短评,围绕”剧情一言难尽“的讨论,或许也说明了《姜子牙》在编剧层面上的”故作高深“给自己引来的不必要的争论。诚然,相较《哪吒》,这部新片的三俗段子是少了不少,但在剧本的细节雕琢上,它还是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一个苦心开发了四年的剧本。
影片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人物情绪不连贯,衔接太突兀。剧情推进过程中,上一秒还彼此对立的两个角色(小九和神兽四不相),下一秒忽然成为朋友,互相嬉闹调侃。这种宛如儿戏的人物关系转化,和它所承载的厚重主题突兀不说,也很难让人相信角色的行为动机。
另一个比较让人如鲠在喉的部分是硬件技术,这是国产动画历来存在的硬伤。可以说,技术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导演的表达。比如中途一场营救小九的戏,导演用了一个特别大的特写镜头给到了奔跑中的姜子牙正脸,然而这个镜头的动幅不大不说,人物面部的细微表情也缺少变化,让人很难感受到人物此时内心的焦虑状态。这个长约4、5秒的ppt大特写其实完全可以用一个全景交代。毕竟,脸部跟不上的技术,肢体语言可以弥补。正是这类细节的不讲究,拉低了影片的整体成色。
在一个将动画片普遍理解为是给小孩子看的国度,如何平衡娱乐化和个人观点输出其实非常考验导演的个人能力。《姜子牙》好的部分在于,它让国内鲜少关注动画的一类人,看到了反神本后复杂的人性和道德灰度。但不够理想的地方在于,导演在表达这个主题时,又不得不考虑携家带口的家庭群客户。如此一来,影片的底色尽管悲凉,却少了衬托这份悲凉应有的严肃叙事逻辑和更复杂的世界架构。在一种艰难的取舍中,最终造就了“小孩看完一头雾水,大人看完一脸不满”的局面。
好在它没有将区分善恶的标准说死,而是交由观众自行判断,这是国产动画的一大进步。而作为封神执行者的姜子牙,他的下落不明或许是在为下一部新作铺路,或许只是导演的刻意“留白”。无论如何,这个斩断信条的反骨英雄都值得被人铭记,当所有人都坚信自己是对的的时候,作为中间人的他能否定自己的过去,转而为大义呼喊。比起叙事上的别扭,他用牢狱之灾换来的人间自由,或许更值得一次掌声,而不是怒骂。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