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成都一半的名人都住在大院里?
1999年,《梦开始的地方》迎来首播,它被称为是中国大院影视作品的开始。
也是从这个时候起,更多的普通人得以通过镜头,窥见大院内的神秘生活。
但即便都是大院,成都和北京还是有明显不同。北京的大院藏着“贵”,成都的大院聚着“魂”。一个声势显赫,一个生活无边。
他们有的在大院里走向了人生的巅峰,有的收获了不曾拥有的自由,更不乏从小在成都大院长大,如今在各行各业发光的名人。
01
成都这座城市最初的模样,就是由院落构成的。这模样早在一千多年前就被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写成了诗: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有历史考究,在古代,就连比较穷的成都人,都要在门前种花、种树,打理出自己的院子。
要想生活过得好,院子不能少。
差不多在同一历史片段中,另一位诗人用诗歌打造出了成都最初的网红大院——杜甫草堂。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唯有在成都时,难得舒适又惬意。
初到成都,他就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搭建了房屋,称“成都草堂”。他的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中提到的便是这里。
彼时的草堂,“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有池塘,有野鸥,有栽种花花草草的庭院小路。不说杜甫有多喜欢,这样的院子放在今天也没几个人能拒绝。
更重要的是,杜甫在这里走向了人生巅峰。
杜甫在草堂居住了3年零9个月,前后作诗约250首,刷新了自己的记录不说,内容上从过去流离失所的哀叹、愤怒,到终有一院的满足、喜悦,前后转变判若两人。
当时,谁会想到“苦大仇深”的杜甫有一天会写出“两只黄鹂鸣翠柳”?究其原因:是居住环境扭转了他的心境。
老诗人冯至就在《杜甫传》中这样写道:
“从此这座朴素简陋的茅屋便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
唐代四大才女之一的薛涛,和杜甫算是“邻居”。
薛涛一生,除了在今四川北部的松潘和南部荣县的竹郎庙等地作过短暂的居留外,大部分时间是在成都度过。
她在成都的居所主要有两处,其中一处便是在浣花溪万里桥边的院子,与杜甫故居对望。
当初,薛涛脱去乐籍后,回到万里桥边的居所,在自家门前种满了喜爱的花。“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说的便是她。
当时的薛涛经历了种种坎坷,浣花溪畔的一方天地,作诗、绘画、制笺……让她重拾了人生中少有的安宁与自由。
与成都大院有着深深羁绊的,少不了还要说到李劼人和巴金。他们是成都有名的“院子弟”,巧的是,一生都离不开两座院子。
李劼人的第一座院子,是他外公的杨家大院,位于状元街。院子很大,有宽敞的院坝,有树木灌丛,甚至还有戏台。
他幼时便和母亲来到这里,度过了不知人间愁滋味的童年,度过了与郭沫若、周太玄等做同学的青少年。
他在这座院子里结婚生子,告别家人去法国留学,又在这座院子里写下《死水微澜》等多部作品,还用杨家大院开在指挥街的侧门开了一家“小雅菜馆”,亲自掌勺做川菜。
他的前半生,都是围绕这座院子发生的。
1936年春,日军飞机轰炸成都,李劼人从城内疏散到郊外沙河堡,即现在的川师北大门。
在这里,他修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个院子,并为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菱窠。
李劼人对菱窠非常看重,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破天荒的一件事。”
菱窠刚搭建起来时,十分简陋,土墙草顶,只有三间房,一间客厅,一间卧室,一间书房。
作为“院子弟”的李劼人当然不会就此满足。在之后长达二十余年的生活时间里,李劼人多次对菱窠进行了维修和改建。
慢慢地,草屋变成楼房,篱笆墙变成了红砖墙,院墙内种上了株柳树、桃树、竹子和花卉,还开辟了小菜园。
这大约是中国人对院子情结的最好写照。你很难探究清楚是为什么,但它却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渴望。
而后人评菱窠,“李劼人创作的‘世外桃源’”,他的不少作品,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和李劼人有着相似“院子情结”的巴金,出生就是在成都的一座院子,位于成都正通顺街98号,名叫李家大院。
这座大院为五进三重堂砖木平房建筑,设计有大厅、堂屋、桂堂和院墙。
在这座院子里,巴金与亲人一起生活,四代同堂,度过了烂漫的童年和少年时期,直到19岁才离开。
那一年,巴金虽走出了李家大院,但院里的那段时光,始终深刻在他的脑海,最终落墨成花。
在巴金的笔下,关于李家大院的故事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家喻户晓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讲述一个大家族的跌宕纠葛。
另一个版本是《繁星》和“鸡司令”的故事,描绘了一位烂漫童年心底的慢时光——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有学者评价:成都大院里的稚趣、星空、宁静……让巴金成为了跌宕动乱时代中“灵魂安静的男子”。
02
古代的杜甫、薛涛,近现代的李劼人、巴金,你会发现说成都的历史,离不开街巷里的院子,讲述成都人的家族史,也无法回避从院子里长出来的往事。
成都的院子,不在大、不在豪,在窗含西岭千秋雪、栽花闭门居的意境和心性。
这也是为什么从成都大院走出来的“院子弟”,大多自带一层“文艺”的光环。
这份成都大院独有的“气质”,恐怕也只在成都,一座千年来不愁吃穿、从容闲淡的城市才能诞生。
但,即便是成都,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肉眼可见的是大院越来越少。
诗人翟永明在回忆起成都大院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院里有高高大大枇杷树,葡萄树,两颗桃子树,三棵不同品种李子树,樱桃树,还有一颗很大很大的无花果树,一年四季看着树叶慢慢变黄脱落发芽开花结果。”
“可惜,再也没有了。再也闻不到夏天的芬芳了。再也看不到夏夜的萤火虫了。”
与此同时——
自2003年颁布第一道禁墅令开始,政府对别墅用地限制的调控就从未停止。到2015年,成都主城容积率小于1的住宅用地被正式叫停。2016年,禁墅令再次升级。
层层加码的政策,意味着市场基本与低密、独栋的大院告别,不禁让人惋惜。
诚然,生活需要现代化,情感表达却需要中国化,作为中国居住文化的精髓,“大院”这个传统文化符号如何被唤醒、传承?
△锦江大院实拍
上帝既然给我们关上一扇门,自然也会为我们打开一扇窗。如今在锦江区三圣乡,锦江大院带着成都人的大院记忆,走来了。
03
在成都68座历史文化院落中,有29座在锦江。这处地方蕴含着成都极深的大院历史与文化。
而在此之上拔地而起的锦江大院,可谓“完美”。
一方面,它“完美”承接了人们现代的生活习惯。
现代人居住讲究生活便捷、高效率,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便是配套。
锦江大院妙就妙在它的“锦江”,明白人一眼就能洞穿这两个字蕴藏的价值。
成都最具国际视野的核心双地标,太古里、IFS就在锦江。成都外国驻蓉领事机构,55%以上都在锦江。世界500强企业有133家落户锦江,占全成都比例近50%。
新潮与传统、烟火与精致同存,在成都恐怕只有锦江能展现的如此淋漓尽致。贝壳数据显示,锦江区的房价走势也常年居于成都前列。
聚焦锦江大院四周,更让人刮目相看。
△锦江大院区位图 点击看大图
项目具体位置坐落在锦江三圣乡,背靠三圣乡超2万亩的庞大生态资源,这在绕城内十分难得。
粗略估算,这面积约等于41个浣花溪公园。如果杜甫当年住在这里,快乐会不会也会被放大41倍?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建设如火如荼,锦江大院的出现无疑也为“烟火里的幸福成都”提供了生动注脚。
交通上,锦江大院拥有“三横三纵”六条城市主干道,通达性极强。同时,项目紧邻在建的地铁13号线三圣花乡站,未来轨道出行也相当方便。
除了这些,锦江大院还紧邻两大强标识性IP——“华西”和“七中”。
△三圣乡华西分布图
曾经,我们形容过三圣乡,是华西在成都的“第二处大本营”。华西附二院、华西口腔门诊、华西锦江分院,都已布局三圣乡,且距离锦江大院最近仅一街之隔。
这算不算另一种层面的“人均华西自由”?
项目与七中育才的距离也仅约800米,据统计,区域内聚集有12所幼儿园、11所小学、6所中学,教育资源十分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伴随卓锦曼购、华西528的开业,三圣乡曾经被诟病的商业短板也得以补足。
今天的三圣乡,你几乎找不到缺点。
△锦江大院实拍
另一方面,它“完美”延续了人们对于成都大院时光的想象。
想想看,如果将大院搬进天府新区,怎么想怎么味道不对,因为历史与文化的厚度从来不是一蹴而就。锦江大院长在锦江,恰到好处。
更重要的是,锦江大院产品设计经上百个日夜推敲、不厌其烦的易稿,最终,才得以呈现了今天的锦江大院,被称为“拥有成都大院之魂”的作品。
锦江大院分章华、崇德两个组团开发,除开每个地块需要无偿移交的少量高层,项目产品设计为纯墅区。
这保证了“大院生活”的纯粹性,大院氛围感更足。
△锦江大院实拍
其次,在限墅令层层加码的当前,如何运用现代建筑手法再现曾经的大院生活?
锦江大院虽设计为叠墅,但通过极为巧妙的设计,将一直以来存在于历史书页中、人们记忆中的几个大院关键场景,进行了还原。
· 独门独户独立电梯入户
大院生活的首要要义,便是居家的私密感,一个大院一个门头一户人。
通过独门独户、独立电梯入户的设计,锦江大院的归家体验与独栋大院无二,最大程度保证了大院居住的私密与尊崇。
这在目前市场上,极为少见。
△锦江大院下叠样板间实拍
不仅如此,锦江大院还“奢侈”的为每户设计了独立地下室以及独立的地下入户,保证了业主的最大私密性。
· 户户有庭院
被巴金写进《繁星》的庭院,无意间成为了许多人的诗与远方。锦江大院的点睛之笔,也在庭院。
在当前名为“别墅”的众多项目中,鲜能看到一个能同时满足所有人庭院梦的。它们往往用价格明码标价,价高者得之。
但在锦江大院,户户有庭院只是标配(即每位业主都将私享一块地面庭院),还有更多的花园空间在这里得到了延伸。
△锦江大院下叠样板间实拍
以下叠为例,一楼同时设计有“前庭后院”,户外庭院面积大多可达52㎡。在这里,看日出日落,观四季发生,养花品茶,嬉戏玩耍,续写了成都人的大院故事。
下叠的负一楼夹层,锦江大院创新设计有下沉式露天花园,满足了更多家庭成员对于生活在大院的想象。
下叠的二楼生活区,与主卧直连有一个空中花园露台,宽近7米。在此摆放上一桌一椅,泡上一壶茶,望天边云卷云舒,惬意之极。
你能看到,锦江大院为了将大院生活还原,设计上可谓用心良苦。而这或许才是对成都大院、成都人大院回忆的尊重。
△锦江大院下叠样板间实拍
· 属于大院的生活尺度
大院之“大”,藏着对生活尺度的考量。
同样以锦江大院下叠为例,在市场上LDK一体化设计风靡的当下,它率先升级这一理念,首次引入了LDKB的系统设计。
即从人体工学动线、家庭结构及生活习惯等多维考虑,将餐、客、厨、园融为一体的“超尺度家庭会客厅”。
通过这一设计,下叠横厅开间达到了约9.45米,整个横厅面积近约70㎡,几乎是市面上一套小住宅的面积,尺度相当阔绰,足以装下三代同堂的幸福画面。
同时,下叠主卧套房的设计也让人称赞,面积同样达到约70㎡,内里布局卧室、空中花园露台、卫生间以外,还有难得一见的双衣帽间,尽显男女主人的生活尊崇。
左右滑动查看锦江大院下叠户型图
此外园林上,锦江大院设计打造了成都首个新自然主义园林,不仅四季有景、一步一景,更通过7条归家巷道,旨在搭建起锦江大院的“大院社交”。
之于成都,这般无法复制的“大院”,其稀缺不言自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占据时代红利与区域核心的可售卖、可流传的大院产品,注定只属于少数“院子弟”。
同时,事实也再次证明,这样的大院生活一直以来也为大多数成都人所期盼着。
数据显示,锦江大院于近期首次亮相开盘,当即获得了市场的超高关注,一共126个入住的珍贵席位,目前仅剩下不到20个名额,去化高达85%。
这才是成都的真“网红”。
据悉,锦江大院二期崇德组团也于近日推出,位于三圣花乡景区、许燎原艺术馆旁,一如既往深研大院时光,席位不多,只能说且买且珍惜。
—END—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