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 春晚最牛钉子户的背后,全是痛苦
近几日,两条热搜内容很吸引人的注意。
一是39岁女明星杨若兮身穿廉价服装走红毯,曾经的最美何仙姑在岁月的侵蚀下,大玩“变脸”,撞脸蔡明,引起一片群嘲。
二是,32岁童星出身,一度被说从小到大就没什么变化的舒畅,近期爆出一组古装照撞脸蔡明,更因照片上的她,满脸硅胶感,脸部僵硬,让许多网友难以接受。
娱乐圈中,一直流传着一句很经典的话:女明星的归宿是蔡明,男明星的归宿是赵本山。
当然,这里的归宿,不会肤浅的指样貌这一块。
只是,杨若兮和舒畅,一个是古典美人,一个是国民闺女。
那张原本辨识度很高的脸,如今越来越像网红脸,甚至用脸的方式“靠近”那句话里的“归宿”二字,听来不免让人唏嘘。
蔡明,也是童星出道的明星,但她和大多数人不同。
她的人生,起起落落,每一次的转变,都给她带来了巨大的成就,但这其中,却也夹杂着无尽的痛苦和心理压力。
尤其是在参加央视春晚表演这件事上。
从1991年开始,蔡明参加的春晚次数,多达28次。
别人能上一次,已是不易,可她在春晚舞台,却像家常便饭,作为春晚最牛钉子户,人前光芒万丈,人后却是心理上的满目疮痍和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
1990年,蔡明29岁,距离她十二岁的时候出演轰动一时的“小海霞”,已经过去了十多年。
在事业上,落入“悲剧”的魔咒里,却又处于上升期,达不到过去“小海霞”的巅峰,但又不至于太艰难。
她从一个懵懵懂懂的表演系学生,变成了一个困在悲情角色里无法自拔的年轻演员。
其实,早在她出演小海霞以后,电影厂厂长就有意将她培养成“谢芳第二”的悲情演员。
只有谢添导演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这孩子将来是要演喜剧的。”
在生活上,蔡明的丈夫丁秋星放弃了出国进修的机会,安心在家当一个“家庭妇男”,给予她无限的家庭温情。
儿子丁丁的出生,也丰富了他们的三口之家,可对丈夫和儿子的亏欠,也给了她很大的压力。
前路茫茫,该怎么走,她自己都没想清楚,机会却悄无声息地来了,一如她四年级的那一年。
1990年,春晚的第一代小品王陈佩斯和朱时茂正在创作北京台所需的小品《普拉蒂尼的长发》。
早已发现蔡明喜剧天分的陈佩斯对她发出了参演和创作邀请。
某天,他们在讨论剧本的时候,陈佩斯明确指出蔡明的(喜剧)点子就像泉水一样,咕咚咕咚往外冒。
蔡明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
从未接触过喜剧,对喜剧没有半分概念的她,却在《普拉蒂尼的长发》的创作尝试中,发现了自己无穷的喜剧灵感。
这部小品被硬生生地扩充了不少,让蔡明看到了无限的可能。
陈佩斯更是极力劝她尝试转型到小品的创作表演上。
蔡明虽然心动,但心里却直打鼓,是继续在悲剧角色中游走?
还是转型成喜剧演员?
蔡明自己心里也没谱。
此时,她身后已经默默支持着她数年的丁秋星再一次鼓励她主攻小品,继续往前闯。
甚至,常常跟她一起对台词,做她的陪练,临时搭档。
也是在这一年的春夏之交,央视《综艺大观》栏目的导演找上了她,并让她自己找一个男演员搭戏。
物色了许久,也跟好几个伙伴尝试着排练了几次,但感觉就是不对,后来,有人向她推荐了当时已经家喻户晓的小品演员郭达。
两人一见如故,开启了长达近20年“黄金搭档”的生涯。
1991年除夕夜,春晚舞台上的一个表演节目上,出现了一个迷路的乡下小姑娘。
她穿着那个年代特有的花裤子,用木棍挑着两个大包裹,操着一口浓重的口音,张嘴就来的:“俺奶奶说了……”引得全场哈哈大笑。
这个迷路的乡下小姑娘,正是蔡明的央视首秀小品节目《陌生人》里的形象。
《陌生人》后,蔡明一举成名。
这一回,成名的不再是影视演员蔡明,而是小品喜剧演员蔡明。
这一年,她30岁,又一次抓住了机会往上爬。
第二年,她和郭达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排练,已经有了一定的默契,两人征战央视,开启了开启了央视春晚钉子户的表演生涯。
在那之后,蔡明和郭达的搭档更加频繁,两人成了默契的黄金搭档。
央视春晚舞台是星光熠熠的,但也是荆棘丛生的。
它的荆棘,首先就遍布到蔡明的婚姻里。
在那个时代,央视春晚的影响力,是全国性的,蔡明红遍全国,不仅仅是她自己一个人的努力,还有丈夫和搭档的努力。
一个默默守在家里,却无端承受了无数网友的谩骂和唾弃,无数的网友开始自发的脑补,认为女神般的蔡明,不该跟一个平平无奇的家庭妇男走到一块。
另一个,跟她的搭档次数多了,各种不好的言论,什么“蔡不离郭,郭不离蔡”的传言都冒了出来。
自尊被踩在地上,网友的恶言恶语,蔡明和郭达的默契配合,绯闻遍天,这些都是压垮丁秋星的心里的那根稻草。
自此,贤惠体贴的丈夫变得焦虑,患得患失,夫妻俩的争吵,冷战,一再地消耗着他们的感情。
为了顾及丈夫的感受,守护家庭的和谐,蔡明跟郭达停止了合作,但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搭档人选。
好在后来,蔡明给丈夫写信吐露心声,郭达的妻子也出面沟通,才让这件事揭了过去。
除此之外,在踏上春晚舞台的这许多年里,蔡明就没有过过一个舒心的除夕,每一年,她都揣着一颗心,只有等到了大年初一,那颗被高高扬起的心,才敢放下来。
于她而言,春晚的记忆,是痛苦的。
她曾经说过:“十分痛苦,春晚还有春晚排练的‘影视之家’,给我的全是痛苦的回忆。”
为什么?
春晚小品舞台上,蔡明并不是唯一的小品皇后,和她同期的,还有一个谐星——宋丹丹。
比起自带喜感,喜剧天分十足的宋丹丹,蔡明总是欠缺了些什么,所以,她必须比别人更努力去征服观众,让观众认可自己。
跟她有过多次合作的一位编剧曾经劝她:“回回征服观众,是一件特累的事情。演员一辈子就演一个角色,像冯巩每次上台都‘我想死你们了‘,也挺有亲切感的。”
蔡明没有听。
演员就演一个角色,那是对她努力的扼杀,也是对她事业的埋没。
所以,她得变。
蔡明始终站在时尚的最前端,什么流行她就玩什么。
在她演过的小品里,几乎就没有重复的角色,每一次的创新,作品的每一次审核,都是她最煎熬的一段过程。
尤其是,没到真正上台的那一刻,谁也不知道,谁的节目会被刷掉。
春晚的剧组是固定的,不管是哪一年,哪个导演,他们全都住在一个名为“影视之家”的地方。
每一个节目表演的演员,总是满怀期待地带着自己的作品前去影视之家住下,然后开始没日没夜地,不吃不喝地排练,修改,完善,排练。
可谁也不知道,谁的节目能上。
节目能否顺利选上的不确定感,排练的紧迫感,作品一次次审核的多重压力,压在他们心头,一压就是几个月,最害怕的,是到了最后一刻,节目组来人告诉他们:你们回家吧。
曾经就有一年,相声表演艺术家杨少华老师两父子排演了一个节目。
他们的节目在蔡明进组之前就已经通过了,可在晚会的前一刻却被毙掉了。
她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拿着东西,拖着行李箱往外走,两父子身上,一身的落寞和意兴阑珊,让蔡明连眼神都不敢跟他们对上,甚至,连安慰都显得苍白。
可这样的过程,蔡明却连续经历了近30次,以至于她听到影视之家就怵。
那是一种条件反射性的痛苦,除了春晚,她从不愿意在那里多呆:“我不想再进那个楼,那里面的回忆都是痛苦的”。
蔡明参加了近30次的春晚,可从创作开始,到最后作品真正地落实到舞台上,却不止30个作品。
每一次的春晚表演背后,都是无数被她自己否掉的作品,不断否定,不断创作,“春晚的节目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十个手指头伸出来咬一咬,哪个都疼。”
可最疼的还是这几年,一个个亲友的离开,让她在这个舞台上,开始感觉力不从心了。
早在几年前,她的老搭档郭达就声称年纪大了,身体差了,不想承受那种压力了,所以退出春晚舞台。
2018年,那两个一直在台下等着她表演结束后一起回家过年的父亲和最忠实粉丝,她的小外甥女也都不在了。
“春晚还在继续,那张桌子还在,可是坐在桌子后面的人,不一样了。”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