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有多厉害 为什么被称为黑衣宰相
本文摘要:明朝有这么一个怪和尚,他出家为僧,却师从道士,他师从道士呢却又深谙兵法。他只区区是个外姓人,连品级都没有,死后却能配享太庙,成为明朝唯一获此殊荣的文臣,他便是靖难的总策划师。朱棣的黑衣宰相姚广孝。那么问题来了,姚广孝究竟有多怪呢?能被世人称为妖僧,他究竟又有多神才能让朱棣言听计从,委以重任,甚至死后能让他进入太庙。一切的一切还得从头说起。
洪武十八年,马皇后病逝,朱元璋选拔了十个僧人,准备送给藩王诵经祈福。姚广孝便在这十人之中。此时他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和尚,但接下来一场对话却让他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等到燕王朱棣进来挑选的时候,姚广孝突然拉住朱棣说:“殿下,贫僧有一份大礼相送”,朱棣很不屑呀,我身为大明王爷,要啥有啥你能送我什么呀?姚广孝见朱棣不为所动,将他偷偷的拉到一旁低声说,如果能让我跟随殿下,贫僧呢便送一顶白帽子与你。朱棣一听,脸都吓白了,他是王,王上面架个白不就是皇吗?你好大的胆子。朱棣呵斥姚广孝,你究竟是何人?此时,太子朱标尚在,敬重大哥的朱棣并无造反之意,但是姚广孝的这个礼物吸引力还是太大了。犹豫了一会儿后,朱棣最终还是把姚广孝纳入了门下。
姚广孝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敢在当今圣上的儿子面前说这样的话。他又有多大的自信才敢在朱棣面前大放厥词,敢说自己能帮朱棣夺取皇位,这一切都得益于他的人生阅历。姚广孝出生在元末的江苏苏州,比那时候的朱重八还小七岁,那时候呢他不叫姚广孝,叫姚天喜。和很多猛人打小就家境贫寒不同,姚广孝的家境啊很殷实,他家世代行医,老爹更是苏州名医。而姚广孝也因此啥也不愁,每天就埋头读书,那他怎么就当了和尚了呢?是感情受挫,看破红尘了吗?并不是十四岁那年,姚广无意中在街上看见有个高僧在众人的拥簇下阔步向前,现场不亚于大官荣归故里。甚至比当官的还气派几分,念书当官儿都不如当和尚。于是姚广孝将书本一扔,直接剃度出家法号道延。当了和尚后呢,小姚也很上劲,一头扎进佛经里,苦心研究,可研究着研究着,他就发现这佛经不教怎么受人拥簇啊。反而教的都是让人看淡名利,不行不行,我才多大,这样下去,人是会变成废物的。于是姚广孝偷偷拜了一位师傅。奇葩的是,这师傅啊,是个老道士,其了怪和尚居然拜道士为师,原来这老道士也不是个正经道士,他不学别人修仙炼丹,学的却是阴阳之术。也就是算卦、占卜、天文权谋等。在很多人看来,这些东西就是不入流的下三滥,但是那个乱世可不一定。要知道,那时候的人们都很迷信,如果学的好,大可以在大官甚至皇帝面前谋个一官半职,实在混的不好呢,完全可以街上摆个摊养活自己。就这样,姚广孝在这条路上是越走越远。
你别说这些年呢,他看遍古籍,博古通今,游历各地,考察风水。见了很多世面,也看见了很多的人心,这很重要。并且认识了宋濂、杨基这样的名士。但虽然这时候的姚广孝见多识广,满脑子都是心计和谋略,但是根本没有人用他。因为此时天下太平,大明建立十多年了,谁还想顶着杀头的风险去造反呢?眼看四十几岁就要中年危机了,姚广孝也急呀,但关键时刻有人给他算了一卦,当时著名的向着袁珙,看见姚广孝不仅打经拉着他,就免费给他看看面相。看完后,远古面色凝重,连连慨叹,你这何尝太奇怪了。一双三角眼活像生病的老虎。你这样的人天性嗜杀,将来一定会成为下个刘秉忠,刘秉忠也是个和尚,在忽必烈还是亲王的时候,就成为麾下谋士,后来一手将忽必烈送上了皇位。听了这样的评价,姚广孝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他坚信自己一定会找到那个忽必烈。命是天算的,机会是要自己抓的。洪武八年,朱元璋下令让董儒术的和尚来礼部考试。能考上的呢?就留下来当礼仪方面的官,野心勃勃的姚广孝,自然屁颠颠的去了,但很可惜朱元璋没给他官做,只是刺了一身僧袍,让他回家了。姚广孝苦闷呢,所以就越发努力。十年后,他终于抓住了这个机会。也就是我们开头说的那个场景。他要给燕王朱棣送一顶白帽子,后来朱棣虽然将他纳入了麾下,但也只是看上了他的智慧,想让他做个谋士。帮自己避避灾或什么的。但姚广孝可不想这么下去,他是天天念,白天念,晚上念,每天呢就危言耸听,撺掇朱棣造反。朱棣真是见识了什么叫和尚念经,他不想造反,因为老爹还活着,太子朱标也活着,所以他批评姚广孝。大师想做刘秉忠,可我不是忽必烈,姚广孝表面儿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是在偷偷小猪地假正经。因为他知道没人不想做皇帝,而且他虽然前些年处江湖之远,但对庙堂之中的事儿还是了如指掌。终于机会还真让他给等到了朱标去世,朱元璋立朱允炆为接班人。朱蒂这个时候有些不服气了。凭什么呀?这时候呢姚广孝出来告诉朱棣反了吧,不然迟早会被朱允炆提光头,终于朱棣被说服了。开始暗中筹备,果不其然,建文帝上台之后,连削五藩,没一个有好下场,而朱棣就是下一个。反了,朱迪终于受不了这样的欺负。
在靖难的全过程中,姚广孝在每一个环节都起到了关键作用。首先呢是鼓动朱棣虽然时局所迫,但靖难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和姚广孝有关。你说有人给你把路都指好了,你会不走吗?还有就是筹备阶段,那段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朱棣眼看就要成为案板上的肉,关键时刻还是姚广孝出计谋,先是装病,成功召回了三个儿子。接着呢又是装疯,麻痹了建文帝。不仅如此,地下座兵工厂上面养鸭子,掩人耳目,也是姚广孝的主意。到了真正造反的那晚。朱娣动员完军队之后,天空突然大风狂做,瓦片被吹得七零八落,这是不祥之兆。只说朱棣造反有违天意,士兵们一下慌的不行,关键时刻还是姚广孝站出来说,这不是凶兆,而是,真龙飞天的前兆,真龙飞天嘛,肯定是大风雷雨相伴,而瓦片呢正是真龙踢下来的,这是大吉大利的祥兆啊。士兵们很好糊弄,还真让姚广孝这番话定入了心。而在靖难真正开战之后,朱棣出征,姚广孝与世子朱高炽驻守大本营北平,还不时为朱棣出些锦囊妙计。比如靖难最关键的一步,徐州之战中出征的朱棣在前线铁铉盛勇的狙击下寸步难行。后方的大本营呢,也被朝廷围攻,朱棣似乎又要前功尽弃了。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姚广孝却告诉他,不要去攻打城池。应迅速直取京师,京师兵力单薄,一定能攻克。朱棣采纳了他的建议,在淝水、灵地连败南军,并渡江进入京师。可以说这是汗马功劳,靖难成功后,姚广孝又被安排至编撰太祖实录,为朱棣的造反,编造种种证据。在解晋编写永乐大典失败后,接任了这项伟大的工程,并在朱棣的迁都计划中一手规划了今天北京紫禁城的格局。立下如此功劳,朱棣的奖赏自然少不了。他呢给了姚广孝一个大官,太子少师正文品,并给他赐名广孝,可是姚广孝却什么都不要。不要官、不要钱也不要家。一来呢他知道功高盖主的下场,二来他做这些从来都不为名利,而是只为一个词,理想,他的理想就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住在庆寿寺中吃斋念佛,意在洗清靖难中犯下的杀生之罪。上朝的时候呢,他就朝服不上朝的时候,就穿一身黑色僧袍。因此,人们称他为黑衣宰相,黑衣妖僧。
虽然晚年安详,但由于靖难的缘故,他的人生也和朱棣有着同样的遗憾。他到苏湖赈灾时,前往常州老家。将获自的黄金全部分发给宗族乡人,但是没人要他去见姐姐,姐姐闭门不见,因为他是反贼。他去见故友王彬,以为他能理解自己,王彬也不肯相见,甚至让人传话说,和尚误矣和尚误矣。一四一八年,也就是永乐十六年,姚广孝病重不久病逝,终年八十四岁。他死前唯一的要求就是放掉那个被怀疑为放走建文帝的副将。仁宗朱高炽继位后,特命将朱广孝配享明太宗庙庭。这是姚广孝作为朱棣谋臣的最大荣誉。纵观明太祖太宗开国两朝,配享太庙名单中,十六位功勋自中山王徐达以下皆为出生入死的武臣。以文臣位列功臣,配享之伺者,仅有姚广叫一人。由此可见,姚广孝在明初的特殊地位。
我们来为姚广孝做个评价吧。可以说呢他是一个奇人,好好的富家公子不当去当和尚,好好的和尚不当却拜道士为师。这一切的反常,足以证明这是个奇人,而他的这个奇,又证明他不是个甘于平庸的人。靖难一战,他又变成了一个乱世能臣,荣誉之时,他又急流勇退,是个聪明人。总的来说,这是一个活明白的野心家。
下一篇:
聂树斌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相关推荐
最新奇闻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