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玲被问如何解决需求(林志玲花了17年)
人越活越长,也越来越到了能看到故事结尾的年纪。
(一)
正如没有人想到林志玲会这么快结婚,连透露恋情都没有;也还有人隐隐期待着她会和言承旭拥有[后来],事实就是人与人的关系就像不返程的车站,逾期不候。
言承旭被[顶]上热搜榜,拿到第一名,也几乎是人们情绪统一而协调的共振:他们和好,比开心更开心,没有什么比他们错过更难受了。人们惋惜他们,是在照镜子。尤其你看言承旭回应的方式:哇!真的吗?恭喜他们,就像你得知过去喜欢的人婚讯的样子。退开一百米送上祝福,我才不小气。
本质是惋惜缘分,惋惜自己。
“林志玲结婚,新郎不是言承旭”这话最大的效用是,那些梦幻的泡泡,终于碎了。兜兜转转,你还在这里?可行性极低。缘分会帮我对[对的人]分外留神,那这个[对的人]原本就是不存在的。
最后人们选择的是在合适的时间出现的、你喜欢的那一类人中的[某一个人]。
在此之前,全世界都认定言承旭是林志玲“对的人”。2002年恋爱,2010年分手,2017年传复合,2019年盛传见家长定下巴厘岛要结婚。一个名字,如影随形17年。
在综艺节目上表达思念,情绪动容毫不遮掩。
言承旭单方面承认过自己个性缺失,不会表达爱,自以为是地扛起对方的世界,她未必觉得是爱。也有借上梁静茹的勇气,看能不能再试试的时候。
林志玲在其中得到的,都是关于爱情心智的成长,也目睹了对方的成长。沉没的成本,也不止言承旭一个人。还是青春、年龄,长久地对美好结尾畅想的羞耻心以及翘盼着爱情与我有关的自己。
最后一次当机立断,这份破釜沉舟,她花了17年。结婚公开信里这句话最打动我,她这样写道:勇敢地!让未来到来,让过去过去。
那破釜沉舟就是枪毙了所有暧昧选项后,那个唯一被肯定的选择。她做下了。
(二)
在所有的女艺人里,林志玲或许是被物化最严重的一位。或者说,她不幸太扎眼,走在了最前面。
这可能由于她的职业,名模。她的美丽,台湾第一美女的头衔。在许知远主持的《十三邀》里,他们尝试把她定义为“一个理想的花瓶人选”,借此挖掘出她外表之下的内涵。没想到林志玲却大方地接受了定义,并且讲了一句话:我觉得我扮演的最好的角色是[志玲姐姐]。
这个答案让许知远和观众都措手不及,因为没有想到她会如此真诚。“漂亮没有别人漂亮,聪明没有比别人聪明,主持也不可能比别人主持得好,演戏也没有别人演得好。那我有一种心境,就是当好这个姐姐。”
林志玲太聪明,她早已不反抗,只是不挑战。
在文艺作品里,她被“物化”得更严重。
林志玲和宋小宝合演过一个小品叫《心里有数》,在其中饰演一位年薪20万的极品美女,但她偏偏钟情宋小宝。为她设计的台词都很有当代特色。譬如“我必须得撒谎,不然男嘉宾会有压力。”她的优秀,竟成了原罪。
“我一直乞求,可以拥有一个能依靠的肩膀。”高知女性正常的情感需求,迁就成一场喜剧。电影里也一样,导演偏爱用美女配丑男,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把皮相踩在脚下,才能佐证名、利、爱的魅力。
如今,结婚了的林志玲还是在被“物化”。因为关于这场婚姻讨论最多的是:她是高攀还是低就了。人们疯狂搜索男方的工资、地位、前女友,来衡量这场结缘是输是嬴。最后发现,林志玲的吸金能力是对方的十倍。
好像又能做出某种定论。
在结婚之前,她还是被媒体催婚最严重的那波女星之一。关于婚恋,每一句话都会被放大。一点小事,“林志玲尝试用社交软件交友”,就能喜提一条热搜。那背后时隐时现,就是“剩女逻辑吧”。
花瓶、剩女、下嫁,这些词语都太不客气了。林志玲举着葱白的手比拟,许知远说“窄窄的”,她笑得很不好意思,“我还不好意思说出来是什么。”
每一次公众人物结婚,都会引起全社会的讨论,尤其当女主角是有阅历的女人,那么讨论的视角就会变得尖锐。花瓶、剩女、下嫁,林志玲当然不止于这些,甚至完全不属于。
她是44岁才嫁人结婚,但依然相信缘分,渴望爱情,并且确定“一定有”好的婚姻存在于这世上。
面对这样的她,谁又更狭隘呢?
(三)
林志玲曾谈过感情,“我越寂寞的时候,越孤独的时候,会让自己越忙碌到忘记这些事情。”人是活生生的,她可以坦诚地面对自己的空窗期和情感需求。
她依然相信爱情,对确信“不存在好的婚姻”的许知远说,你太悲观了,看到白头偕老的伴侣会觉得那是一种美好的幸福。
44岁嫁人,她抛掉了所有的沉没成本,选择了一个爱情里新来的客人,但世界没有改变她,她选择的还是爱情。
所以,我们真的不要听从别人的教导去成为怎样的人吧,去怎么选,该选谁。做只忠于自己的选择,哪怕破釜沉舟的那一刻,也会感觉鲜血沸腾着。
新浪微博
时尚COSMO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络我们获取版权
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别忘了点个赞哦~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