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坤琳个人资料简介(「荐读」魏坤琳31岁北大教授35岁走红)
7月31日晚,《最强大脑》第七季迎来总决赛最后一场比赛。虽然今年,我们没有看到熟悉的面孔,魏坤琳选择退出,但对于他,我们依然是无比喜欢和尊重!
一直以来,他身上标签无数。有人称他科学男神,有人叫他铁面判官,有人说他是最帅教授,可在魏坤琳的内心,他自始至终只是一个严谨的科研工作者!
记得早先年少时,老师问我们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不少人会侃侃而谈道以后要做个科学家。
岁月变迁,最初的那些豪言壮语早已被风带走,而魏坤琳却活成了我们小时候最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走科学家这条路何其不易,他绕了很远,走了很久,终究看到前方的那束光亮。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魏坤琳证明了一个道理,一个男人最性感的不是身体,而是大脑。
1978年,魏坤琳出生在人杰地灵的湖南湘潭。
小时候,父亲经常把他抱在腿上,一边翻着连环画,一边给他讲历史故事。幼小的“叨叨魏”听着父亲的绘声绘色,逐渐开始对古籍、对世界产生强烈的兴趣。
或许是父母遗传的好基因,又或许是后天教育得当,魏坤琳自踏入学堂那一刻起,就从未失过老师们的宠。
回回考试总拿第一,中学时因为成绩太好,居然还成了学校里的一景。
魏坤琳的童年时光足够幸福。与那些被家长逼迫、或是死读书的孩子不同,他思维活跃,爱好众多,父母也从不将意志强加于他,对他一边引导、一边“放养”。
时间久了,魏坤琳早早就学会把人生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18岁那年,他独自远赴美国读书,经历了那漫长的夜晚。十几个小时横跨太平洋的奔波,魏坤琳第一次感受到乡愁为何物。
在异乡国度,他耐住了寂寞,安于简单的开始人生的另一阶段,每天泡在图书馆和实验室,一心读书。
上天不曾辜负魏坤琳的勤奋刻苦。2007年,他拿下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博士学位。
查尔斯.史考伯曾说过:“一个人几乎可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
当周围的同学都心生散漫时,他则心无旁骛,将专注的事情做到了极致,宛如一个苦行僧。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2009年,厚积薄发的魏坤琳开启了自己在学术科研道路上的“开挂之旅”。他加入了北大,被聘为心理学系的博士生导师。
那一年,他才31岁。
对于学术,魏坤琳坚持了20年的初心从未松懈过。至今,北大依旧流传着他大年初三因为灵感乍现而一头扎进实验室加班的传闻。
面对采访,魏坤琳笑了笑:都是真的。
在他看来,想要站在科学研究的前沿,不断地学习新生事物是毋庸置疑的。他无法掌控与每一个身份的不期而遇,他有的只是一个日夜兼程的肉体凡胎。
当科学家的成本是许多人无法想象的,读完博士后,已是而立之年。来自家庭与社会的双重压力,令许多人望而却步。
魏坤琳却说:“当科学家是我自己的选择,无论有没有名气。”
此去经年,在如此纷繁复杂的时代下,他始终记得自己来时的路。
2018年1月,他入选2017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建议人选名单。
没有什么一蹴而就,一切都是厚积薄发。
因为热爱,魏坤琳无比认真。
事实证明,没有什么信手拈来,有的只是破釜沉舟般的投入。
原以为可以一生置身于实验室,做学术研究的魏坤琳,不曾想过未来某天,会成为被千万人关注的科学男神。
2014年,第一季《最强大脑》开播。秉承探秘科学的理念,节目组把颜值与智慧并存的魏坤琳从象牙塔里拉了出来。
没想到,这个看上去阳光帅气、人畜无害的教授,在专业问题上,却较真得让人害怕。
曾经一期节目里,一位挑战者完成项目后,讲了自己的辛酸成长故事,现场其他评委为之所动,都打出了4分甚至5分的高分,而魏坤琳坚持只给2分。
无论其他人如何劝阻,也无法动摇他对于科学的坚守,彼时他的脸上写满笃定的自信与冷静。
在3月1号播出的《最强大脑》第3期节目,魏坤琳又一次展现了他对于评判标准的不容置喙。
比赛中,对于复活权的使用,魏坤琳与同战队嘉宾戚薇产生了分歧。尽管面对的是女士,可魏坤琳骨子里的较真儿让他舍弃了原本谦让的绅士风度,坚持要按照自己的评判来复活选手。
面对主持人蒋昌建的询问,魏坤琳字句铿锵:
“我挑人的标准是实力要强、表现要稳。我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我深知埋没人才会是我职业中最大的遗憾。”
一向霸气的戚薇最终还是向魏坤琳作出了妥协。复活了自己心仪的选手,魏坤琳在现场开心得像个孩子。
有很多人诟病魏坤琳的较真,说他这个人太固执、不懂变通。面对网络上的质疑,魏坤琳一贯表现得理性而沉着。
有一句话,他常常挂在嘴边:“科学是评判的唯一标准”。
谈到来到最强大脑的初衷,他这样回答:
“我不是明星科学家,只是不留神做了大众娱乐而已。当下好多人会神话或者歪曲心理学,在社会上对这个学科有很多偏见。而我在尽力消除这些偏见,这也是我的使命所在。”
长年累月埋头于实验室的魏坤琳,对于外界有些许钝感,从象牙塔走出来后的他,深刻领悟到科学家的职责不只是研发。
他可以选择默默无闻、永远不在媒体发声,可他无法任由大家对于自己专业的误解愈来愈深。
让人们正视科学、崇尚科学,成为这个大男孩最深切的期冀,传承本身便是一种匠心。
走进大众视野的魏坤琳引发了科学风潮,许多人将他视为偶像,面对网络上的众多追捧,他表现得异常冷静:
“我不是偶像,偶像必须去膜拜他,科学没有膜拜,科学要有独立思考的。如果趴在地上膜拜的话,就不要搞科学了。”
这是一个崇尚偶像的时代,而对于魏坤琳来说,这实在是一个虚妄的词,他表示自己从小到大都没有偶像,也不希望自己成为任何人的偶像。
魏坤琳对科学是足够虔诚的,与其说他克制冷静,不如说他用自己身上的喧嚣与争议,守住真理。
或许,这也是《最强大脑》的魅力所在。
自2014年的首季问世到今天的《燃烧吧大脑》,六个春夏秋冬之中,它早已超越节目本身的存在,那是关于科学与真理的坚守。
魏坤琳今年已经四十多了,古人说,四十而不惑。
在他的身上,我们仿佛看不到岁月留下的痕迹,反而有种难得一见的“少年感”。
对于这份“少年气”,魏坤琳将其归功于自己老师的身份。
漫漫十年,他看着手里的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他们永远都是那么年轻有朝气,自己的心态也跟着永葆鲜活。
课堂上,魏坤琳将每一个学生视为平等独立的个体,遇到科研上的问题,从不含糊。在采访中,一提到带学生搞科研,魏坤琳瞬间变得异常严肃:
“学术上必须是严要求,就像当年我的博士导师对我们一样,学术的传承是摆在那的。”
课下魏坤琳和学生们完全是朋友的相处模式,每逢假期,他就带领自己的学生滑雪、爬山、去农家乐聚餐,一改往日的严肃面孔。
魏坤琳的走红,让我们重新开始思考大学与传道授业解惑者的意义。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是因为有大楼,而是因为有大师。
倾尽所有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老师,是他的毕生追求。
在《最强大脑》的舞台上,他冷静而理性,不少观众称他为“高冷男神”,而生活中的他一点儿也不“高冷”,就是一个天天送女儿上幼儿园的普通爸爸。
对于魏坤琳而言,原本理性到密不透风的世界,因为女儿的到来,而逐渐改变。
面对女儿,他时常傻乐,原本冷静的他变成了一个女儿奴。
谈及自己的育女心经,他说:“做父母没有捷径,得花时间陪孩子,多花心思观察和了解孩子。”
只要一回到家,魏坤琳就会关掉手机和电脑,全身心陪伴女儿。正如他说的那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沉浸式的陪伴才是最有质量的。”
从一个严谨的科学家,转变为一个奶爸之后,魏坤琳的心境也悄无声息地发生了转变。
他年轻的时候追求自由与速度,喜欢冒险,热衷于做很多新奇的事情,但是成为一个父亲后,他的肩上多了一种叫做责任的东西。
为了孩子,身为奶爸的魏坤琳正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当小编问及有关他与女儿的日常趣事时,一向健谈的魏坤琳挠了挠头,笑着说:“我觉得都很有趣啊,只要和孩子在一起都很有趣。”
理性、冷静、随和、少年感,明明自相矛盾着,却完完整整落在了这一个人身上。
魏坤琳的人生仿佛是一本书,跌宕起伏,分量沉重。
这本厚重的书里,有科学、有担当、有成就,也有许多人不曾有的执着,他值得我们翻看每一页的内容,也值得许多人去品味、去思索。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总有人清醒地活着。
“生活是公平的,你可以放心,这个社会最后胜出的人,绝不是那些追剧追的最积极的人,而是那些善思考、勤学习的人。”
众所周知,魏坤琳是一个十足的“工作狂”,无论周末还是法定假期,他几乎都扎在实验室里进行科研,心无旁骛。
反观当下许多年轻人,宁愿将大好时光去打游戏,也不愿正儿八经读一本书,青春日渐消耗,最终沦为犬儒。
杨绛先生曾在她的《百岁感言》中写到:
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
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
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追求自由,想要精神世界的超脱。但是所谓自由,绝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只有绝对自律的人,才会被岁月温柔以待。
在许多人看来,魏坤琳的人生已经趋于完美,可他却说: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完美的人。在我看来,伟人纵使他有伟大之处,但那也是从平凡的人中间脱颖而出的,人这辈子就是要不断跟自己较劲。”
魏坤琳如今已经四十一岁,从来不惑,也早知天命。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比他的外在更加性感的,则是他的思想。在流量为王、幻想一夜成名的嘈杂声中,他总能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在繁杂的生活中寻到一方净土。
喧闹任其喧闹,自有我自为之。
几经岁月蹉跎,总有些东西在躁动中让他安身立命。
加缪曾经说过:“一切特立独行的人格,都意味着强大。”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天才意味着特立独行,可《最强大脑》的选手们,打破了我们对天才的认知。他们从平凡中来,悉力将梦想在手中变成现实。
生活是苦难的,但努力真的有用。
强大的另一种样貌,未必是与世界为敌。
而是能在波涛汹涌的流年里,依旧守得住初心,记得自己来时的路。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