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灵异事件真实(武汉大学有个女大学生宿舍)
早几天去武汉,特意去看了看武汉大学的女大学生宿舍。
大家别误解。
我对武大的女大学生宿舍,一直充满好奇,从“文青”到中年,钟情了三十多年。
1982年,年仅20岁的武汉大学中文系女生喻杉,写了一篇小说,叫《女大学生宿舍》。次年,根据该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在全国公映。
我读过喻杉的这篇小说,也看过电影,武大的女大学生宿舍一直有一股神奇的魔力吸引着我。
今年初秋的一天,我去三峡旅游时,终于顺路去了武汉大学。
我在寻找女大学生宿舍时,导航给我导到了位于校园东北部的团山蝶楼。
蝶楼也好,据说蝶楼是武大最早的女生宿舍,也有许许多多故事,并且充满了传奇。
蝶楼的传奇故事,与喻杉笔下的《女大学生宿舍》迥然不同。网上流传最多的,是以蝶楼为背景的灵异故事,曲折离奇,读之听之毛骨悚然。
当然,还有一段传说,相传蝶楼曾发生过一次严重火灾,始作俑者是“热得快”。在这场火灾中,虽无人受伤,但传闻有游魂出没,其后,入住蝶楼的女生先后反映“寝室不正常”,直至后来学校放弃了这座宿舍楼,不再安排学生入住,以至于“荒废”多年。
我到蝶楼时,正是午后,沿湖滨的一条小路下去,一栋民国建筑盘在团山,这便是老武大的女大学生宿舍。
阳光正好,但被树荫遮挡的蝶楼,有一点阴沉。红白相映的建筑,虽然别有一番姿韵,但也有几分神秘。
蝶楼建造于1932年,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德国建筑师理查德·萨克瑟(RichardSachse)设计,永茂隆营造厂建造。蝶楼平面布局独具特色,俯视似蝶,得名“蝶楼”,也有“蝶宫”“月宫”“白宫”等美称。
殷正慈是1939年毕业于武大中文系的女生,当年,她的宿舍就在蝶楼里。
殷正慈在《忆女生宿舍》里这样描写蝶楼:
“女生宿舍,在水之湄,两翼角张,形颇似蝶。是以有 ‘蝶宫’之誉。楼高三层,室容二友。雕栏玉砌,水木清华。
“我们的宿舍,依山临湖,风景绝佳。但也因此而坡度较高,山径较陡,距离校门外那幢石砌的‘候车室’,更相当遥远。必须翻过一座主峰,再下降至谷际湖边,别无捷径 可循。晴天尚勉可安步当车。如果碰上狂风骤雨,或是坚冰积雪之时,便有‘行不得也’之叹。”
可见,蝶楼之偏僻。
1929年,武大共有女生有17人,至1932年,在读女生也不过23人。殷正慈就读武大时,“当时全舍同学,约共五六十人······融融泻泻,同心合德,有如一个大家庭一般,和谐而愉快。”
1946年考入武大数学系的施奈在《武大琐记(之六)》中说,男生戏称女生宿舍是“白宫”,更多是“冬宫”,陪女同学回宿舍是老武大一直保留的“君子之风”。
齐邦媛1943年考入西迁乐山的武汉大学,1946年9月回到武汉珞珈山,当她找到女生宿舍时,“工人仍在赶工装窗玻璃和木门”,蝶宫在战火中受到了损坏。
这一时期及以后武大培养的女大学生,多是中国女性的佼佼者。
八十多年后,蝶宫则成了人们口中的“鬼屋”。
八十多年来,再次居住蝶宫的大学生走了一批又一批,蝶宫偶尔出现在她们的回忆里,似乎越来越神秘。
2015年,武大对蝶楼进行了内部装修、外立面改造、屋面翻新,完善了供电、供水、消防系统、网络通讯系统以及室外排水及道路等。
如今的蝶楼,主要作为外国专家公寓用房。
我去蝶楼时,红门落锁,门开处,不知是怎样一个世界。
我相信,这里不曾有鬼魂,但一定有绝代风华。
相关推荐
最新奇闻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