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真实存在吗(我们的记忆被欺骗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时间观念是现代社会赖以有序运转的一个物质基础,甚至会被视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标志。
人们自从出生,在社会当中生存开始,就无时无刻不受到时间的影响:安排自己的生活、组织社会关系、形成某些特有的文化等等,都离不开时间。
不知置身于分秒与滴答声当中的你是否反思过:时间的意义是什么?是谁将这种制度化的观念加于人们的观念之上?以及如果没有时间存在,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关于时间的猜想与反思
著名人类学家、英国剑桥大学人类学系的教授埃文思·普理查德(Evans-Pritchard)在他的著作《努尔人》当中向人们展示了这样的一个东非群体。
他们的社会当中没有“时间”概念的存在,人们只是通过自己饲养的牛的生活习性以及当地气候的变化来安排自己的生活、组织社会当中的不同群体并且形成相应的精神文化。
埃文思·普理查德在书中感叹道:当我们(现代社会当中的人)因为几分钟而焦急赶路时,不知道会不会羡慕努尔人这种闲适的生活?
同样,在自然科学领域,也存在着关于时间的想法,并且提出这种质疑的就是人们十分熟悉的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提出过“相对论”的他认为,在人们生活的多维世界之中,时间与物质是两个相互依存的维度,并不能单独进行讨论。他认为时间其实并不存在,我们的记忆被欺骗了,记忆是被植入的程序。
所谓维度(dimension)是科学领域当中常用的一个概念,我们常说的“三维”指的就是由长、宽、高三个指标来衡量的立体空间。爱因斯坦认为,现实世界是一个“四维世界”,所谓的第四维就是时间。
这一想法一经提出,立马收获了诸多回应。科学家们认为时间这一维度确实并不仅仅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所认识的那样,相比于其他三个维度,其是一个更加神秘、更加难以捉摸的存在。
比如在物理学领域当中,“音速”与“光速”以及“光年”这些概念,都是将时间与空间概念相结合进行的思考,比如说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中,他认为当物体在真空当中的极限移动速度只能趋近于接近光速,而不能超越光速。
所以在航空航天事业当中,从“第一宇宙速度”到“第三宇宙速度”,都是飞行器相对于天体自转的速度进行的移动。这种“相对”的思想观念就为我们认识“时间”这一概念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视角。
同样,随着人们对于科学认识的提升,各种科幻读物的存在也成为了人们认识和思考世界的重要文本素材。
比如我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刘慈欣的小说《三体》,其中也提到了诸如“降维打击”以及“二向箔”这样涉及到维度及时空的概念。虽然相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些概念会显得十分晦涩,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应该去了解。
质疑时间:对日常生活的突破
在自然科学领域当中的学者们看来,不同的维度以及对于维度的掌握能力就是不同空间之间存在区别的关键,比如在自然科学界看来的外星文明与外太空的生物相对于地球而言,就是一种具有更高维度的生物,于是在西方的一些电影当中,“外星”之于地球,进行的往往是“入侵”甚至“统治”这样自上而下的一种互动,这就是一种科学的质疑精神的最好体现。
那么对于并不参与科学研究的普通人而言,爱因斯坦的这一反思,或者说是这种猜想,对于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对于我们而言,我认为这种猜想最重要的影响就是使我们对于自己生活当中的关系有着更加清楚地认识,其次就是可以帮助我们培养一种更好的反思和质疑精神。
1.时间与他者:如何认识身边的人与关系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约翰尼斯·费边(Johannes Fabian)在著作《时间与他者》之中,对于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概念进行了联系与说明,意在说明人类学学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关系的处理方法。
在他看来,在西方世界开始自己的全球化之时,西方人会存在一种观念:西方社会是“现代”的,原始部落则是“落后”的,其中隐含了一种观念,那就是西方社会的“现在”就是原始社会的“将来”,原始社会的“现在”是西方社会的“过去”。这种建立在时间基础之上的“他者”意识也会带来一种地位上的差异。
对于我们而言,当我们进行社会交往时,也应当避免类似的观念。
比如有些人会认为,身边那些物质水平比较高的人所拥有的生活就是自己“未来奋斗目标”,自此会出现一种自怨自艾的想法,甚至会去主动讨好对方,这是大可不必的。
2.对日常生活的质疑精神
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Charles Wright Mills)在著作《社会学的想象力》当中提出一种社会学对日常生活起到的重要影响,那就是让人们拥有一种“跳出”熟悉的日常生活,以“旁观者”视角看待往常自己身居其中的环境,从而进行反思。
同样,爱因斯坦之所以提出“时间其实不存在,人类的记忆被欺骗了”这样的命题,究其根本也是一种对于人类生活甚至是整个人类离世的质疑与反思。
目的就是为了突破早已存在的时间观念的束缚,去探索人类社会之外的位置领域,以及弄清楚究竟人类世界的历史是否是由于时间的存在,而对当今的人们产生了一种误导。
尽管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重点及旨趣不尽相同,但是对于我们所处世界当中存在的各种事物的反思精神是一致的。
对于我们而言,在日复一日程式化的生活当中多一些思考精神其实是很必要的,这能够帮助我们保持一种对生活的希冀与及时发现问题的能力。
前人的猜想是为了更好地启发后来者,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沿着这种指引,努力地生活。
- The End -
编辑 | 万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相关推荐
最新奇闻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