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和影视的2019 极品少妇顶级销魂图片
“2019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影视投资! ” “别再说投资中国电影不赚钱,2019中国电影产业将迎来大翻身!”
在名为“影视投资吧”的贴吧里,一个个帖子的标题以观众熟悉的明星、制作班底的名字为诱惑,试图吸引散客参与投资,“XX明星主演,对标去年大火的《XXX》,懂的进!”这种看起来非常有煽动性的项目广告话术,只是互联网世界里的一个小小缩影。
微博、门户网站、自媒体,甚至有“专业老师”开设账号,“教授”投资经验,在他们口中,影视行业即将逆风翻牌,迎来灿烂千阳。然而,这些“诱饵”下的回应寥寥,和发布者的殷勤相比,冷静的有些残忍。
经过了去年至今的一系列事件,尽管业内人士对于现在影视行业还处在寒冬与否的意见不一,但是“影视行业正在遭遇寒冬”,几乎已经是全民共识。
“90%文娱基金将退场”“行业加速洗牌”“资本谨慎观望”……所见之处,危机感重重。
所以,投,还是不投?
“不投剧!”
最直观、最不加掩饰的反馈,来自普罗大众。
伴随“寒冬”的一个显著现象是,大众对影视行业抱有的怀疑态度加剧,表现出不再信任从业者,也对作品不甚买账的态度。前几年是全民投资热,现在文化传媒板块的影视公司股价却不甚乐观。有散客认为,远离新三板,投资单个电影项目,才是更稳妥聪明的做法。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骨朵,尽管观众不了解一部剧集或者电影的制作过程,但是对于结果的好与坏,却是他们最敏感的,也容易形成“被带节奏”的情况。“豆瓣上的高赞热评,很多时候说的并不是多么专业有深度,而是符合点赞者当下的情绪或者感受。”
《都挺好》 豆瓣短评
因此,在普通散客表示对单个电影项目看好、表现对剧集市场的不信任时,其实只是“看结果”,“如果剧集也能像和最近一两年电影一样大爆,他们的情绪肯定不是这样。”
事实上,无论是电影还是剧集,都会有投资人一直进入,两者都属于投资回报率较高、同时风险较高的投资类别,而且电影的投资风险还要比剧集高一些,作为严格的B2C生意,一旦不卖座,就有亏损的风险。
近几年的电影行业“新人辈出”,以小博大的案例层出不穷,而放在剧集市场里,由新人主导的项目想要成为爆款会更难,由于模式跟电影在根本上的不同,剧集回收收益的风险相对可控、稳妥,但收益也有上限。
《我不是药神》(文牧野导演)vs《流浪地球》(郭帆导演)
回看上市影视公司的财报不难发现,亏损原因之一是,投入巨大的头部剧集无法及时确认收入,或是迟迟无法交付电视台或是视频平台播出。而从政策因素、收购成本等多个原因考量,无论是卫视还是视频平台,对于影视项目的收购都会更谨慎,视频平台在自制剧和分账剧上的加速投入,也被视为是平衡天价剧集的做法之一。
随着视频平台的崛起,它对制作公司进行压价的底气变足,国内某著名上市影视公司的工作人员曾告诉骨朵,“平台的话语权非常大,排播计划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人家决定。”在播出前几天才知道自家的剧集将要播出,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因此,剧集市场的“寒冬”,除了税务风波和政策趋严,某种程度上也是以往的“简单平衡交易模式”被打破的缘故所致。而互联网巨头的介入,使得市场上剧集数目增加,尤其是中小体量的腰部剧集增多,但是由于宣发渠道有限,很多剧集仅仅局限在圈层中,不但提不上是大爆,被人知道都很难。
这也是一些专业人士转头奔向电影或是网络电影的原因。
某位从业者告诉记者,由于剧集市场过于饱和,以往一部接着一部爆的局面已经不再,相比电影肩负着传递艺术性,重视口碑,对获奖有需求,大部分剧集并没有以上考虑,而是考虑如何安全回本,“但剧集回本的周期长,现在积压剧越来越多,也就是说一部剧从制作到上映的周期里可能有各种问题,风险变多。”
即便是投资动辄过亿的头部作品,也需要考虑如何更有效率地回收成本。
“如果在(政策收紧和制作方话语权减弱)这种境况下,都是要尽可能的回收成本,那么选择投资网大岂不是更稳妥?” 在他看来,尽管电影的风险高、网络电影可能有口碑上的折损,但是目前看来,都比“投资剧集要好一些”。
盘子就这么大,总需要有人撑着
所以,剧集市场无人敢接盘?
此前有制片人告诉骨朵,横店影视城在年后的迎来的剧组明显增多,有明确的回暖意向。彼时古装剧舆论风波还没有出现。
如今,一位影视文化投资集团的工作人员对骨朵表示,“对于长期植根影视看好影视行业发展的的投资方,寒冬的影响并不大,(剧集)项目数量不会减少,反而会有所增长。”
但是同时,他也特别提到,无论是剧集还是网络电影,今年都会倾向于投资“平台已签采购合同的”,更看好网台剧、定制剧和低成本电影。而处于投资“雷区”的,则是那些主控方实力较弱,剧本内容不符合政策及市场要求的项目,在题材上,“对古装、权谋、玄幻、抗日题材基本不会考虑”。
于去年暑期档播出的《天盛长歌》
不同于这类比较大型的投资集团,在行业里活跃着许多中小型的投资公司,它们往往瞄准的是中小型项目,或是“兼职”投资,有稳妥的主营业务和固定进账,不以求高回报为主要目的,倾向于稳健收回投资。一位小型影视内容生产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骨朵,此前公司就会投资一些中小体量的网络电影项目,而现在还在观望,“毕竟是小公司,大项目进不去,小项目也得挑,挑不好就扑了”。在她看来,影视寒冬对于自己这样的小型公司影响不大,跟之前基本差不多,一贯谨慎,一贯保守投资。
不管投资人声称自己是乐观还是悲观,谨慎,依然是不变的大方向。
跟贴近用户审美喜好的网络电影相似,几大平台也开始了分账剧的试水,最早可以追溯到2016年,尽管这些“实验”在当时并不广为人知。如今看来,无论是台播剧还是纯网剧,从题材出发还是在细节上改动,贴合政策、尽可能符合观众审美都成了新的创作风潮,而这样的创作理念,相比几年前产生了较大幅度的改变。
于2017年播出的分账剧《花间提壶方大厨》
事实上,这种“稳妥”,可能是制作公司、平台方、投资人的共同诉求。
这也正是网络电影和分账剧的主要特征。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由于分账网剧的出现,国内剧集的模式跟院线电影已经逐渐接近,不再完全只采用买断模式或是定制模式,“分账模式”更贴近用户喜好,能够直接跟观众对话,也容易倒逼创作者创新。
不少投资方和内容制作公司向走进分账剧、电影里试水,主要还是为了降低风险、能够平台“共进退”。
新玩家的入场进攻
所谓资本的“退潮”,并非从2018年的寒冬开始,从2015-2016年影视行业的盛景之后便开始了。在那之前,高风险高收益吸引不少玩家入场,根据 IT 桔子对影视行业投融资数据的统计,中国影视行业的投资趋势基本与中国票房收入走势保持一致:
从 2012 年开始,影视投融资事件不断增多,在历经 2015 年电影票房高速增长的大年以后,影视圈投融资数量在 2016 年达到顶峰;而后随着中国电影票房增速的放缓,影视圈投融资数量也逐步减少。从 2017 年开始,影视圈投融事件明显下降,截至 2018 年 11 月 13 日,国内影视圈共发起 68 起投融资事件,较上年同期的 111 起,同比下降了 38.73%。显然,近 1 年多来,影视圈的投资热度明显下降,即全民影视投资热正在逐步褪去。
显然,这其中既有散客玩家,也有深藏不露的资本高手。他们共同加速推进了影视行业的进化、裂变。
公司既有电影项目也有剧集项目的某位副导演告诉骨朵,煤老板的时代已经过去好多年了。甚至电视台、巨型影视公司主导的时代,也已经渐渐远去。
“现在都是互联网巨头。”
不论是三大视频网站,亦或者其他跨界玩家,“现在基本大部分公司的最大股东后面,都有BAT。”
在经历了大IP+大流量的折戟后,资本方才发觉策略失败,但是产生的蝴蝶效应至今不散,直接影响侧供给。暂且不论互联网力量在文娱板块的野望如何,它们的介入迅速改变了影视剧市场的商业模式,这股力量十分强大。
今年年初,台剧的现实主义题材剧集赢得了关注目光。但显然,观众对于这些爆款剧集也不再持盲目崇拜的态度。《都挺好》播出伊始,以写实激烈的剧情得到了广泛关注,当时有人在社交网站发问,“这部剧是今年的剧王了吧?” 得到的回答大多数是,“不好说”,“难”,“还差点”。
成为爆款越来越难,口碑和播放量兼收更是不易,《都挺好》尚且如此,在前几年还十分火热的古偶剧、古装权谋剧,如今要做出品质感似乎更不容易,尤其在很多人眼里,它还处在危机重重的命运十字路口。
这位副导演告诉骨朵,所谓的古装剧舆论风波已经消散,但是从去年《巴清传》折戟到《如懿传》的委身视频平台播出,以及到现在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资本明显对古装剧警觉了许多。从某种程度上说,市场反馈、舆论效应,和明确的政策一样,对于资本方的影响都很大。而从国产电影市场的火热到剧集市场的不尽如人意,大众意见的“倒戈”虽不能证明资本的态度,但是其态度也会影响到舆论。
投不投某个项目,对于BAT玩家来说只是某个战略部署上的一着小棋子,影响甚微,但是对于制作方和内容创作者来说却影响巨大,“对于古装电影、剧的影响很大。其实演员片酬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投入,服道化才是重头。资金不到位,就没法进行。”
除了古装剧,资本方警惕的项目还有“小说改编”,至于乐观和保险的,则是翻拍剧。尽管观众对于翻拍剧的抵触情绪严重,但是从去年开始,翻拍剧的数量出现新高,从古装到现代,从港台到日韩泰,涵盖了爱情偶像、武侠经典,几乎都是一代代人耳熟能详的作品。
“原因很简单,风险小,而且粉丝基础大。”早年秉持“流量为王”的理念,如今更看重项目操作起来是否稳妥,看似不同,但是其实一直以来,资本对于性价比的考量都未曾改变。在他看来,最容易使新人出头、爆火的品类便是古装剧,而资本青睐的翻拍剧既提供了路径,也极大地降低了风险。
无论外界怎么看待影视圈,资本从始至终都没有远离它。
只是好比视频平台梯队的尘埃落定,资本一拥而上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明显的马太效应。巨头和普通玩家、散客之间,滑过一道银河。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