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元成交额成A股新常态?中秋节后能否破纪录
中秋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33万亿元,连续第43个交易日成交额过万亿元,平了2015年5月至7月期间的历史纪录。
那么,为什么在万亿元交易额持续出现的状况下,A股市场却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甚至滞涨的状态?
这要从A股目前越变越大的体量说起。中金公司认为,随着市场自由流通市值的扩张,相对历史较高的成交量可能持续较长时间。除了股票市场本身的增值,近年IPO和再融资也带动上市公司数量增加和股本扩张,A股自由流通市值逐年提升并已突破40万亿元。结合历史换手率的均值2.57%,未来万亿元成交额可能成为A股新常态。
从企业维度看,中金公司发现,对成交额增量贡献最多的是基础化工和有色金属,热门成长赛道除了电力设备及新能源以外,其它行业对成交额贡献整体下降,六大强周期行业成交额占比由年初不足15%提升至近期25%。市场成交额集中度明显下降,成交额前100公司的交易量占比由年初最高的38%下降至30%,可能对于行情持续性有利。
从投资者维度看,基于新增投资者数量增加、私募基金证券管理规模今年增长约45%等数据和市场特征,中金公司预计对成交额增量贡献较大的可能是个人投资者和私募基金,量化私募规模增长也有贡献。
所以,连续突破万亿元成交额对于A股可能是正常现象。中金公司测算的A股换手率(10日滚动)最新水平为3.76%,反映出成交相对活跃,但相比2019年3月和2020年7月超过4.5%的情绪仍有距离。而且本轮换手率抬升相对缓慢,与历史上资金快速进出造成的急涨也不相同。
不管是否属于正常现象,股民们仍然希望市场这一交易热情在中秋节后继续。可是假期中外围市场却噩耗频频,港股在9月20日遭遇重挫,恒指跌超过800点,地产股全线崩盘,有地产股跌近90%。美股当日也是低开低走,三大股指全线下跌。好在9月21日,市场有所反弹,全球出现企稳迹象。
对此,广发证券的观点很明确:港股大跌源于地产债务危机发酵,当前来看系统性风险有限,A股前期对于地产链仅反映了需求端疲弱(家电家具下跌)而非全局信用风险,但短期仍不容忽视其对地产链上下游带来的贝塔冲击。
关于后市,中信证券表示,市场风格的切换仍将加速,重心向价值偏移。预计疫情和商品涨价的负面影响在四季度逐步缓解,8月可能是全年经济低点。部分地产企业面临局部信用风险,信用重构加速推进,当前需求侧调节优于供给侧定向救助,因城施策的逆周期调节可能性仍然存在,鼓励刚需和防范资产泡沫并存。同时,信用风险扰动下宏观流动性维持宽松,预计四季度机构资金紧平衡问题缓解,机构边际定价力增强,逐步扭转4至9月市场“短钱”定价的格局。配置上建议成长制造与价值消费两手抓,重心继续向价值偏移。左侧布局价值板块中高景气的消费和医药细分领域,并继续聚焦制造和科技板块中三季报有望超预期的机械、军工、半导体、锂电。
相关推荐
最新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