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掬水月在手》看纪录片进院线
日前,记者与友人相约观看了反映叶嘉莹先生生平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虽然影片已上映两周,虽然场次被安排在非节假日的非黄金时段,但记者发现影厅的上座率依然超过30%。观众既有对对青年情侣,也有身着校服的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既有结伴而来的同好,也有独自观影的影迷……观影全程无人离席,且放映结束时大多数观众都耐心看完了全部字幕。这是笔者近年来在非媒体场观影时很少见到的现象。
猫眼票房显示,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上映13天,票房461.4万,评分达9.4分。在城市票房榜上,《掬水月在手》在本市的上座率为26.5%,在全国领先。影片拍摄之初,导演陈传兴团队就瞄准了院线,而将一部纪录片、特别是反映国学大家生平的纪录片投入商业院线,无疑是一次冒险。现在看来,这样的尝试无疑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掬水月在手》展现了叶嘉莹先生坎坷坚韧仍不渝追寻初心的一生。她一生历经战乱、飘零,晚年回归祖国,持续创作、传承教学,重系中断的古典诗词命脉。影片交织了叶嘉莹个人生命和千年中国古典诗词,表现她在诗词长河中寻求存在意义的轨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为叶嘉莹最重要的研究代表作,《掬水月在手》片名也选自其中。摄制组对叶先生本人进行了17次深度访谈与拍摄,相继采访了42位与叶先生相熟的人士,如作家白先勇,诗人痖弦、席慕蓉,汉学家宇文所安和书法家谢琰等。而电影历时两年完成最后制作,以最好的面貌与观众见面,以此为叶嘉莹先生96岁寿辰献上贺礼。
如今,可以放映纪录片的平台越来越多,从电视台的纪录片频道到视频网站,部分平台甚至可以放映更加碎片化的视频。纪录片爱好者越来越习惯在自己家中使用移动设备通过纪录片获取知识,了解世界。而《掬水月在手》这样一部带有明显个人色彩、甚至可以称之为作者电影的纪录片,能够顺利进入院线并获得观众认可,原因何在?
南开大学教授、天津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周志强看过影片后表示,《掬水月在手》是别具一格的纪录片,其罕见的“沉浸式”风格非常适合在院线上映,“影片从镜头展现到诗意语言,都追求共情的展现,一改传统纪录片告知式的语言风格。诗词是内在传统,影片中叶嘉莹先生亲自吟诵诗词,将这种血脉相同的感觉浸润到每个人的心头。”
很多观赏完该纪录片的观众也表示,这是一部必须进院线观赏的纪录电影,“作为电影,有时我会觉得字幕是不是速度太快了,还没来得及理解和品味叶先生吟诵的这首诗的深意,情节已经往下进行了。但是这又不影响我们看电影时情绪的连贯性,你每时每刻都能沉浸在影片要告诉你的那个情景里面,感觉自己时时都是与主人公共情的。”
今晚报记者 丁晓晨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