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欣常在被余答应关进慎刑司,为什么会惊动太后
文|少年常乐游
其实刚看甄嬛传时,我就被一个不起眼的人物吸引了,这个人就是欣常在。
我当时就心想,怎么会有人这么倒霉呢,还没出场几次,倒霉事就一堆堆的。第一次出场,是在华妃嘴里出现的。
早上华妃起床,问丫鬟皇上昨晚在哪睡的,丫鬟说是在欣常在处,华妃大发雷霆。
去给皇后请安的时候见到欣常在便冷嘲热讽,华妃讽刺地说了句:欣常在身子见好了?来的这样早。
皇后就说了欣常在小月里要多调养,这样才能为皇上延绵子嗣,而这里的小月就是小产。
没过多久,敬事房让皇上翻牌子,皇上可能想着欣常在小产想去安慰一下,找了半天欣常在的牌子都没找到,结果被告知欣常在的绿头牌被挂起来了。
欣常在也够可怜的,孩子没了,绿头牌还被华妃给挂起来了。重点是皇上这个大猪蹄子他听说是华妃搞的鬼,竟然也不生气,不仅不生气还笑了,说“罢了,那就让欣常在好好养着吧。”
可怜的欣常在,没出场几次我都替她委屈了。
而让我没想到的是,下一次看到她,竟然更倒霉。她竟然被比她位份低还没什么权势的余答应给莫名其妙地关进了慎刑司,原因竟然是她没给余答应让路!
这件事也因此惊动了太后,赶紧下令把欣常在放了出来。
那么为什么这件事会惊动太后呢,我们先来说说慎刑司。
慎刑司是清内务府所属机构,也是内务府七司之第五司,掌上三旗刑名。一开始叫尚方司,顺治十二年改名尚方院,康熙十六年改名慎刑司。
内务府慎刑司的案件管辖范围是依据《大清会典》而来,出于调查能力和范围、复杂程度的限制,主要负责一些具体案件的侦查和审理,有内务府管辖下的上三旗内部发生的殴斗等案件或是与汉人之间的诉讼案件,但必须是仗刑一百以下的轻案,不然慎刑司无权审理。
一般来讲,内务府主要管的是宫女太监的惩罚。不过害怕慎刑司的主要是太监,而不是宫女。因为清朝太监大多出身于民间贫寒之家,而宫女大多是旗人,出身于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家庭,她们在年满二十五岁就可以出宫嫁人了。所以宫女犯错虽然理论上也按照与太监同样的规定来执行,但一般最重的惩罚也就是将其撵出宫去。
但太监就不一样了,进了这个地儿,一般就是没命了。
因为宫里有个传统的规矩,就是太监全是汉人,而有头有脸的宫女,必须是旗人(应是上三旗包衣,无汉人宫女)。
到了清朝,虽说是少数民族统治了国家,但还是延续了太监制度。入关以后,到顺治皇帝才开始有了太监制度,康熙雍正时期这一制度才更加完善,杜绝太监掌权的可能。而这也是清朝的国策之一,本意就是羞辱汉人,让汉人阉割之后,做奴才服侍满洲权贵。
因为清朝满族是统治者,虽然清政府不让满人从商,但是每个月都会给满人发钱,用皇粮供养。因此,满人还不至于穷困到去做太监的地步。而且,雍正时期开始明确禁止旗人做太监。但汉人就不一样了,往往穷困潦倒,走投无路就会去做太监,所以他们是没有任何身份地位可言的。
太监们没啥娱乐项目,比如酗酒、赌博、打架、结党(仅限于太监团体互斗),偷窃一般都是流放或者杖毙,还有带普通民夫、民妇入宫的,这都是犯罪。
对于太监的处罚:
杖刑。这都是有规矩的,只能皮开肉绽,不允许伤到骨头,打残了更不行,受刑人要喊的比较凄惨,并且要苦苦认罪求饶,否则视为负隅顽抗,有权将责打数加倍。
还有蹲鸟笼的,在牢笼里站不能站,蹲不能蹲的屈膝姿势,脖子被卡在囚笼外面无法缩回囚笼里,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而欣常在作为没有犯过罪又无辜被关进去的人来说,其实是十分不妥的,所以太后才会出面,并且让皇上多加安抚。
欢迎关注我@少年常乐游,从影视入手,讲些有趣的文化。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