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表演完卸妆后“吵架”了,《姐姐》团综的看点就是这个吗?
《姐姐的爱乐之程》第二期,终于迎来了这个节目第一次表演秀。
唱歌、表演,大家都不陌生了。令人意外的是,最好看的片段居然是表演结束后的一段玩笑“争吵”。
有很多弹幕说:原来看到最后才是真正的精华内容。
此时,脱下华丽的表演服,个别姐姐也直接卸了妆,大家坐在餐桌前,复盘这一天的表演。
随着宁静的一句直言:“我怀疑不好看,节目的过程不好看。”正式拉开了大家的思考。
有人说学习当地传统文化的意义。
有人说可以蹦极、打麻将,挑战未知的事情,立马被反驳。
万茜则点题,提醒要做到“音乐相关”。
姐姐们化身导演组、策划人,成为了“人间清醒大明白”。一句话比一句话说的有深度。没有共识,也要创造出共识。
但这都不是关键,他们缺少的东西,是一个叫“意义”东西。
这一次,宁静、张雨绮说到了关键。
张雨绮说:“作为一个女性团,我们如何与彰显女性力量的载体联系在一起,在每一站都将女性力量唤醒并表达出来。”瞄准女性,这就是节目的意义。
“7个人的团综,是30个人铺垫出来的”。不敢相信说出这个话的,是那个拿第一不想成团的宁静。
她借此总结,我们之所以要在一起,就是承载了30个人的梦想,也是很多30+观众的梦想。
“这么多人喜欢乘风破浪的姐姐,是因为我们带来了某种可能性。看我们之前节目的精髓、能量,要让她继续,观众从我们身上看到的可能性。不是唱几首歌的事。”
这一次,他们在镜头面前展现的,是姐姐们的自我解剖。辅以导演组抒情的文案,似乎把节目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精神高度。
但我觉得没有。
有很多人歌颂这一段争吵,可我更觉得,这是由于核心玩法本身并不精彩,而不得不放出来拯救内容价值的片段。
这也事实上宣告了这个节目在立意上的失败——单纯的音乐路演,单纯的文化,都未必能撑起来这个节目。
姐姐们各自有各自的事业,如果没有共同事业,分分钟摔东西走人。她们急需找到一个精神支柱,拧成一股绳往前走的那种。从“为自己”,变成“为团队”。
但正如徐峥所说,《乘风破浪》有淘汰,每一次表演都涉及到“生存”问题;而在《爱乐之程》里,没有这个问题。所以那个精神力量,究竟怎么找到?
《花儿与少年》前三季都是有这个精神的,因为无论是什么样的旅行,都是有前方的,尤其是出国旅行,有限时间里到达有限的目的地,这是支撑前行的一切推动力。
火箭少女101出道后出了两季团综《横冲直撞20岁》,第一季也是各地探险旅行,第二季则是回到家乡,完成每个团员的童年梦想。无论是奔向远方还是回到家乡,这个团综都很好地交心的可能。
《姐姐》不仅仅是一个粉丝综艺,还是一档电视团综。它就被赋予的超乎一个粉丝运营维度的使命——因为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节目,就必须要让观众从中获得一些东西。
获得什么呢?这是节目组的困惑,更是看完先导片和第一集观众的困惑。
在首播结束后,梅丸君就一时无话可说,但媒玩的粉丝们又给出一些新的视角。网友“阿尔法战胜了贝塔” 说:“不像节目, 像超长花絮”。还有人说这个节目如果没有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就毫无看点。
问题出在哪?
思来想去,我感觉问题出在这个节目一开始的生产过程上。
选秀结束之后,要推出一个团综,证明她们是一个团。这可能是、也是唯一的动力。
综艺选题,概念先行。这些年,很多节目都是这样上线的:《幻乐之城》推出的室内一镜到底MV拍摄,《花儿与少年》第三季的“冒险”,《乘风破浪的姐姐》主打30+岁的女性。
这些案例中,“一镜到底”、“冒险”,显然都太深入了。只有最后一个关乎年龄和性别的设定,更符合更大众的认知,也有更广泛的操作空间,也是为数不多的成功产品。
根治这类路演旅行真人秀的玩法危机,根本上要从生产过程上去反思。
看完这段反复出现的素颜争吵,我只更加相信,《姐姐的爱乐之程》不是真心想重新策划,只是有欲扬先抑的野心。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