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导+彩虹题材+HBO出品,又一部少年感满满的清新之作
这个国庆假期里最大的社会新闻,当属成都MC事件。
许多人都说看了新闻之后要去“洗眼睛”,不少报道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更是“恶心”“肮脏”,对事件本身这么评价倒也中肯。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所有LGBT群体的攻击“果然所有的同性恋都是变态”“gay都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渣”
这实在让人惊讶,许多人对LGBT这个群体的无知程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他们就像是一直就生活在无菌温室里,不但意识不到,也不肯承认边缘群体的存在,还以此作为武器来攻击所有的LGBT人群。
要知道,早在90年代,华人导演李安就拍摄了讨论同性议题的《喜宴》,在片中极为犀利地展示了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与儿子的性取向之间的矛盾,这类话题对于华人来说应该并不陌生才对。
除去国人熟知的《断背山》《蓝宇》《霸王别姬》等作品,近些年的《爱你,西蒙》《燃烧女子的肖像》也都广受好评,其中,《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更是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在国内也有颇高的知名度。
该片的导演,卢卡·瓜达尼诺(昵称“瓜导”)在这三年里,丝毫没有拍续集的打算,先是翻拍了恐怖片《阴风阵阵》,接着又跟HBO合作,拍了一部青春剧《本色》。
《本色》是一部发生在意大利的海边,充满了青春里躁动的荷尔蒙,夏天夹杂在海风里的阳光和流动的性向的作品。
故事发生在意大利某美军基地里,由于目母亲的工作调动,弗雷泽跟随他的两个母亲来到这里定居下来。
军事基地里的一切都井井有条,按部就班,每天早上都会升国旗,随处可见随着响亮口号声训练的大兵。
他与刚认识的女孩去超市时,女孩对他说,所有的军事基地的超市都是一模一样的,所有商品摆放的位置都一样。
这好像是宣告了这个环境的本质,在一个极度同质化、去个人化的环境里,这个从纽约来的叛逆少年,从他萎靡消沉之日起,他的任务便是使自己逐渐习惯这个陌生世界的环境。
可他却故意在拍证件照时带着墨镜,故意在指挥官交接仪式奏国歌时不站起来,引起他人侧目,故意穿着花哨潮流的衣服,涂着黄色的指甲油。
因为他作为一个同性家庭中唯一的男人,无疑不可避免地滞留于身后远去的纽约街头的迷雾里,充满了摇曳的冲动和模糊不清的自我意识。
他多次当面控诉母亲不爱自己,对母亲的伴侣哭诉“她更爱你而不爱我”,可他回到家中跟母亲单独相处时,又会突然冷不丁地打她一记响亮的耳光,甚至会大吼“我要杀了你”。
可在同性家庭长大的他,却总是无意识地排斥着自己的性向,在跟女主角凯瑟琳谈论跨性别议题时,充满向往地翻阅跨性别人士的照片,被指出后急忙关上电脑,沉默不语;在图书馆遇到了一位同样爱好诗歌的上校,两人简短的交流后得知上校记得自己名字的时候,又表现得激动而羞涩。
就像是剧中反复出现的那首诗“我就是那个渴望爱的人/地球有引力吗/不是一切的物质都渴望/都吸引所有的物质吗/我的肉体也这样/将我所遇到和认识的一切都吸引”,配合上英文名“We Are Who We are ”,无疑昭告了本剧的主题,正是在迷茫无措的青春里,探讨如何接纳自己真实的欲望,如何与外部世界相处。
这是几乎所有严肃或悲剧青春片的主题,1967年的《毕业生》里,本和母亲偷情,却爱上了女儿,前一刻还是握着优秀成绩单的男孩,转眼就得直面汹涌而来的成年人的情欲。本在电影中说“ 我对未来感到疑惑,但我不知道我在疑惑什么”。
半个多世纪过去,新一代的年轻人带着耳机用IPhone听音乐,穿风格怪异的T恤,向往的对象也从异性变成了同性,改变的只是欲望的载体,这迷茫的本质却丝毫没有依旧如此。
本剧中经常出现弗雷泽喝酒的情节,借口太渴了向母亲要酒喝,多次出现饮酒乃至喝醉的桥段。
母亲则是经常调侃:“在美国,你18岁就可以结婚、买车、赌博、持枪,但你要到21岁才能买酒。”
正是由于缺乏想象力,也缺乏对现实生活足够尖锐的意识,只好把酒精当作反抗的载体,当作某种带有了独立和自由的奇妙饮料。
可在喝醉酒摔伤后,却又只敢打电话给母亲的同性恋人来接自己,对她哭诉母亲不爱自己,酒精所带来的成年人的外壳下,终究是一个软弱缺爱的小男孩。
他在对异性的爱和对同性的爱之间反复徘徊、犹豫,柔情款款地迷恋着他人的灵魂与肉体,被这个陌生而又不可思议的生活所诱惑,被这种生活迷住,而且因为这个弱点而自得其乐。在迷茫中泄露了一个孤独的青春期男孩的期待,只有逐渐加深对自我的认知,加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才能真正获得安宁。
我想这正是国外同性电影发展多年后的一大进步,从早些年的致力于关注家中“孽子”如何处理家庭与自我性向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了展现同性群体自我的内心冲突。主角也不再是一个笼统的“gay”,而是一个独特、怪异、不合群甚至有些讨人嫌的躁动少年。
这种“讨人嫌”才能让同性恋去掉多余的标签,去掉刻意的美化与丑化,让其他人更加立体地了解这个群体的现状,要知道真实地展现才是最正确的引导。
前些年国内某些古偶剧打着“友情”、“兄弟情”的幌子, 故意表现两个男人的露骨互动,给人不切实际的错觉,当真实的,如“成都MC事件”进入到视野时,幻想与现实巨大的落差下,诞生的便只会是巨大汹涌的恶意。
这些问题不应该成为打擦边球吸引流量的手段,只有真正去关注去了解背后的不堪、伤害和迷茫,才是能消除误解,打碎偏见和歧视的最好方式。
?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