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找朋网>娱乐八卦>影视 > 这年头拍一部战争电影,究竟有多难?

这年头拍一部战争电影,究竟有多难?

查看:950 / 更新:2022-02-10 13:54

大约二十年前,导演罗兰·艾默里奇看了部关于中途岛海战的纪录片,决定把这段历史拍成电影。

打动他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当年美国以弱敌强的故事很有趣复杂,二是飞行员驾驶俯冲式轰炸机在最低点投弹的搏命时刻——他一直想再现这种英勇场面。


但对任何电影来说,从想拍到开拍都有很长一段距离。当时艾默里奇跟哥伦比亚三星公司对这个计划一拍即合,但由于预算很高,对方必须请示母公司索尼。

“能否斥巨资拍摄这样一部关于日本战败的电影呢?索尼让我们先等等,过了一段时间的答复是‘不’。用了各种各样的表达,但总之的意思就是不行。”艾默里奇如此回忆。

没多久后《珍珠港》上映,题材撞车的《决战中途岛》就只好先等等了。结果这一等就是二十年。


讲这个故事的意思是,拍战争片,或者任何电影,都挺不容易,往往会面临很多阻力和压力。

钱、时机,以及各种“不可抗因素”。导演这行当本来就如同统帅:每天指挥成百上千人,支配数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资金,统筹复杂的工序,部署周密的计划,遵守严格的时间表……

说真的,拍电影就是一场战役。


罗兰·艾默里奇在《决战中途岛》片场

在如今的好莱坞,像《决战中途岛》这种全景呈现大型战役始末的传统战争片,或者说“战争史诗片”,真的一点都不热门。

首先,二战这个人类史上最壮观惨烈的时期,已经被挖掘得差不多了。几乎没有哪场重要战役没上过银幕。就算视觉效果可以翻新,但二战片的精神内核总离不开人性、勇气、牺牲精神和爱国主义——观众会厌倦,何况新生代未必吃这套呢。

传统二战电影的辉煌期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 70年代末期就逐渐衰退了——1976年的老版《中途岛》和 1977 年的《遥远的桥》可谓最后之辉煌,但后者的票房并不及预期,稍早些年的《虎!虎!虎!》更是非常惨淡。

然后《猎鹿人》、《现代启示录》、《野战排》纷纷涌现,以后就是反思越战电影的天下了。


《猎鹿人》

动作片也恰恰在战争片的颓势中崛起。甭管邦德、兰博还是伊桑·亨特,英雄独闯龙潭式的“特种作战”取代了正规军大场面。而从特效革命以来,从《侏罗纪公园》、《独立日》到《变形金刚》乃至《复联》,在许多好莱坞“科幻大片”里,总少不了片末前来清场的军队,或作为英雄和反派的“退伍兵”。

如此说来,战争片只是化整为零,分散到更热门的类型片中去了而已,电影中对于武器、战斗场面等军事细节的表现,其实是越来越专业化的。


《独立日》

同样投资巨大,动作片更好卖,还方便拍续集,你说好莱坞选哪个?

什么?用全明星的阵容、一线片的预算和战争片的路子,拍部让自己登堂入室的艺术电影,还成功地把老板和票房这两头都给忽悠了?纵观影史,似乎只有《细红线》做到过,但谁又能学得了泰伦斯·马立克?


别忘了拍战争片还有一定的政治风险,特别是这年头人人都敏感,随时犯忌讳。拍之前最好扪心自问:这电影是谁和谁打,你站哪头?你的 101 空降师里有黑人兄弟吗?如果有人问你“凭什么鹦鹉螺号潜艇里没女兵”,你该抽自己几个嘴巴?

要不咱们还是打外星人吧!


《复仇者联盟3》中的战争场面

先声明,一战往前通常都算“古装史诗”范畴,目前在好莱坞是高危敏感词(因为赔怕了),暂不讨论。

而二战之后的现代战争,比如越战和伊拉克战争呢?这些题材适合反思战争之残酷、人性之扭曲、世界之疯狂,你说你只想表现战斧导弹划破天穹,B-2 隐轰洗礼大地?这跟公众的反战价值观不太匹配欸……

当然,科波拉说过:“任何堪称伟大的战争片都是反战片。”不过一般来说,反战片的规模都不会太大,因为你需要个人视角而不是历史宏大,你需要表现普通人的身心磨难而不是什么天穹大地。


《拆弹部队》

从编剧的角度说,如果你的素材够扎实,能真实展现“普通一兵的日常”,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比如《拆弹部队》的编剧曾是伊拉克战地记者,《野战排》的导演兼编剧奥利弗·斯通自己就参加过越战还负过两次伤。

而《决战中途岛》这种走宏大叙事的传统派就复杂得多。大量史实、多条线索,几十位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全都得塞进一部只有两个多小时的电影里,还得理清头绪,不能让观众看着乱,不能让专家挑出大毛病,谈何容易?


一个最好也最常见的办法是,以宏大的战场为背景,把故事聚焦在小人物上,从平凡的“亲历者”或“见证者”角度,来折射整个大事件。

这种手法其实最早见于历史文学创作领域,比如美国历史学家斯蒂芬·安布罗斯。他的著作,成为《拯救大兵瑞恩》和《兄弟连》的基础,这两部作品也是最典型的“小人物大战争”故事。

《决战中途岛》部分采取了这种叙事方法,同时也着力刻画了多位高层将领和战争英雄,并设法将一些历史“名场面”嵌入电影之中。这或许是因为导演太想强调中途岛一战的“历史转折点”意义。


但观众还是容易发懵,即便你已经花了不少篇幅去铺垫前因后果——这些铺垫反过来又会拖慢节奏。

其实艾默里奇自己很清楚:“拍摄这种电影的时候会有一种责任感,一方面要能够很准确地展示历史的真实,一方面也要知道我是在拍摄一部电影,所以我需要有一定的娱乐属性,所以来回对剧本做了很多次调整。”

拍历史题材最难的就是取舍。又有几个人敢像诺兰那样大刀阔斧?敦刻尔克大撤退这么重要的历史意义,他只用开头几行字幕就打发了。


克里斯托弗·诺兰在《敦刻尔克》片场

还有种故事,就只讲一支小队、一场小规模遭遇战,从作战准备、遇敌、交火到结束,一气呵成。

人物不多但都性格鲜明,能让观众过目不忘那种;演员都跟特种兵同吃同住同训练过,系鞋带都特professional;武器装备军事细节越真实越多越好,让军事迷为找茬把眼看瞎了才好;风格尽量往纪录片上靠,越像真的越好——

雷德利·斯科特的《黑鹰坠落》是这方面的教科书,近年的片子中《狂怒》和《猎杀本·拉登》(的一部分)也挺不赖。


《狂怒》中的坦克小分队

不过无论怎么讲故事,战争片毕竟只是电影,“准确”和“真实”都是相对的。你很难百分之百不出错,反正军迷怎么都能挑出瑕疵来。

有时你还得故意对史实做些调整、对历史人物做些勾兑。比如,《决战中途岛》省略掉更关键的前奏战役珊瑚海海战,强化了象征性大于实际意义的“轰炸东京”,这都是平衡篇幅、烘托气氛之需要,恐怕也有面向中国市场之目的。

但另一方面,过于戏剧化的加工需要慎重。像《珍珠港》里日军轰炸医院的情节就遭到日美双方老兵的一致批评,因为二战中日军严禁此类行为,一些幸存者也证实了这种说法。后来迈克尔·贝承认,这么做就是为了让轰炸显得“更野蛮”。


《敦刻尔克》突破了固有模式,把战地的感官与心理体验更切身地带给观众。而在即将上映的一战片《1917》中,萨姆·门德斯将尝试“一镜到底”的极限玩法。他们都在不断拓展战争片的疆界。

在一片反思与哀痛中,偶尔唱唱赞歌也没什么不好。同样是讲反恐战争,彼得·伯格拍了《孤独的幸存者》,称颂在与塔利班的战斗中为国家与大义而牺牲的美军特种兵——改编自真实事件,糙乎乎的英雄情怀,直愣愣的爱国主义,很多直男观众流下了硬邦邦的泪水。

还能更进一步,参考除了装备一无是处的《勇者行动》。


《勇者行动》,军迷的 A 片

从海明威开始,战地就从来不缺浪漫故事。但女朋友的存在是为了秀照片然后领便当还是跟最好的战友玩三角恋呢?最好绕开这坨狗血问题。

战争与喜剧的结合也很出彩,因为军队本来是最讲纪律性的场所,当你破坏规则时,笑料就产生了。况且,成千上万个人类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自相残杀,本质上都体现了存在的荒谬性。

推荐范本:《虎口脱险》、《陆军野战医院》和《第22条军规》,逼格按升序排列,可笑程度按降序排列。


《陆军野战医院》

战场还可以成为各种类型片和 B 级片的舞台。

动作片——六七十年代,敢死队电影风靡一时,巅峰之作如《十二金刚》和《血染雪山堡》,后来昆汀的《无耻混蛋》算是集大成者。


《无耻混蛋》中割头皮的布拉德·皮特

恐怖片——你知道电影里,纳粹搞过多少邪恶实验吗?去年的僵尸片《霸主》属于“甭管怎么胡编把锅甩给希特勒就对了”之范例。

邪典片——你知道有多少部片名带“纳粹”或“希特勒”,本质上只是变着法蹂躏大波妹的剥削电影吗?哦对了,想拍“手撕鬼子”的出门右转去横店。

我们故意把战俘营里的故事(不包括蹂躏大波妹那种!)放到最后,这其实是个很重要的类型,但本身又跟其他战争片有所区别,就不展开说了。

无论《大逃亡》、《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还是《桂河大桥》,这些经典片都借拘禁讲自由,借屈辱讲尊严,借文化冲突讨论人性,早已跳出了“囚笼”和“战场”这些设定。


1957年《桂河大桥》

“成本”和“风险”一直是困扰战争片的难题。

所以 80 年代以后的美国战争片,除了《珍珠港》等少数例子,大部分的预算都控制在中等规模,格局上也以“局部冲突”为主。

连《拯救大兵瑞恩》其实也只有开头是史诗级大手笔——这场戏花了1200 万美元,占去全片成本的近四分之一,如果想照此规格拍个完整的诺曼底登陆战役出来,天晓得要烧多少钱?


《拯救大兵瑞恩》

战争片虽然没有漫威电影的制作成本高,但这玩意是典型的重资产模式。你得在道具、服装、场地和群众演员等“固定资产”上大把烧钱,很容易尾大不掉。《复联》那种电影试映反响不好可以马上补拍,战争片呢?再重召集上千人来次抢滩?

迪士尼影业的前主席迪克·库克曾把他经手的一部战争片称为“现代史上最难拍的电影”,他说的其实是《珍珠港》。

作为成本最高的战争片之一,本片最初的预算是 2 亿美元!迪士尼和导演迈克尔·贝、制片人杰里·布鲁克海默为降低预算争执不下,最后导演和制片人放弃了部分票房分红,演员们也自降片酬,这才把制作成本压到 1.4 亿,但这个数字在当年(影片于2001年上映)也算破纪录级别了。


《珍珠港》赚了钱,但完全没有预想中的多,在年度票房榜上仅列第六。从这以后好莱坞愈加谨慎。如今,除非是诺兰或者萨姆·门德斯这种大片厂求着你拍片的一线导演(据说《1917》的预算也逾 1 亿),为战争片拉投资可不容易。

《血战钢锯岭》也算近年来的战争片佳作了吧?从剧本问世到开拍足足等了 14 年,凑不够区区 4000 万美元预算,甚至还从影片主人公所信仰的那个“基督复临安息日教会”筹过款,最后能开拍要多亏导演梅尔·吉布森是澳洲人,能拿到该国的优惠政策。

不过《血战钢锯岭》的“幕后功臣”其实是多家中国投资方。等了二十年的《决战中途岛》也是,来自中国的资金占了大约四分之一,博纳集团董事长于冬出现在该片制片人之列,两年前他在戛纳和导演的一次偶遇,促成了这次投资。


《血战钢锯岭》

真的,想拍战争片一定要来中国碰碰运气。咱就不说那些资本层面的游戏了,至少放眼全球,目前就中国观众还对战争题材抱有浓厚且持久的兴趣,当然也要看片子里挨打的是谁。

在“东方神秘力量”的加持下,艾默里奇终于筹到了 1 亿美元资金——其中包括他已经砍掉的2500 万预算,以及预售掉的海外发行权。没有任何好莱坞大公司参与的《决战中途岛》也就此创下一个新纪录:影史成本最高的独立电影。

“如此规模的电影采用如此的筹资方式,这种事已经很久很久没发生过了。”他这是自豪,还是自嘲?


说起来,这个纪录的保持者一度也是部战争片——《K-19:寡妇制造者》,成本约为9000万美元,可惜它票房惨败,也害得导演凯瑟琳·毕格罗就此蛰伏数年。据说主演哈里森·福特一个人的片酬就达 2000 万之多。

所以这就涉及到下一个问题了——打算找谁演?

曾几何时,战争片是众星云集的群戏盛宴。我们都不需要介绍 1977 年那部《遥远的桥》有多经典,只需罗列下(部分)演员名单:詹姆斯·卡恩、迈克尔·凯恩、肖恩·康纳利、德克·博加德、吉恩·哈克曼、安东尼·霍普金斯、罗伯特·雷德福外加劳伦斯·奥利弗。


老版《中途岛》(1976)也汇集了那个年代的银幕硬汉:亨利·方达、查尔顿·赫斯顿、詹姆斯·柯本、罗伯特·米切姆……以及三船敏郎。这两部电影堪称传统战争片最后的辉煌,而这种“名人堂”式的卡司阵势,后来也很难再有了。


即便在当年薪酬也是个沉重的负担。为了省钱,《遥远的桥》片方跟明星们商定,所有人都拿一样的工资:25 万美元周薪(相当于现在的一百万)。

请大牌演员不仅开销大,还得承担风险。《现代启示录》在主演身上连栽跟头,可谓影史罕有。

首先,导演科波拉为马龙·白兰度开出了 350 万美元的惊人片酬(相当于现在的 1300 万),而他只需要演一个月就成。不料当白兰度来到剧组时大家全都傻了眼,他胖得走了形,也完全没做准备,拍戏时需要特大号字体的题词板帮忙。


他的体型让摄影师绞尽脑汁(为了让他显瘦),还迫使科波拉修改剧本,因为有些戏根本不适合一个大胖子。

好容易把这边遮掩过去,另一位男主角马丁·西恩突发心脏病,差点送了命——请注意这既不是天生病弱,也不是积劳成疾,纯粹是他往死里抽烟喝酒作的。


如今,一方面预算有限,一方面大明星的票房号召力不比从前,更稳妥的办法是“新人菜鸟担纲,实力老鸟坐镇”。

《敦刻尔克》就如此。诺兰决定全部找没名气的年轻英国演员当主角,因为影片本来就是讲一群新兵的故事,年轻演员可以很本色地展现角色在面对战争时的不知所措。


而阅历丰富、处变不惊的战地老江湖,都分派给了成手和戏骨们:汤姆·哈迪、詹姆斯·达西、马克·里朗斯、肯尼思·布拉纳,至于片中最复杂的角色,那个在战火刺激下失魂落魄的军官,就交给导演的老拍档基里安·墨菲吧!


《决战中途岛》也不例外。几位历史名将都交给了在类型片中摸爬滚打许多年的实力派,比如伍迪·哈里森饰尼米兹,丹尼斯·奎德饰哈尔西,阿伦·埃克哈特饰杜立特。

片中最拉风的英雄飞行员,就是名字(“最佳dick”)很霸气的那位,扮演者却是名不见经传的艾德·斯克林,这位 1983 年出生的英国演员此前大多数角色都是那种带着股“邪魅”之气的配角或反派,比如《权力的游戏》中的佣兵头子达里奥·纳哈里斯,《阿丽塔:战斗天使》中那位无敌之自恋的赏金杀手。


多用新人,既省钱,又便于培养新星。万一你运气爆棚,试镜时相中的那个年轻人,“碰巧”是哈利·斯泰尔斯呢?


下一个难题是——打算去哪拍?

对一般好莱坞电影来说,这不是个问题。加拿大、匈牙利、新西兰,哪给的税收减免多就去哪呗。但战争片对“战场”的要求更高,这就意味着加拿大不能解决所有需求。

《决战中途岛》有部分场景在夏威夷的希卡姆空军基地拍摄,这里正是珍珠港的旧址。可惜限于经费,影片主要内容还是只能在摄影棚里拍。


手头更宽裕的《敦刻尔克》把主要外景地选在了历史原址——敦刻尔克,这里的海浪和坏天气跟七十多年前并没什么不同,也给拍摄平添了不少麻烦。但为了原汁原味,这都不算事儿。毕竟当年斯皮尔伯格拍《拯救大兵瑞恩》时没这份运气,诺曼底登陆基本是在爱尔兰拍的。

就算不去原址,也得找个环境差不多的。拍太平洋战争可以去澳大利亚北部,拍越战大多选择菲律宾或泰国,拍阿拉伯地区可以去约旦和摩洛哥。

甭管选哪,记住安全第一条。当年《现代启示录》本来准备在澳大利亚拍摄,科波拉最终决定去菲律宾,因为贪图那里人工便宜还有现成的武器装备可用,结果一场强台风来袭,片场、服装跟道具被毁个一干二净,只能另找地方重新建。


《现代启示录》遭遇台风时的新闻报道

还得注意别给自己出难题。

《遥远的桥》中那座“遥远的桥”位于荷兰。当时剧组努力争取到了实地拍摄许可,但该地是交通要道,只允许拍一小时。

问题是,按照日程,如果不能一次成功的话,就只能等一周后再拍,那意味着所有人多领一周薪水,还得赔给主演雷德福加班费,总计大约有一百万美元。


这就是影史著名段子“百万美元小时”之由来。

当时大家都紧张得要死,开拍前导演理查德·阿滕伯勒一次次跟手下确认准备情况。雷德福到位了吗?替身呢?德国兵呢?机关枪呢?谢尔曼坦克呢?直到一切被再三核对,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开拍号令时,一位助理导演突然灵魂发问:“尸体?理查德爵士!”

他的意思是演尸体的群众演员。阿滕伯勒一激灵,不等他说完就明白了:“所有尸体必须一直闭着眼!你们会出现在镜头里!”

“尸体们!给我听着!你们这些尸体!”助理导演开始用麦克风大声重复,“一直闭着眼!不许睁开!直到拍完!”这诡异的呼喊回荡在一片死寂之中。


理查德·阿滕伯勒在《遥远的桥》片场

在大干一番之前,也别忘了给(美国)国防部打个电话。

正如《决战中途岛》的制片人哈罗德·克罗瑟所述:“如果你要拍一部军事题材影片,首先要给国防部新闻司打电话。他们喜欢我们的剧本,我们得到很大的支持和拍摄便利,比如在美军潜艇上拍摄,使用福特岛和珍珠港上的设施等,这些在平时都是被禁止的。”

美国政府和军方一向愿意支持好莱坞,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20 年代。原因不言而喻,电影是绝佳的宣传片和征兵广告。越战以后,美军形象跌至谷底,多亏《壮志凌云》里阳光帅气的王牌飞行员汤姆·克鲁斯,才令公众印象大为好转。


后来这种“深度合作”已经不仅限于战争片,像《变形金刚》系列,简直可以称之为硬性植入了。有时候,与军方合作不仅省钱省事,还能提升电影的专业性和准确性——否则就不会诞生《黑鹰坠落》这种电影。

该片改编自 1993年美军在索马里作战的真实事件,美国陆军从当年的参战部队之一,第 160 特种作战航空团直接抽调了多架直升机和飞行员供拍摄使用,其中多位飞行员自己就参加过那场战斗,还在电影中客串登场。

而演员们也获准进入军事基地体验角色,在真正的游骑兵和三角洲特种兵指导下训练。所以说,《黑鹰坠落》怎么可能不真实呢?


《黑鹰坠落》中的黑鹰如假包换

为什么说拍战争片是重资产模式?因为开拍之前先得大搞建设。

过去拍海战片,你得先造个很大很大的水池,同时根据军舰的历史原型,造出若干条按比例缩小的模型来。

这种澡盆打水仗式的土办法只够拍远景和全景。还得搭建一些全尺寸的局部模型,以便拍摄近景镜头。至于这个“局部”到底是四分之一个甲板还是整条船,就看你的需要和钱包了。


拍海战就是“澡盆加模型”,只不过尺寸越来越大(《珍珠港》)

如今,几可乱真的 CGI 取代了过去的微缩模型摄影,但很多时候“真家伙”和“大家伙”的质感是电脑特效无法提供的。像诺兰在拍《敦刻尔克》时就根本没用绿幕,以近乎全程实景的方式,来还原最真实的战争。

即便借助绿幕和后期特效,多数导演也会配合实景、布景和原尺寸复制品一起来。拍《珍珠港》时,迈克尔·贝使用了卡梅隆拍《泰坦尼克号》时用的超大水池,以150%的放大比例,建造了“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的前半部分。

这“船头”被安装在当时世界最大的平衡环架上,可以上扬25度或翻转180度,从而模拟军舰被击中后翻滚、倾覆的场面——现在知道那 1.4 亿都花在哪了吧?


《珍珠港》拍摄中修建的超巨大船模与平衡环架

《决战中途岛》也在摄影棚里造了艘原尺寸的“企业号航空母舰”,不过只是飞行甲板和一些局部建筑。在拍摄时,甲板跑道的实际画面,将会与飞机起飞的 CGI 无缝结合。片中那些精彩的空战场面,包括惊险的“俯冲轰炸”,则交给电脑来制作。

船只的内景更需要尽量拟真。最经典的潜艇片《从海底出击》为何让观众对潜艇里的逼仄和幽闭感同身受?因为他们严格按照U型潜艇的内部结构搭建了布景。


《从海底出击》让观众直犯幽闭恐惧

不过,下面这位更与众不同——他把别人盖东西的钱和时间花在了“拆”上。那是在拍《全金属外壳》时,库布里克需要一幢被越战炮火炸成废墟的建筑。

剧组费尽周折终于在伦敦附近找到一座即将被拆除的大楼。爆破专家先进去布置了一个星期,开炸那天街坊四邻一起出来围观,他们可不知道一声巨响后才是真正的开始——导演派美术指导带了辆拆除机(抡大铁球那种)过来,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他就负责指挥司机一点一点在这片废墟上砸窟窿,直到导演满意为止。

“我不觉得任何人能有这种布景,这完全凌驾于任何经济层面之上。”这是库布里克的原话。


库布里克为这场戏还用了10万棵假热带植物……

比起生造复制品,用真正的武器装备岂不更真实?《狂怒》的写实质感归功于使用了“真家伙”,他们从英国坦克博物馆借了些真正的二战坦克,包括全世界唯一一辆还能开动的“虎”式坦克。


可惜有些武器根本没处找。比如讲苏联潜艇海难的《K-19:寡妇制造者》想用真正的苏联潜艇来拍摄。可美国人怎么能搞到俄国核潜艇?结果他们还真有办法,从一个芬兰富商那里买下条退役的苏联651级柴电潜艇,改造后从外观上跟K-19几无二致。

符合拍摄标准的二战老军火就更难找,所以在拍电影时,往往用手头能收集到的替代品来“伪装”。这种例子很多。

《珍珠港》用“密苏里”号这一条船扮演了好几艘战列舰,而“更好的珍珠港电影”《虎!虎!虎!》(1970)虽说是美日合拍,片中出现的日军“零”式战斗机却是拿美军在二战中使用的一种教练机改装的;二战老兵 CVS-10“约克城”也被拉来冒充日本航母。


《虎!虎!虎!》的战争场面非常逼真

能移花接木的不只有武器,还有拍好的胶片。环球在拍老版《中途岛》时,干脆从先前的战争片里直接找内容——空袭就找福斯的《虎!虎!虎!》和日本东映的《太平洋之岚》;空战缠斗就找英国空战片《不列颠之战》;而杜立特轰炸东京么……1944 年不是正好有部《东京上空三十秒》么?老点也没关系。

我们认为真正机智的是伊斯特伍德这种效率大师,他用别人拍一部电影的预算和时间,“套拍”出了《父辈的旗帜》和《硫磺岛的来信》这两部战争片,分别从美日两国军人的角度来讲述同一场战争,而且质量还都很过硬。


快手伊斯特伍德,不得不服

细节最能体现制作态度,和银行账户。《拆弹部队》在约旦拍摄时,急需一种空包弹来拍摄狙击枪的射击,可该国的武器进口限制导致道具运不进来。情急之下枪械师彻夜不眠,最后利用从烟花里弄出来的火药实现了效果,自己却不慎被炸伤了脸。

《决战中途岛》里出现了一种大口径舰对空火炮,这种武器的实物早已无处可寻,道具人员只能从博物馆展品和图纸中找线索。他们的方案是使用氧气与丙烷的混合气体,靠火星来引爆。这样能制造出从炮膛里喷发爆炸的效果,真实又安全。

别说是大炮了,连片中鱼雷上用的平顶螺丝都需要经过考证,然后专门制作,因为当年的五金零件跟现在的完全不同。


服装部可能是战争片剧组里最忙碌的部门——动辄就给上千人制作军服,同时还要兼顾角色造型与历史细节。

比如说《决战中途岛》发生在气候炎热的夏威夷,官兵们的制服不可能太挺阔,反倒是松垮一点才真实。与此同时,那些电码破译员却要穿毛衣,因为他们工作的地点需要不停开空调,给发热量巨大的IBM破译设备降温。


也许我们说拍战争片如同打仗有点夸张,但这两件事至少有一个地方很像——充满了不确定性。一旦陷入战争(片)的泥沼,你不知道会为它花多少钱,更不知道一切何时会结束。

2002年,美国政府对入侵伊拉克的成本估算是五六百亿美元,结果这场仗打了快九年,总开销达到1.7万亿。

1976年3月,《现代启示录》在菲律宾开拍,预期成本1200万,拍摄周期5个月,计划于1977年4月上映;1979年8月,影片在开拍近三年半后才公映,制作开销3100万美元,超支两倍还多。


科波拉在那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哭诉”自己像真打了场越战一样难:“我们在丛林里,人太多,设备太多,开销太多,我们一点一点变疯了。”

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白兰度、心脏病和台风,也要怪科波拉太散漫拖拉。他一直犹豫不定,不停地修改剧本。

到最后几个月时,他已经抵押了自己的房子、车子、农场,以及拍《教父》系列赚的钱,却还没把那该死的结尾写完——他可能觉得自己永远走不出这片丛林了。


科波拉当时也许真想过死……

有一天,他甚至开始跟编剧约翰·米利厄斯交代后事。“我要是死了,你替我完成这部电影。”他对米利厄斯说,“要是你也死了,乔治(指卢卡斯)来拍。要是他也死了——你觉得肯·拉塞尔(英国导演)怎么样?”

虽然《现代启示录》成了影史最伟大的战争片之一,但这个故事告诫我们——无论是打仗、拍打仗还是任何事,一定要严格遵守日程啊,不然要死人的。

上一篇:

黄子韬 鹿晗 黄子韬替兄弟宣传电影 大家好我是鹿晗

下一篇:

国庆档预售火爆!继《夺冠》领跑后,《姜子牙》预售票房已破亿
标签:中途岛

相关推荐

最新影视

标签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