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找朋网>娱乐八卦>教育 > 2020年起,广东各小学要想方设法上游泳课

2020年起,广东各小学要想方设法上游泳课

查看:853 / 更新:2022-02-10 15:39

讯 日前,广东省印发《广东省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为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从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三个方面对全省中小学提出要求。其中,体育工作包括推进游泳教育普及;美育工作包括开齐开足艺术课程、挖掘粤剧、潮剧进校园;劳动教育工作包括针对学生特点布置洗衣洗碗扫地家务等诸多方面。针对《计划》的特点和重点,记者对市中小学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

加强体育:2020起想方设法开展“游泳课”

现状:安全、硬件、课时三大难题待解

《计划》要求,中小学校要开齐开足体育课,每周开课课时至少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小学一二年级4节;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3节;高中一到三年级2节。同时,“加大校园足球工作力度也是”《计划》的议程之一:各地各校要落实经费保障,改善足球场地设施建设,完善县级小学联赛、市级初中联赛、省级高中和高校联赛的校园足球司机联赛体系。


图为南海中学学生正在上体育课。记者 郭柯堂 摄

受到公众关注的还有推动普及学生游泳教育工作:2020年开始,《计划》指出,各地要想方设法在小学某一个年级(建议四年级)开始开展游泳教育教学。对此,原广东省政府督学李伟成认为:“现在提出把体育放在重要位置上,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因为广东很多地区都处于水边,附近有很多河流、水塘,把游泳作为一个重要项目非常有针对性。”

然而,推进游泳的普及存在一定困难。“首先是安全问题,目前学校的老师有资格和经验的人不多;第二个则是硬件问题,据我了解,我们绝大部分的学校是没有游泳设施的,如果开展游泳就必须要解决硬件问题;第三个则是课时问题,游泳不像专门的体育课,它有一个更换衣服、热身的过程,这个过程占的时间很多,以现在体育课时来算还是捉襟见肘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计划》也在文件中部分涉及:在普通高校在抓好本校学生游泳教学的同时,要积极在场地、师资等方面协助驻地附近中小学开展游泳教育教学。

记者调查了解到,广州城区目前多数中小学受历史原因和场地限制,并没有空间建设游泳设施,只有少部分在新城区的学校才有条件配套游泳设施,同时把游泳作为选修课,游泳并不是一项强制性的运动。目前,有游泳条件的学校基本上都开设了游泳课,个别学校没有游泳池的会在学校附近找场地开课。比如西关培英中学,虽然没有游泳池,但每年都在学校附近的西郊泳场上游泳课。

加强美育:小学美育课不少于3节

现状:开展美育工作得先过家长关

在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方面,《计划》要求,学校美育课程要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艺术课程(包括音乐、美术等)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不少于4节;三至六年级每周不少于3节;初中每周不少于2节。普通高中开齐艺术类必修课程的6个学分,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要创造条件开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教学模块。


图为番禺大龙中学学生正在上美术课。记者 郭柯堂 摄

此外,《计划》还要求推动地方文化、乡土文化、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突出岭南文化特点,将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雷州文化融入地方美育课程,充分挖掘粤剧、潮剧、广东汉剧、雷剧、瑶族刺绣和舞曲等地方民间优质美育资源进校园、进课堂。

在推进美育工作的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可能更大。李伟成分析,首先是课时的问题,《计划》超前于国家的课程纲要,“比如,《计划》要求美育课程基本上在3节以上,但课程标准里规定的只有两节”。由此,“以成绩论英雄的思想又影响了家长”,所以现在存在的问题是,语文、数学、英语这些所谓的大学科都保证不了课时,因此留给美育的时间就更少了。第二个阻力便是师资,“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师资存在结构性不足”。李伟成的调研发现,“很多学校在实际操作中用别的学科老师来充当美术和音乐老师”。

石牌小学是广州市首批粤剧特色学校,在“粤剧进校园”上已经坚持了11年。“我们现在是一到四年级的孩子每个班一周有一节的粤剧课”,石牌小学德育主任唐老师介绍,“我们有专业的粤剧老师来教课,然后会把一些好的苗子组成特色队,由专业的老师排一些粤剧的戏剧”。同时,粤剧社团还尝试用英语演绎粤剧《帝女花》,将粤剧与英语结合,以跨学科融合的方式整体推进粤剧进课堂。

不过,尽管粤剧在学校有了一定发展,但在唐老师看来,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最重要的不在于与社会组织对接,而在于过家长这一关。“家长不一定和学校是同步的,特别是一些好的苗子,我们就需要去做家长的工作,虽然现在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对于家长来说,成绩还是很重要的。”为了更好的与家长磨合,学校摸索出“软硬兼施”的策略。所谓“软”就是体量、认可家长的想法,“硬”的就是作为学校“一定要把文化传承下去,通过一些手段让人人参与,例如让粤剧进课堂,例如大课间的粤剧体操”。

加强劳动教育:针对学生特点布置洗碗等家务

现状:学农未深入农民当中

《计划》在劳动教育方面要求,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结构,确保劳动教育课时不少于一半。《计划》还强调,要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同时,还要“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

“将劳动课程作为主要课程之一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我到从化的边远山区调研,小学六年级一个班学生都不会使用锯子,一根小木条,整个班级的同学都没有办法把它很顺利的锯断”, 李伟成说,“我了解到整个学校大部分的农村小孩已经不会在家里做饭了”。同时,李伟成说,现在很多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走向了误区,“现在很多学校的劳动教育好像一定要把学生拉出去活动才叫劳动,其实我们身边很多活动也叫劳动”,擦洗厕所、楼板、保养学校场地也是劳动,因此开展劳动教育可以从他们的日常活动做起。

以学农为例,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学农从1990年起已经实践了接近30年。以此关照,“虽然其他学校很多也有学农,但他们是在一个封闭的场合里去做,而缺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三同’”,华附学生处主任陈妤介绍,华附这么多年下来,形成的经验便是真正做到了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由此,学校在学农方面形成了以理想信念、劳动实践、志愿服务、研究创新和发展指导为核心的五大课程。陈妤认为,学农需要深入到农民当中,因此华附每次安排学生学农的时长都会在7-8天,学农“并不是做农活这么简单”,不能仅仅让学生因为新鲜、好奇学农一两天。

家长声音:“百分百支持”

《计划》在家长群体中认可度如何?受访的多数家长都对《计划》表示支持。市民陈女士用了“百分百支持”来传达意见。“游泳是基本生存技能,现在很多家长都有这个意识,自己花钱让孩子学,如果学校能推广,当然更好了”,陈女士说,“至于家务,就更求之不得了,洗衣,洗碗,扫地这些,属于生活的基本技能,在某种程度而言,这些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黄女士特别提到了劳动教育的部分,“劳动实践能够让孩子积极主动的去做家务,有利于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可以引导孩子学会自食其力,在生活上更具有独立性”。黄女士说:“实施得越早,对孩子成长的帮助越大!”

上一篇:

越秀区铁一小学500多名新生学写“人”字

下一篇:

1621名退伍兵、社会青年如愿上大学
标签:教育报道

相关推荐

最新教育

标签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