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不灵了吗? 情趣内衣开裆裤真人图片
9月4日,诺兰新片《信条》在国内上映,作为复工后首部上映的好莱坞大片,其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尽管院方一度给出了超过30%的排片,但票房增长缓慢,上映七天后,《信条》国内票房不足3亿元,甚至比不过《我在时间尽头等你》首日2.78亿票房。
就技术上而言,这部电影可谓无可挑剔。但一部电影最打动观众的点——情感——却严重缺失。
《信条》剧照
不同于《星际穿越》《盗梦空间》等片中主打亲情,《信条》中几乎找不出什么情感元素,亲情聊胜于无,爱情和友情又实在牵强。因此在宣发策略中,《信条》只能主要突出技术的元素。除了反复科普“祖父悖论”、“钳形运动”等概念,还疯狂鼓励观众对影片“二刷三刷”。在一些网评中,“看不懂只能怪你水平低”这类论调还被反复提及。
但技术终究无法弥补情感的空洞,某种意义上,甚至加重了空洞。用影评人梅雪风的话来形容,《信条》中没有情感的挣扎,男主人公只是顺手做一件好人好事。时间上的无休无止,还让死变得失去了它原来的重量,让影片强调的牺牲的悲壮变得多余,所有的选择也就没有了意义。
《信条》上映不久,紧随其后的《花木兰》也遭遇了类似的命运。
背靠经典文化IP,又有1998年的动画版坐镇,《花木兰》的表现原本不至于如此糟糕。但迪士尼选择的发行策略却令人摸不着头脑:先在旗下流媒体平台Disney+上首映,再上内地院线。这个决策导致高清盗版盛行,对票房造成的打击难以估量。
随之崩塌的还有口碑。对于自己的文化形象该怎么拍,中国观众有自己的想法。
一个常见的指控,是“不尊重”,影片中的福建土楼,奇怪的对联,“对镜贴花黄”的别扭妆容,都被解读成了好莱坞的傲慢。一些观众甚至认为,影片中没有一个人格完满的亚裔男性角色,1998版动画中的“李翔”也被弱化,拆成了两个工具人——往严重了说,这是隐性种族歧视,故意打压亚裔雄性形象的表现。
《花木兰》剧照
但根据制片人Jason Reed的说法,这更多是出于政治正确的考量:“我认为特别是在Metoo运动时期,一个指挥官同时有爱欲方面的设定,是非常不舒服的,我们认为这不合适。”
无论哪种说法属实,截至发稿,这部电影在大陆都只拿了2.5亿人民币票房。考虑到这是一部预算2亿美元的大制作,中国又是好莱坞如今最大的海外市场,这个成绩恐怕并不能让人满意。
失去创新
诚然,电影行业周期属性明显,历来有大小年之分。仅凭两部电影,还无法对好莱坞的运势作出判断。但数据表明,好莱坞电影在国内的式微,的确经历了一个近十年的漫长过程——2012-2019年间,好莱坞电影在中国总票房中的占比,逐渐由51%下降至36%。
中国人最熟悉的好莱坞导演,当属卡梅隆、诺兰、斯皮尔伯格这三驾马车。三人各有其特色:诺兰擅长运用高概念和时间游戏;卡梅隆爱用高科技和视效,讲好一个最简单的故事;斯皮尔伯格则更像一个全才,涉猎范围极广,产量和质量上都属一流。
仅从票房这个单一维度来评价,三名导演都创造过神话,其中又以卡梅隆最为突出:2010年《阿凡达》在中国大陆上映后,电影票价一度被炒到三位数;2012年于内地重映后的《泰坦尼克号》更是揽走了近十亿票房,至今再无任何重映片可以望其项背。
但个人产量终究有限。抛开这三位名导,对于中国观众而言,剩下的好莱坞影片,辨识度就没那么高了。
创新从来都是少数天才的专利,对行业内的大多数庸才而言,创作主要以模仿成功者为主。怪兽片潮,功夫片潮,恐怖片潮,这些“潮”本质上都是缺乏想象力的产物。
近两年的好莱坞片单,则进入了IP潮。
诚然,纯粹从商业的角度考量,IP的确带来了亮眼收益。近两年,《复仇者联盟4》取代《阿凡达》登顶全球影史票房冠军。《毒液》《死侍2》《海王》《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这些作品,票房上都取得了不俗成绩。
但负面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面对越来越多的同质化产品,导致观众难免疲劳。《X战警:黑凤凰》《黑衣人:全球追缉》《游侠索罗》《星球大战:天行者崛起》等衍生作品均因品质不稳定,造成了口碑的两极分化,连带着北美票房整体大盘萎靡。
相关电影海报
《花木兰》本质上也是IP电影的一种,在大类上,属于迪士尼公主电影,和《灰姑娘》《冰雪奇缘》同属一支。近年来,囿于政治正确影响,公主电影的拍摄变得愈发束手束脚,放大无意义的困境,只为突出所谓女性觉醒的主题,成了迪士尼的固有套路。
不难想象,对《花木兰》女导演妮基·卡罗而言,拿到一个女性题材剧本,又有“替父从军”的故事梗概,那么在故事上,走向传统的“面对系统压迫→认识自己→接纳自己→释放力量进行反抗→感染他人”故事线,毫不奇怪。
这种理解不能说不对,但太浅了。《流浪地球》已经证明,除了个人英雄主义,中国人还需要更为宏大一些的叙事。对于《花木兰》这样一个课本中的形象,人们有着更高的期待。比如说,家族情怀、家国情怀,还有“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的霸气与悲壮。
但这些东西,对于好莱坞的主导者们来说,似乎有些理解困难了。
文化觉醒
不同于其他国家,美国电影的观众群从来都在全球。经济上,高投入,带来全球市场的高回报;文化上,推崇个人英雄主义,用个人觉醒的故事线改造从全世界各地收集形象和IP,一直是好莱坞大片过去几十年中屡试不爽的秘诀。
但这种“一套故事模版吃遍天”的做法原本就有不被所有人接受的风险,随着全球各地文化觉醒,强行推进只会更难。再加上Netflix等各个流媒体平台发力自制,深耕各个小语种国家市场,针对性推出剧集和电影,让好莱坞处在了一个腹背受敌的尴尬境地。
或许也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为了弥补文化上的鸿沟,好莱坞有意识地让演员、主创等人员背景更加多元化。根据影视垂直媒体“壹娱观察”梳理,1996-2004年间,54%的好莱坞电影中至少有一位外籍主演,并且34.6%的好莱坞电影选择外籍导演执导。
但好莱坞实行制片人中心制,外籍导演或主演撼动不了高层决策。当年张艺谋在接受关于《长城》的采访时亦直言:“这种爆米花电影真没啥意思,而且剧本写得还很老派,写得中国也不像中国,而且没法改,也没这权力。”
归根结底,好莱坞所谓的“多元化”努力,只是一层表面功夫,启用女性、黑人、亚裔主演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最终还是制片人们说了算。其他参与者们只能眼睁睁看着项目往奇怪的方向跑去。
没有人可以窥见制片人们脑子里在想什么,但数据能够说明一些问题。根据“壹娱观察”总结,在450多名好莱坞高管中,96%是白人,87%是男性,年龄大部分在50岁以上——这和实际的人口比例发展是背道而驰的。2016年的人口普查中,白人占比已经下降至61.3%,有色人种已经增长至将近40%。
也就是说,一帮老派白人,正在决定其他文化群的故事应该怎么讲,怎么拍——依赖IP,叙事傲慢,不愿意深入理解文化,啃透一个时代,还得面对政治正确的窠臼。如此继续,好莱坞的命运恐怕不容乐观。
好在,中国观众随着经济上的崛起,文化上也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套审美体系。梳理去年票房数据,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共收入641亿人民币,其中三分之二由中国本土电影所产出,其中《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跻身票房前五。反观好莱坞电影,仅有《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和《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两部作品跻身前十。
作为好莱坞在海外的最大票仓,倘若失去中国市场,对于制片人们而言,后果是难以接受的。好莱坞恐怕到了不得不做出改变的关键时刻。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