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上海,一批重磅金融科技试点创新在沪启动
创新试点、团体标准、产业承载区……12月4日,在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主办的第三届上海金融科技国际论坛暨首届长三角金融科技大会上,一批重磅项目集中启动和发布,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再次打出“组合拳”。
为资本市场提供上海经验
论坛上,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上海证监局共同启动了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上海)。这是继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数字人民币试点后,又一项在沪落地的重要金融科技试点工作,上海再次迎来先行先试的机会。
目前,上海集聚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等一批重要资本市场基础设施,形成了较为发达的资本市场体系,同时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为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创新探索奠定了良好基础。如今这一资本市场版“监管沙盒”的落地,无疑将更好发挥出上海金融科技领域的创造力。
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表示,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正处于重要发展机遇期,在上海推进该项试点工作,将更好发挥金融科技赋能作用,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和证券期货行业为实体经济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全力支持上海成为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为行业金融科技实践提供上海经验和上海智慧。
“在上海启动试点,既体现了证监会对上海资本市场建设的认可和支持,也为上海加快推进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助推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良好契机。”上海市金融局副局长葛平介绍,试点将面向在沪市场核心机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证券期货服务机构等六类,重点关注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资本市场各类业务的科技赋能,通过申报遴选、公示监督、退出总结等工作,配套激励机制和容错机制,引导资本市场金融科技有序发展。上海已为此成立专项工作组,试点申报工作将很快开始。
打通长三角金融数据壁垒
通过云端连线方式,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与苏浙皖三省人民银行负责人在论坛上发布了《长三角征信链征信一体化服务规范》团体标准。作为长三角区域首个联合发布的金融团体标准,《规范》旨在建立长三角区域金融标准互认互通机制,为区块链技术大规模应用提供业务和安全保障。
长三角征信链于2020年12月正式贯通,目前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州、常州、宿迁、台州等8个城市、14个上链节点的征信信息实现了跨地区共享。截至2021年10月末,上链企业已达1682万户,接入查询机构326家,查询征信报告已超过33万笔。这一平台为金融机构异地查询和授权提供方便,大大提高了企业融资效率。
此次标准的发布,进一步厘清了征信提供方、服务使用方、业务监管方和建设运营方的职责义务,并对长三角征信链征信一体化服务的一般要求、服务质量、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安全、机构接入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有利于征信机构按照合适的安全要求进行系统部署和维护。
“这一标准将进一步打通长三角各地的数据壁垒和行政壁垒,实现长三角征信机构的数据共享互通,为中小微企业更加高效的金融服务,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发展金融标准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完善标准建设。”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表示。
金融科技中心“新名片”
伴随着试点和标准的启动发布,一系列赋能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的软硬件配套也纷纷落地。
硬件方面,由上海地产集团与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联合打造的龙阳路“金融·科技”产业承载区于当日宣布启动建设。联盟秘书长单位上海城创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专门发起设立了“上海国际金融科技产业发展基金”,以创新的投资模式参与到产业承载区建设中来。
龙阳路产业承载区共包括七个街坊,19个地块,占地40公顷,地上建筑面积约130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项目西接陆家嘴金融城,东临张江科学城,并将提供多套人才长租公寓。未来,承载区将争取包括国家级金融科技研究机构在内的各类金融与科技机构落户,建设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科创中心的“新名片”。
软件方面,由上海国际集团牵头发起的“上海金融科技股权投资基金”当日与新增投资人及意向投资项目完成签约。作为助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上海金融科技股权投资基金经过一年多筹建,不久前完成了首轮关账签约。未来基金将聚焦金融、科技、产业的深度融合,围绕数字经济新基建、科技赋能传统金融机构转型升级、实体产业数字化发展三大方向进行布局。
相关推荐
最新金融